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詞《大林寺桃花》的內容是什麽?

古詩詞《大林寺桃花》的內容是什麽?

大林寺桃花

四月的世界,花兒已經枯萎,古老寺廟裏的桃花剛剛盛開。

我想找壹個能讓我生命垂危的地方,但我不知道它已經被轉移到了這裏。

1.這首詩是唐代白居易寫的。

2.解釋:

廬山有上中下大林寺。中寺,位於金鑒橋北,由晉代高僧慧遠所建。下寺為老自聖寺,金劍橋以西;這首詩指的是上大林寺。遺址在今天的華景園,是晉代著名僧人譚娥修建的。大林寺北面是大林山。相傳晉代有個和尚“種了花木,卻長成了壹片森林”,所以山峰取名為大林,寺廟也取名為大林。如今,大林寺已被廢棄。

3.註意事項:

①人:指廬山下的平坦村落。

(2)冰草:盛開的花,也可指花草的美好春色。

(3)山寺:指大林寺,位於廬山香爐之巔。據說是晉代高僧譚娥所建,是中國佛教勝地之壹。

4不知道:沒想到。?

⑤其中:在深山的這座廟裏。

4、翻譯:

人間四月,花已雕零,山中古寺桃花剛開。

我常常後悔春天去了無處尋覓,卻不知道它已經來到了這裏。

5.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河南新鄭人,祖籍太原,樂天、象山居士、醉陰人。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元稹* * *倡導新樂府運動,與劉禹錫並稱世界“白元”、“白柳”。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樸實通俗,被譽為“詩人魔術”、“詩人之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香山。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

6.贊賞:

這首七絕是壹首遊記,寫於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江州。意思是詩人在初夏來到大林寺,山腳下的四月已經是春回大地,是方菲跑出來的時候了,卻不料在古老的高山寺裏,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景——桃花盛開;原因是我珍惜和熱愛春天,我怨恨它的無情。誰知我錯怪了春天。原來它沒有回來,而是像小孩子和人捉迷藏壹樣偷偷躲在這個山寺裏。這首詩把春天的景色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傳神。構思新穎,構思巧妙,意境深遠,妙趣橫生,催人奮進,賞心悅目,是唐代絕句中的又壹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