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他和柳宗元都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把駢文打碎,拓展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到了宋代,蘇軾稱他為“八代文學之衰”,道己溺於世,忠於囚怒,得三軍之帥”;明人稱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劉漢”。杜牧將朝鮮人與杜詩並列,稱之為“杜韓石璧”,被譽為“文章大文豪”、“百代文宗”。在舊《廣東通誌》中,被稱為“廣東古聖八傑”之壹。著有《韓昌黎文集》40卷、《外國文集》10卷、《教師評點》等。韓愈也是語言大師。他善於借用前人的話,註重當代口語的提煉,能夠創造出許多新的句子,其中有許多至今成為成語,如“落井下石”、“輕而易舉地責備”、“亂了方寸”等。他的“文道合壹”、“言之有度”、“做好事”、“言之有道”等散文寫作理論,對後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柳宗元
柳宗元和韓愈被稱為“劉漢”,劉禹錫被稱為“劉瀏”,王維、孟浩然和魏吳穎被稱為“王蒙”。柳宗元壹生留下了600多首詩歌,他在寫作上的成就大於詩歌。駢文近百篇,議論文,犀利,諷刺。遊記中寫景物的地方很多,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戲居》、《江雪》、《漁父》等。
蘇軾
蘇軾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清新雄健,善於誇張比喻,風格獨特。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也稱“蘇辛”;他的散文寫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中國古代第壹全才”。蘇軾,其父蘇洵,其弟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於世,並稱“三蘇”。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支林》等。
蘇洵
蘇洵擅長散文,尤其擅長政治理論,論述清晰,文筆蒼勁。他著有《賈》20卷、《釋法》3卷,均與《宋史傳》壹起流傳於世。
蘇哲
蘇轍的人生知識深受父親和哥哥的影響。以散文著稱的蘇軾,把自己的散文稱為“汪洋漂泊,聲聲吟嘆,卓然不可少”。他的詩力圖趕超蘇軾,風格樸實無華,文采不佳。蘇轍還擅長書法,書法瀟灑,工整有序。著有《詩集傳》、《春秋傳》、《欒城集》。
歐陽修
歐陽修的詩、詞、散文,都是當時最好的。詩歌是雄辯的,抒情的,委婉的;詩風類似散文,強調氣勢,流暢自然;他的詞深沈優美,繼承了南唐的纏綿之風。與宋祁合編《新唐書》,獨立撰寫《新五代史》。我還喜歡收集金石學,編為《史記集》。《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
王安石
王安石在文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散文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說服力強,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用功能。這篇文章簡明扼要。其詩“薄而難學杜甫”,善說理辭。晚年,他的詩風含蓄深沈,深刻樸實,在北宋詩風中獨樹壹幟,被譽為“王體”於世。有《王臨川集》和《臨川集》。
曾鞏
曾鞏的主要成就是寫作,他還會寫詩。詩400多首,特點是質樸豪放超脫,寓意深刻,與其散文略有相似,風格超脫,用詞清新。但其中有些也有宋代古典詩詞的通病,只是被散文所掩蓋,不被重視。他不僅擅長散文,還擅長詩歌,形象鮮明,在唐代頗有韻味。在他所有的詩歌中,七句詩是最高的成就,深刻,細致,頗有韻味。如西樓、城南、唱柳。就八大家而言,他的詩不如韓、劉、歐、王、蘇軾,但勝於蘇洵、蘇轍。只有壹首詩《賞南枝》。他的詩已被翻譯成英文並在國外發行。紀實詩有《追租》、《邊關將軍》、《胡適》、《慨嘆》等。曾鞏的紀實詩繼承和發揚了唐代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文學傳統,以反映社會現實、關註人民疾苦、揭露政治弊端、評論國家大事為主要內容,表現了其關心民生、濟世興國的儒家思想。在《楊炎》壹詩中,曾鞏仰慕楊雄的仙言和顏回的仙德,鼓勵自己帶著他們對道教的執著追求進入修德。又如曾鞏的《讀五代史》,以史諷刺現實,勸誡北宋統治者利用管仲與包的交誼,褒揚誠信道德。隆中對,表達了想認識主的願望,暗示了野心難酬的感覺;勸諫選拔人才,反對排斥良臣的“蓋夏”,等等。曾鞏關於史詩的詩歌,或委婉表達抱負,或直言不諱的改革,都源於他的寫作風格的隱喻。《曾鞏集》中有65,438+000多首詩,蘊含著離別之情。例如,詩集《豐和滁州九首》中記載,曾鞏拜訪在滁州的歐陽修歸來時,留下了他的悲傷和突然的離別,並大大贊揚了歐陽修的才華和品格。例如,在杜尚相公宮,曾鞏去拜訪仰慕已久、剛剛卸任丞相的杜衍。臨走時,曾鞏表達了對他們友誼的珍惜和對杜燕的欽佩。曾鞏的這類詩還有:《送符節詩》、《懷介府河上》紀念好友王安石;告別朋友的《送尚晨單身漢》;多愁善感的人才離開,勸誡學生給學生送錢;送別與告慰失意者,《酬吳中書龍圖《春末情》、《送孫應賢》;思念和告別親人是很有感染力的。此外,送別詩也是曾鞏重要人生階段和心態的真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