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朦朧詩的時代特征和審美追求?

朦朧詩的時代特征和審美追求?

新時期詩壇的“朦朧詩”思潮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向現代化的壹個信號,也是20世紀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的壹個裏程碑。“朦朧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向世人展示了其獨特的人文審美價值和歷史貢獻。要對“朦朧詩”作出合理的評價,不僅要從它的藝術創新來判斷它的意義和價值,而且要把它納入整個文學思潮的運動和發展之中,把握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們對“朦朧詩”意義和價值的確認,實質上就是對新詩運動意義和價值的確認。

(壹)“朦朧詩”的詩學貢獻

“朦朧詩”作為壹種新的詩歌文體,有其獨特的詩性、主題、意象和語言,是詩歌在時代變遷中特征的突出體現。“朦朧詩”強化了新時期詩歌的文本特征。詩歌是壹種以行為單位,重在抒發激情的文體。它特別強調詩歌的發展和意境的創造。文革時期,詩歌文本特征的扭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今天,新時期詩歌之所以能被稱為“新”,是因為詩歌的文本特征在自身發展中得到了尊重和強化。“文革”的特殊氛圍造就了“朦朧詩人”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的創作成就體現在對詩歌新範式的追求上。在這壹點上,我們更應該感謝“朦朧詩”和後來的現代主義詩歌流,它們在恢復和強化新時期詩歌的文本特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朦朧詩”的時代意義

雖然“朦朧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詩歌流派,但這些詩人在詩歌精神和探索的主導意向上有相似之處。“朦朧詩”在開拓新詩封閉已久的空間,激發詩歌探索的激情和活力,拓展當代詩歌的藝術視野,尋找與人類廣泛文化積澱的對話,探索中國現代詩歌的可能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樹。在精神維度和詩歌寫作中,“個體”精神價值的呈現和強調是最值得關註的。至於“晦澀”,也應該是詩歌語言改革的重要壹環。“朦朧詩”與當時“環境”的緊張沖突根源於其語言的異質性,表現出壹定程度的“語言反叛”。所以“朦朧詩”這個稱號雖然被質疑很多,但也不壹定很離譜。

(三)“朦朧詩”的歷史貢獻

“朦朧詩”的歷史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出的表現是“朦朧詩”影響了新時期詩歌的發展方向。在新時期多元共存、爭奇鬥艷的詩歌洪流中,“朦朧詩”可以說是最引人註目的力量。在新時期,沒有壹種詩歌或詩歌流派能像“朦朧詩”這樣引起人們的關註,產生如此巨大的轟動效應和持續的震撼力,引發了許多關於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深刻話題。“朦朧詩”自誕生以來,極大地影響了新時期詩歌的發展方向——回歸詩歌本體,註重審美追求。其實,“朦朧詩”的出現是詩歌本身審美價值的壹種體現,詩歌的文本特性是壹種最受尊重的選擇。它是壹股不可阻擋的現代詩歌潮流,凝聚了壹代詩人強烈的創新意識。

四。結束語

“朦朧詩”是80年代興起的詩壇上的壹朵奇葩。作為壹種全新的詩歌思潮,它以清新蓬勃的詩風奏響了中國詩歌現代化探索中最動人的樂章。縱觀其短暫而輝煌的歷程,“朦朧詩”無疑是中國文壇的壹場革命,其突出貢獻是捍衛了文學標準,改變了詩歌範式。為了對“朦朧詩”做出盡可能公正的評價,本文試圖將其放在當代文學思潮的運動發展中進行考察,確認其在當代文學史上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對“朦朧詩”做出合理的評價。

參考

魯治傑。看《朦朧詩》二十年滄桑[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增刊

[2]余明華,朦朧詩。中國當代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J]。貴州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 (2)

[3]李佑啟。朦朧詩的意象風格及其詩學價值[J]。中國文學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