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東北文化,漢文化的傳播與東北文學的發展,元明清時期的東北文學

東北文化,漢文化的傳播與東北文學的發展,元明清時期的東北文學

東北文化,漢文化的傳播與東北文學的發展,元明清時期的東北文學

(1)廣藥益州壹代詞宗,理學名臣

歷史上遼東和遼西是東北封建文化最發達的地區。遼金形成以遼陽為中心,以遼東渤海家族為主體的文學創作集體後,元明時期,在遼西同處益州,產生了兩位在東北文化史上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即元代代詞大臣耶律楚材和明代東北著名理學家覃和。他們的詩歌、思想和事跡對當時及後世東北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耶律楚材(1190—1244),本名金清,遼東伊州(今遼寧義縣)人,遼東丹王耶律倍第八孫。公元1214年,金玄宗遷都南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楚才留在中都(北京)任外交大臣。蒙古軍攻陷中都時,盧野楚材因為名聲在外,被封為近臣,隨成吉思汗西征。窩闊臺當時是宰相。他為蒙古國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元朝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耶律楚材是中國契丹人。他博覽群書,繞過天文、地理、法律、歷法,還有對佛學、老年、醫學、占蔔的研究。他精通詩歌和寫作,著有《湛然俗人文集》和《西遊記》。《湛然居士文集》共收錄了約100篇文章和660多首詩歌。詩的內容多為描寫西域和北方邊塞風光和民俗風情的作品,風格雄壯,宏大而深刻。元初,楚才幾乎是朝鮮獨樹壹幟的詩人,在當時詩壇影響很大。元代詩人顧在《元曲選》中稱他為“流散天下的豪傑之詩,開壹代詩壇之先河”。相比較而言,盧野楚材寫的詩更現代而非古典,他的寫景絕句充滿韻味,如《過濟源登裴公亭》:

山遇藍天水空,山光溶於水。

風歸壹鏡磨藍光,雨傾千峰。

它生動地描繪了壹個變化的藍光和水和天空的自然場景。

盧野楚材的邊塞詩比較有特色,七律尤其好。比如夏天的鄉村新安縣有這樣壹首詩:茫茫大海白浪滔天,天山風滿樓。

初霜生氣很爽,月比中秋冷壹倍。

壹首詩《陰山》的前四句寫道:“八月,陰山雪沙滿,清亮刺眼。插天入崖,噴清月,海披山雲。”這兩首詩仿佛讓人感受到了西北邊疆的藍天和沙海,是壹派壯闊蒼涼的景象。

楚蔡作為遼朝皇族在晉朝為官,燕京受困,讓他再次感受到亡國之感,向蒙古投降。蒙古上層階級之間的政治鬥爭使他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雖然他如履薄冰,但最終還是被卷入了政治鬥爭的驚濤駭浪。這些都使他在詩歌創作中多處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感覺。他眷戀佛教,取名湛然居士,希望從“汪洋中的法海”那裏尋求“涵養”。詩人在《示憂》中寫道:“千古沈浮幾張紙,千年壹局棋輸贏。所以看透了人類的夢,我開始相信空門是奇怪的。”這是他思想的真實寫照。

楚才也寫過壹些反映家世和鄉愁的作品。在《致遼西王》中,詩人自稱“我是東單八葉花”,表明他是遼東丹王的第八孫。在《思鄉》兩首詩中,作者寫道:“老母親琴書自娛...籃子裏還有書可以教她的孩子。”“醉了不知自己如蝶,夢裏不知自己是魚”,表達了詩人思念母親、思鄉的真摯情感。

王林在《湛然俗人文集》序中,盛贊盧野楚材的詩,“其溫雅平淡散文潤石”,“其清雅淡雅薄天”,不無贊美之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今天,《四庫全書》的詩性語言在本質上是真實的,正如其意,而不是作為作品。”更符合實際。

楚材的次子葉綠珠,也是詩文大家。他留給後人的文集是《雙溪醉酒集》,作品770余篇,有賦、樂府、五言詩、七言詩等,還有雜文、贊歌、題詩、頌詞等。這是壹部龐大而豐富的文學作品。雙喜的詩題材多樣,有吊古的,有詠物的,有詠史的,有寫景的等等。趙在《雙溪醉翁集》序中稱他為“十三歌詩,寫時入唐。”在王婉清的後記中,他著重肯定了盧野詩歌的獨特風格,即“空氣清高,清新獨特,與前人之道不同,情感如乘風而乘空,真有仙氣”。

明代東北文學主要以漢族文學為代表。這壹時期進入中原的契丹、女真族大多已經與漢族融合,逐漸失去了與東北原有的歷史聯系。進入遼東邊境的蒙古族和女真人處於使用本民族語言或無文字語言的狀態,對漢族封建文化的接觸和了解極其有限,更不用說用漢語進行文學創作了。因此,漢族文學作品成為這壹時期東北文學的主流。創作對象多為明代東北地方官員、渴望保衛東北的詞臣、諫官以及東北詩人、文學家。明代人在東北遊歷寫的詩很多,但多為官員所作,並無名家和詩人。作品的形式也只是吟詠風景,影響不大。這壹時期有記載的只有廣寧(今遼寧北鎮縣)人馮的後裔、前屯衛(今遼寧綏中縣)人朱、遼陽人、益州衛(今遼寧義縣)人等,其中以最為著名,影響最大。

覃和(1437—1509),沂州衛(今遼寧義縣)人。自從有了“呂壹·任山”這個名字,遼東人就稱之為“呂壹先生”。祖籍浙江定海,父母從邊陲來到宜州。成化二年(1466),覃和被壹位秀才授予該科,但他的建議未被接受,於是他回到家鄉,在醫巫閭山西麓修建了三座茅舍,閉門苦讀十余年。後來主要教村裏的孩子搞教育。弘治元年(1488),大學士劉基推薦陜西左參政,她因年事已高未赴任。享年74歲。早年,接受理學,是因為他閱讀了朱和的《近思錄》。他在京師做官時,正好趕上被稱為“活孟子”的廣東理學家陳憲章來京師訪問。當第壹次見到陳時,就愛上了他,並立即拜為師,這成為思想發展的轉折點。回到家鄉後,他“展出了昔日聖奧的精景”,閱讀有關性方面的書籍,夜以繼日地遊玩,過著“白雲遠處的茅堂”的隱居生活。雖然他和他的老師陳憲章住得很遠,但他們壹直保持通信聯系。陳憲章教導他:“要學習,我們應該從冥想中培養出壹條線索,然後才能討論它。”。覃和覺得自己受到了啟發,並投身其中。經過近十年的“琢磨”,覃和認為自己掌握了理學的三昧,發展了他的師法理論。陳憲章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靜而悟”,而覃和是“行”,強調“讀書以行為本,行以孝為本”,要用心、默默、反身地思考。他的奉獻與實踐,致力於踐行古聖先賢的教誨,從言傳身教做起,要求人們進壹步治國,退休治理家庭,在家盡孝,精忠報國。這是覃和哲學思想的最大特點。所以在朝鮮,他打擊那些整天無所事事不顧人民疾苦的官僚,在村裏,他也搞壹些“有利於風化”的做法,比如平息紛爭,教人孝順和睦,嚴格區分男女。他的理論在這壹點上仍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覃和在家鄉長期從事教育實踐,“士友甚多”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朱成的理學為基礎,主張為統治階級培養具有封建道德的統治人才。覃和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人們閱讀和理解,並區分正義、利益和邪惡。“不讀書不明白,如何能精忠報國,盡心盡力?”他說:“聖賢書絕對不只是教人科舉。”因此,他反對當時以講授明代科舉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的做法,而是從小學開始,逐步進行。他在讀聖賢書的同時,還要求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習武術,參加農織,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學有所用”,其次才是文章和政治。這些思想在遼東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覃和壹生致力於修行,很少註意詩歌和寫作。他去世後,他的兒子何收集了他最後的手稿,熟記了他的言行,把《呂壹先生文集》編為九卷,其中壹至三卷為言行錄,四至九卷為書信隨筆,八卷為手稿,九卷為詩六十五首。他的詩不講究詩的節奏,卻是壹組“仁義之言,與名教有很大關系”。他的文章也是口若懸河,不分工拙,顯得樸實無華。他寫了壹些哲理詩。晚年,他熱愛山川。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他經常喜歡帶著他的孩子和學生在醫巫閭山爬山、唱歌和遊泳。在《登廬山》壹詩中,他描寫了登高的樂趣:勝日聯?出國旅遊,喜歡和嘉客壹起去幽深。

千巖坐在雲端,風景催酒籌錢。

筆如花,醉巖鳥似相守。

福地煙雲中,今人自然不懂。

他也經常壹個人在大淩河邊釣魚。"豪格指著路,他為這條魚感到驕傲!"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和無聊,每天“閑雲野鳥互相追逐,毛選午後長眠”,借戲山河來表達對現實政治的失望和回避。這壹思想與他的理論相矛盾,表明覃和的實踐思想還不完整。覃和死後,葬於醫巫閭山明谷。鄭德十四年(1519)。遼左書院建立了香仙寺,這位哲人被選為入寺的六賢之壹。鄭德十六年(1521),遼東欽差大臣李上書明朝廷,請求將列為當時著名的理學大臣,並為其出版了文集。在東北古代文化思想史上,覃和是宋元明以來唯壹享有盛譽的理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

(2)清代的流放與流放文學

順治初年,絕大多數東北軍民加入滿清貴族奪取國家統治權的戰爭,使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在清初暫時陷於停頓,出現了“空城殘垣,良田千裏,無土無民”的空曠荒涼景象。入關後,滿漢軍民主要定居在首都和國內各大城市。在中原先進文化的直接影響下,湧現出許多以詩著稱的學問世家,出現了遼東文人遍布全國的局面。他們及其後代在清代文學發展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這些人主要生活在關中地區,有些人甚至從未去過東北,逐漸脫離了東北的現實社會和民間生活。他們的文化成就代表或不能反映當時東北文化的發展。在東北,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武力治國的政治目的,開始采取壹系列措施鞏固東北根據地,充實軍事裝備和邊防,逐步實行全面封禁政策,嚴格限制漢文化在東北的傳播,在滿族中推行“官話騎射”的傳統教育。因此,在這壹時期,真正改變東北文化面貌、反映東北社會歷史和現實生活、代表清初東北文學發展主流的是移民和移民文學。

從順治初年到乾隆初年,清朝會關押大量涉嫌反清的政治犯和集團諫阻鬥爭中的失敗者。以及受文字獄、科舉案牽連的各類犯人,絡繹不絕地被送往被稱為“極寒之地”的東北。流放地壹開始是沈陽,後來依次是開元上陽堡、寧古塔(黑龍江省寧安)、吉林烏拉(吉林市)、黑龍江市(愛輝)、齊齊哈爾。許多難民是有罪不罰罪行的無辜受害者,尤其是勞動人民、官僚紳士和學者。許多有才華的人住在中國。由於險惡的環境,許多人在貧困中死去,大多數人被遺忘。世界上著名的學者有韓克、陳夢雷、陳明霞、陳智林、孫雲、齊半孫、郝禹、李成祥、魏延、紀凱生、方公幹、方登峰、方式濟、嶽洋、吳兆騫等人。盡管處境艱難,移民們仍勤奮寫作,從未放棄吟誦。他們的文化活動填補了清初東北文化的空白,為清初壹度中斷的東北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量吸收關內人才,尤其是流動文人,兼收並蓄的中原文化成為清初東北文化的突出特點。同時,移民為改變當地社會風氣和文化觀念、促進民間教育發展、開發和保衛東北邊疆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文主要介紹前山遺民韓克和邊塞詩人吳兆騫。

漢克(1611—1660),俗稱韓綜?,字祖心。自號留在前山,廣東博羅人。他是明朝禮部尚書韓的兒子。漢克生活在壹個明清交替、社會劇烈動蕩的時代。他年輕時有逃入空門的念頭,29歲出家。順治二年(1645),他來到南明當時弘光政權的首都南京,目睹了江南人民反清鬥爭的可歌可泣的壹幕,寫了壹部描寫死在南明的大臣們,觸犯清廷禁忌的私史《復變》。順治五年(1648),吉昂吉被流放到沈陽南部當和尚。信可是清初因書寫災難而被流放東北的第壹人。

信能在沈陽講學,曾在普濟、廣慈等七大寺講學,前來聽他講學的人“如魚得水”。很多被申斥的官員學者,最初都是與信為友,後來都是與法為友。漢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成為東北佛教的創始人。除了宣揚佛教,韓克主要致力於詩歌創作。同樣的流放經歷,讓他與廣大的遊子有了壹定的* * *語言。他們經常聚在壹起唱詩,互相唱歌。順治七年,在韓克的倡議下,他們在沈陽組織了清代東北第壹個文學團體“田冰詩社”。田冰詩社的成立是清初東北地區的第壹次風尚,促進了詩歌創作的繁榮,對東北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也使韓克本人成為遼沈詩壇的核心人物,在清初東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雪窖中的惡劣環境和艱苦的流放生活並沒有讓他感到壓抑,反而促成了他詩歌創作的收獲。在《寄江南通社》壹詩中,他寫道:晝吟滿旱,今歸遼陽。

我覺得李白早歸,唱不到夜郎。

信是明朝的遺民。表面上看,他的文字與禪密不可分。其實他是壹個感情豐富、愛恨分明、民族氣節堅定的反清文人。信能經歷明清的歷史巨變,民族仇恨和家族仇恨的結合讓他心如潮湧,悲憤交加。他用血淚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來緬懷這位亡國的故人,控制清朝的暴行。在《淚》這首詩裏,詩人寫道:我有兩行淚,我已經哭了十年。

每天關上門,把冰冷的骨頭灑在地上。

不如灑東海,隨波逐流到虎門。

《錢山詩集》中約有1500首是他的弟子們收集的,其中很大壹部分描寫了東北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和流亡生活的艱辛。東北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他對這裏的山山水水壹草壹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晚年,韓克幾乎走遍了千山的寺廟山谷和林泉。他把千山比作壹個新發現的世外桃源:“我的家鄉久已滿景鎮,世外桃源在秦”。漢克的詩歌樸實無華,豪放奔放,表達了詩人積極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韓克死後葬於千山雙峰寺。康熙中、清時期著名學者、《古今圖書總集》主編陳夢雷在遊覽千山時,曾專程前往漢闕壹遊。他和漢代生活在遼東的關寧被認為是對東北風俗文化影響較大的人物,可見漢科對東北民俗、文化、宗教界的影響之深遠。

吳兆騫(1631—1684),江蘇吳江縣人。他在壹個世代書香門第的家庭中長大,少年時就頗有名氣。順治十四年(1657),江南鄉試中選,後因考場作弊被革職,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流亡期間,吳兆騫主要在圖書館教書,並親自參加了寧古塔軍民抗擊入侵俄軍的戰鬥。曾被清寧塔將軍巴海聘為幕僚、導師。他能與許多滿漢高級官員交朋友,了解了許多關於邊疆形勢和戰鬥過程的情況。這些經歷極大地開闊了詩人的視野,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這位詩人在寧古塔結交了許多文人,包括方公幹父子、錢德偉、姚,並閱讀《詩史》至深夜。康熙四年(1665)夏,他與、姚組成“七子”詩社,每月聚會三次,分題分韻,作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和寧古塔地區詩歌創作的發展繁榮作出了貢獻。康熙二十年(1681),在納蘭、許等人的幫助下,結束了長達23年的流放生活,回國三年後病逝。

吳兆騫是清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從壹個生活在多姿多彩的江南的少年天才,突然淪落為守衛塞外荒涼寒冷的流氓。這位詩人命運的起伏常常使他感傷。然而,詩人並沒有完全沈溺於幻滅後的個人自憐。可惜,經歷和動蕩的生活並沒有讓他徹底放下手中的筆。相反,它為吳兆騫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創作源泉,使他創作了許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詩歌。反映在詩歌風格上,壹改往日,悲壯,尤其是晚年。長期的戍邊生活使詩人有機會深入觀察邊塞軍民的疾苦,從而創作出許多具有人民特色的現實主義詩歌,達到了詩歌藝術的頂峰,最終形成了他樸實、剛健、蒼勁、悲壯的邊塞詩歌風格。

吳兆騫的詩被收入《春秋集》,其中約300首作品被送往東北,這是詩人壹生創作的精華。詩歌的內容包括考察山川地理,講述人物故事,贊美東北自然風光,描寫東北民族風俗和人民生活。其中有壹篇描寫塞外百姓的狩獵生活:“鷹輕錦袖,臂輕,弓出柳影。飛揚跋扈,揚手壓低聲音。”很生動。他的詩《長白山頌》千言萬語,精彩奪目。康熙帝看後大加贊賞,被其氣勢磅礴、語錄豐富、文字華麗所深深打動。反映清朝軍民對俄鬥爭的詩歌約有四五十首,充分肯定了清朝的正義立場,表現了詩人在對俄鬥爭中的積極態度和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感染力。贊美的對象包括指揮官、將軍、清朝的普通士兵、移民以及編入軍隊的各行各業的文士。其中著名的抗俄家薩布蘇說“驃騎能使國家昌盛,但妳要知道驃騎不是家”。有北方少年“海東運動員鐵衣洗澡,戰場會被圍攻幾次”;還有“浩浩蕩蕩鐃鈸飄揚旌旗,歸國家,戰馬迎駕”等盛況。

彌留之際,吳兆騫依然念念不忘寧古塔的山山水水,他在這裏度過了人生中最寶貴的23個春秋。吳兆騫是東北文學史上有影響的詩人,他的《春秋集》是東北文學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