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歷史和古詩詞的詩詞中常用的意象有哪些?

關於歷史和古詩詞的詩詞中常用的意象有哪些?

1,鴻雁:漢代蘇武傳中,匈奴單於欺騙漢使,陳蘇武已死,而漢使故意說漢武帝用綁在腳上的帛書擊落了壹只從北方飛來的天鵝,這是蘇武寫的。單於只好放了蘇武。後來,他們用“鴻雁”、“晏殊”、“燕祖”和“玉雁”來指代信件和音頻信息。比如晏殊的《清平樂》:“小字紅,謂商平。鴻雁在雲端,魚在水中,此情難發。”

2、尺子:古樂府《長城洞飲馬》:“客從遠方來,留我壹對鯉魚,喚小兒煮鯉魚,配尺子書。”後來,“幾何學家”被用作字母的同義詞。比如秦觀的《走在沙上》說:“梅花隨帖寄,魚貫長命。這種恨沒有分量。陳強很幸運去了趟陳山。他去瀟湘是為了誰?”。

3.青鸞(青鳥):《海賢經》記載,西王母每次出行,青鸞都會第壹個通知她。後人用“青鸞”、“青鳥”來指代送信的人。比如李商隱的《無題》:“彭山無多徑,呵,青鳥,且聽!-把她說的帶給我!."

4、雙鯉:古樂府《長城洞飲馬》:“客自遠方來,留我壹對鯉,喚兒煮鯉,以尺書。”後來“雙鯉”被用作字母的同義詞。比如李商隱的《給令狐書記的壹封信》:“郝叔久別他鄉,兩鯉壹紙。”

5、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屋旁有五柳樹,因其數。後來,“五六”成了隱士的代名詞。如王維《輞川別業寄》所言:山色寒碧,秋水共流壹日。倚柴門,晚風聽蟬鳴。夕陽在渡口徘徊,夜宵的煙霧從房屋中升起。負值與醉酒有關,在五柳唱壹首野詩?。

6、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來“東籬”常用來表達辭官退休後的田園生活或閑雅情懷。比如李清照的《醉花吟》:“黃昏後,東籬柄酒,有壹股淡淡的清香和衣袖。”

7.三徑:陶淵明《回家來Xi詞》中有壹句:“三徑荒蕪,松菊猶存”。後來“三徑”用來指隱士居住的地方。比如白居易的《欲鄰元八部,先予之》:“明月三宵好,青陽兩春家宜。”

8.老歌:指在樂亭送客時唱的歌。樂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老哥”後來成為送別歌曲的別稱。比如許渾的《謝挺送別》:老哥曲解舟時,紅葉青山在奔湧。當暮色降臨的時候,我醒來,只知道人都走了,這個時候,天空又下起了雨,只有我壹個人離開了西廂房。

9.長亭:古代每十裏有壹長亭,每五裏有壹短亭,供遊人休息送行。後來,“長汀”成了告別場所的代名詞。如柳永《玉林令》:“寒蟬悲,亭臺晚,陣雨始歇。”

10,六安: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後來“六安”用來指送別的地方。比如柳永的《雨霖鈴》:“今夜何處醒,楊柳岸曉風逝。"

11,於虹:據《陳涉世家》史書記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陳涉,野心不大,想當於虹,後升至大澤鄉。後來他用“天鵝”比喻有遠大抱負。比如吳倩的《巴生贛州》:“擡頭看天鵝,高擡貴手。”

12、杜甫:俗稱杜鵑,又名秭歸、杜宇、王迪。相傳王迪是蜀國的國君,名叫杜預。後來他從禪中隱退,不幸亡國,死後魂魄化為鳥,在晚春痛哭,致口中出血。後來,“布谷鳥”常被用來渲染悲傷的氣氛或思鄉之情。比如辛棄疾的《定風波》:“立春後,杜鵑聲淒。”又如李白的《蜀道難》:“來了,又有杜鵑啼語,愁空山。”

13、鷓鴣:鷓鴣之歌似乎在說“不要太過分”,常用來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憂郁。比如辛棄疾的《菩薩蠻》:“江夜愁,山深聽。”

14、桑榆:《淮南子》:“夕陽西下,風景幾端,謂之桑榆”。“桑榆”是指夕陽西下,太陽的壹角照耀的地方,是後來與舊時代相比較的。比如王波的《王騰亭序》:“東宇已失,桑葚未遲”。

15,瑟瑟:願是綠寶石之名,後指綠色。

16、紅豆:相傳古代壹女子因丈夫死於邊疆,在樹下哭泣而死,化為紅豆,所以紅豆又叫“相思”,常用來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的《相思》:“當那些紅色的漿果在春天到來時,在妳的南國枝頭泛起紅暈。為了我,帶壹抱回家,作為我們愛情的象征。”

17、雞黍:據《論語》記載,魯茲與孔子同遊時,遇到壹位正在勞作的老人,於是問他。因為魯茲的態度非常恭敬,老人就住在魯茲家,殺雞做小米飯,對他很好。後來“雞黍”用來指招待客人的飯菜。比如孟浩然的《路過老人村》《給我準備雞飯,老朋友,妳在妳的農場招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