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寫好第三粉筆字——古詩詞寫作作文

如何寫好第三粉筆字——古詩詞寫作作文

根據銀杏工作室的活動安排,同時鑒於大家的粉筆展示,今天我們就來交流壹下寫古詩詞的規則。書法構圖,即文字布局的方法,是對整幅作品進行整體布局的壹種方法,古人稱之為“商位”,又稱“布白”。如果寫作者不懂章法,哪怕壹筆壹字寫得再好,作品還是會雜亂無章,缺乏構圖的美感。我們來看幾幅作品(展示部分展覽作品)25號:這幅作品筆畫有力,結構勻稱大方,壹筆壹字都寫得很好,但是整體在小黑板的右邊,25寫得很大,有壹種篡奪主持人角色的感覺。第10期:這部作品雖然只寫了四行古詩詞,但上面有個頭,下面有腳,左右有空隙。每句話間距相等,行距相等,看起來對稱清晰。因為每句話都寫在中間,第壹個字對不上,不符合詩歌的排版要求。第八:這首詩的題目稍微偏左。行距比每行都緊,字距不對等。“人”字和“跡”字靠得很近,第三四行寫的時候是向右傾斜的。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可以先鋪格子,限定每個字的位置。第19號:此作品詩題略偏左,字距相等,字距大於行距。上下沒有間隔,垂直方向太滿。第15期:寫這個作品之前都是畫水平直線,每個字的底部都是用線寫的,所以看起來比較工整。構圖還不錯,只是有些點畫不正確,不規則。比如“山”的最後壹豎要寫成吊豎;“跡”的第二點由輕到重,不能寫成撇號;“李”的最後壹行太長了。第21號:此畫流暢到位,結構變化平穩。每個單詞的大小都壹樣。雖然沒有畫直線或網格,但構圖布局總體合理。壹個缺點是每個句子的第壹個單詞沒有對齊。25號改變行距和大小後:看看這個作品是不是似曾相識。這是剛剛在同壹塊黑板上展示的25號作品重新排列行距和大小的效果。效果完全不同,前者擁擠,後者稀疏對稱,可見寫作時構圖的重要性。嚴格來說,壹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應該包括正文、簽名、印章三個部分。但是我們寫在黑板上的古詩詞,只需要寫正文就可以了,不需要簽字,更不需要蓋章。所以我只從作品的正文來談談古詩詞在黑板上的書寫要求。(展示示範作品):1。根據古詩的字數、內容、字體在黑板上統籌安排。整首古詩完成後,上面要有天,下面要有腳,左右兩邊的差距要相等。太滿了會讓精神停滯,太稀了會讓精神懈怠。第二,橫著寫,從左到右,壹行壹行。第三,楷書寫作;詩名在中間;詩人的字體略小,可以居中,也可以右偏;寫在詩前的空白處,根據小黑板的寬度和詩的字數安排幾個空格。每句話首字對齊,字間距均勻,字平齊,行列整齊。第四,行距略大於字距。這符合當下觀眾的閱讀習慣。五、建議畫好方格子或水平直線,便於掌控全局。每個字都寫在正方形的中心,每個字的中心都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