版本壹:原始社會男女角色的變化過去,原始人婦女地位很高,因為她們負責耕種和收割。後來工具發明後,男性地位高於女性,女性只能生產副產品,比如養牛、羊、織布、養孩子。
版本2:農業發展中性別角色和地位的變化
版本3:農業發展對男女分工的影響,從女耕到男耕。
分析:此文為因果篇,重在影響,涉及農業發展中男女分工的變化。背景知識不難。理解的時候,重要的是提煉出影響是什麽,假設是否成立。
相關背景:
不同社會的性別分工差異很大。特別是,婦女參與家庭以外活動的程度存在很大差異。例如,2000年,年齡在65-64歲的婦女在勞動力中所占的比例從巴基斯坦的65-438%到布隆迪的90.5%不等。
許多學者認為,這些差異反映了潛在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的差異。與此相壹致,關於自我報告的性別價值觀的數據證實,女性勞動力參與率較低的國家也有更強烈的性別不平等觀念。然而,這種基於文化的解釋仍然沒有回答更深層次的問題,即為什麽文化差異首先存在。
最初由Ester Boserup (1970)提出的壹個假設是,這些差異的根源在於不同社會傳統上實行的不同類型的農業。她特別強調了輪耕農業和犁耕農業之間的重要區別。使用鋤頭和挖掘棒等手持工具的輪耕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的,婦女積極參與農活。相比之下,犁耕農業更加資本密集型,使用犁來準備土壤。與鋤頭或挖掘棒不同,犁需要強大的上身力量、握力和爆發力,這是拉犁或控制拉犁的動物所需要的。此外,用犁耕作與同時照顧孩子不太協調,後者幾乎總是婦女的責任。因此,男子往往在家庭以外專門從事農業工作。
在農耕社會中,幾個世紀以來基於性別的勞動分工創造了壹種文化信仰,即男性比女性更自然地外出工作。即使在經濟從農業轉向工業和服務業之後,這些文化信仰仍然繼續存在。通過這壹文化渠道,傳統農業影響了婦女參與當今家庭以外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