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李商隱是男的還是女的?

李商隱是男的還是女的?

第壹節是李商隱的生平和詩歌內容。

李商隱的人生經歷及其感傷氣質——李商隱《晚唐生活心理畫像》的思想內容

李商隱(812 ~ 858),字壹山,玉溪人,又名範南生。原籍淮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隨祖父遷居鄭州(今河南省鄭州市)。父親李斯是獲嘉(今河南獲嘉縣)縣令。商隱三歲時,父親受聘為浙東(後調任浙西)觀察員。他的童年是隨父親從獲嘉到江浙度過的。從商隱的曾祖父開始,李家父系幾代人都過早死亡。商隱十歲,父親死於幕府。孤兒寡母回鄭州助喪,“四海無處歸,九家無親人靠”(《祭裴姐姐》)。雖然身在家鄉,但和外國難民的感受是壹樣的。或者說正是因為家庭出身的孤獨和不幸,再加上瘦弱的弱點,才形成了他多愁善感的性格,但同時也促使他尋求通過科舉考試,振興家業。他在“低頭苦讀”中獲得了高度的文化藝術修養,鍛煉了自己堅韌執著的追求精神。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隱約見胡楚,得到賞識。令狐楚聘他入幕府,親自指導,教他寫這種體式。開城二年(837年),令狐茂幫助他考上了進士。但今年年底,令狐楚因病去世。李商隱在第二年春天進入了我們的靖遠使節王茂元的視野。王茂元愛商業人才,娶小女兒為妻。當時派系鬥爭激烈,父子是牛派的重要成員,王茂元被認為是李派的親信。李商隱投靠王茂元,在牛黨眼裏是“背叛善良”的行為。此後,他對令狐毛不滿。李商隱的孤僻性格加劇了黨員的偏見。他壹直沈湎於下壹個職位,在朝廷只擔任過九品的秘書、省校對員、正子、劉頻國子監的閑散冷博士。時間很短。從大和第三年出道到大中十二年去世,在各個幕府度過了20年。東至兗州,北至荊州,南至桂林,西至子洲,遠離家鄉,異地漂泊。在他最後壹次去子洲五年前,妻子王不幸去世,兒女居長安,加重了他們的精神痛苦。時代、家庭背景、人生經歷從多方面促成了李商隱多愁善感、內向的性格和心態。他的才華,他的悲劇,他的內向性格,讓他感覺很好,感情極其豐富細膩。國事家事,春遊秋來,人情往來,與朋友異性的交往,都能引發他豐富的情感活動。“庾信多情,楊朱死時多情”(送千牛給李將軍),“多愁善感”和“喜怒哀樂”,以及它們的悲劇色彩,在他的創作中十分突出。

李商隱童年時受壹個精通五經、恪守儒家忠孝學說的叔叔教育。十五六歲在漁洋山學道。晚年“失了家道,郁郁寡歡”,通過佛家悟道擺脫煩惱,思想中既有儒釋道。他有“匡國”用世之心,也有“甘願搖鈴掃地,做梁青山過客”的想法。他非常重視自己的價值和創造。《上崔化州書》說:

起初,我聽長輩們說:“學道必求古人。對於寫作,妳必須向別人學習。”總是很尷尬。退而思之:夫謂陶,難道周公與孔子在古代是獨壹無二的?蓋瑜、周、孔洗耳恭聽。是基於有壹種不關當下與當下的處事方式,直截了當的為文而寫。它不喜歡以史為鑒,害怕時代。書千百種,產品不同,流量不同,怎麽區分?

他反對機械復古,認為道不是周和孔子所獨有的,他和周、孔子都體現了道。對於寫作來說,不需要依賴經典和經典,也不需要避諱。妳要原創,不要不如古人。從這種尖銳的爭論中,可以看出他思想的自主性和自信性。

李商隱是壹位關心現實、關心國家命運的詩人。他有各類政治詩100多首,占他現存600首詩的六分之壹,比例相當高。著名的長詩《西郊作百韻》從壹開始就表明“農具棄路邊,餓牛死。即使穿過村莊,也沒有十個房間的空間。然後通過村民的口頭控訴,展示社會癥結。長詩氣勢磅礴,既縱向追溯了唐朝衰落的歷史進程,又橫向解剖了各種社會危機,形成了壹幅百余年的社會歷史畫卷。藩鎮割據叛亂,吏治暴虐,統治集團驕奢淫逸,賦稅沈重,人民生活貧困,治安混亂,財政危機,邊防力量削弱等。,都不同程度地在長詩中顯露出來,而這些方面,李商隱在其他詩歌中也反復關註過。

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冬天,發生了嗎哪事件。次年,李商隱寫了《感》、《再感》、《曲江》等兩首詩,批判宦官篡權亂政,濫殺無辜,表達了對唐朝命運的憂慮。當時包括白居易、杜牧等詩人在內,沒有人能寫出像李商隱那樣有魄力的作品。李商隱的朋友劉贊,因反對宦官被降職處死。他在詩中多次抱怨劉旭的委屈:“神關九年宮,吳顯不曾求委屈。黃陵隔春道,秋雨翻書。..... "(《為劉旭哭泣》)描寫了劉旭在宦官橫行、皇帝昏庸的政治環境中被冤枉、被貶謫致死的經歷,同時將比興的象征手法引入這壹政治性極強的題材。

李商隱反對藩鎮破壞民族團結。他壹方面贊成朝廷對藩鎮用兵,贊揚平叛有功的將領;另壹方面,他也尖銳地批評了朝廷存在的問題。如果考察叛亂中暴露出的軍政腐敗的根源,我們認為關鍵在於宰輔的無能。它把反對藩鎮割據與批判國事結合起來,在思想深度上超越了以往同類作品。

李商隱的史詩歷來備受推崇,但內容多是諷刺封建統治者的奢侈與愚蠢。如隋宮:

他的紫泉宮已被雲霧占據,因為他會把整個揚州作為他的私人領地。若不是玉璽被唐太祖奪取,他早就揚帆遠航了。螢火蟲現在不見了,離開了風化的草地,但黃昏時仍在垂柳烏鴉棲息。如果他遇上,天下大亂,後世的陳皇帝,是不是又要問“後花園的花”了?

關於楊迪皇帝的逃避現實和放蕩的寫作,從事情發生前的思考,從死亡前的計劃,從微妙的抒情,包含深刻的思想和尖銳的諷刺。

晚唐時期,很多皇帝重視神仙甚於重視聖賢,希望企業長生不老。李商隱連連冷笑。《賈生》:“宣傳室求賢訪朝臣,賈生更語無倫次。可憐子夜空前座,莫問人問鬼神。”賈借夜間的召喚,充分發揮了他對皇帝無知的才華和能力的不滿。《瑤池》:“瑤池奶奶的窗開了,黃竹傷心地唱。八君天天去萬裏,旺姆怎麽不回來?”在傳說的基礎上,西王母不能指望周穆王回來的場景是虛構的,深刻說明求仙無用,神仙也救不了遇仙者免於死。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李商隱對玄宗失政特別痛心,諷刺也特別尖銳。如《馬嵬》: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九州,來生不可預知,今生不會停止。當他們聽到衛兵守衛,他們在夜裏打劍,宮中不再有雞。六軍已約定,皆駐馬,舊日七夕,我們還嘲笑過織女。四季怎麽當皇帝,還不如有莫愁的陸家呢!

詩中每壹句對句都包含著鮮明的對比,輔以虛詞的語調,具有諷刺意味,蘊含著深刻的情感。他的詩《龍池》更尖銳地揭露了玄宗霸占兒媳的醜惡行為,連這個朝代的皇帝都毫不留情,毫不避諱。

李商隱詩集裏的其他篇章,除了政治詩,大部分都屬於詠懷和感悟人生體驗的作品。他的壹些詩顯示了他的務實精神。比如“我要回到天地,上壹條船”(《安定塔》),希望能扭轉乾坤的大事業,然後退隱江湖。“賈生機敏,他向士兵致敬”(《城上》),用歷史人物來形容他的才華、抱負和追求。但無論他有多執著,現實總是讓他覺得自己的野心是空洞的。在他的詩歌中,他表達了更多對生活的感受。“中道隨我所長,命運自古受阻”(《感》),寫的是我的才華和命運的慷慨。“春在天涯,天涯斜。鶯聲若有淚,是最高的濕花”(《天涯》),傷了春日,傷了夕陽,與自己老板的傷融為壹體。這類詩歌在它的悲涼中有壹種陰郁沒落的投射。

李商隱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的大部分詠物詩表達了詩人的命運、人生經歷和精神心境。如:“漂泊的鶯兒參差不齊,在溪中無法自控。妙語無心,其壹時未必有壹時。宋在風的早晨,宋在雨的日子,開闔著千門。我不忍心聽春天的痛苦。鳳城花枝在哪裏?”(流浪鶯)流浪鶯在長安無依無靠,象征詩人的流浪生活。雖然它的別出心裁包含了內心的願望,但也未必過得好。《流鶯》感嘆意外,但還是比較含蓄的。《蟬》詩悲憤:“呵,這最後破碎的吸氣,在蒼翠漠然的樹間!."這類詩對周圍環境和自身的描寫,可以說是傳達了中晚唐士人的共同感受。

在李商隱的抒情作品中,最傑出的是以無題為中心的愛情詩。這些詩在李的詩歌中並不占多數,但卻是李商隱獨特藝術風格的代表。中國古代許多愛情詩的作者往往以戲謔的態度對待女性及其愛情生活。李商隱的愛情觀和女性觀是比較進步的。他以平等的態度,從純潔而非情欲的角度來寫愛情和女性。他曾在《白令狐集》中對女性在自己幽靜的閨房中缺乏婚姻自主權表示極大的同情。他的愛情詩真摯感人。如無標題:

我遇見她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自從我們分開以後,時間變得更長了,東風起了,百花齊放。春天的蠶會壹直織到死,每晚蠟燭都會把燈芯抽幹。早晨,她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發雲在變化,然而她卻用她的晚歌勇敢地面對月光的寒冷。去彭山的路不多,哦,藍鳥,聽著!-把她說的帶給我!。

從壹開始,我就說我什麽都做了。不要討厭。顓頊春蠶蠟炬,至死方休。隱喻包含了符號,最感性,最性,已經超越了愛情,有了執著於生命的永恒意義。頸帶對彼此的關心體貼入微,情意綿綿。對聯的結尾幾乎是無望的希望,更加深情。他把愛情凈化升華得如此清澈而含淚,這在古詩詞中並不多見,千百年來皆知。李商隱還寫過“十四藏六親,至今未婚”(《無題》),那種“葬於幽室”,無權過問婚姻大事的女子;寫道“雖然我的身體沒有鮮艷的鳳凰的翅膀,但我感覺到了神聖的獨角獸的和諧的心跳”(“無題兩首”的第壹首),這種愛顯然是罕見的結合,但已經實現;我寫的是那種刻骨銘心的愛,但是我擺脫不了,也談不上。這些描寫或多或少都違背了封建禮教對女性和愛情的態度。

李商隱用他的詩歌表現了美好的理想和情操,表現了人性純潔高尚的壹面。同時也展現了他那個時代的政治環境和士人的精神面貌。

第二節模糊多義與精神世界的發展

中晚唐以來,詩歌走向了詩意的美、朦朧、善,詩歌內涵的模糊性及其成因可以感受到。

李商隱的詩歌有很多藝術成就。《兩情》(五行)等名作沈重陰郁;《韓貝》(七古)蒼勁高遠;“備崗”(七律)文風受挫;傲子之詩(五古)類似人物素描;蜀都馬年韓曙(五律)有古詩詞的風格。在《我化作壹首韻,給四個舍友七十二句》(古代七首)的豪放演練中,我看到了深情,等等,各有特色,大有技巧。但從詩歌史的演變來看,他的抒情詩,尤其是無題詩,以及風格接近無題的詩歌,如《錦瑟》、《重入宮闕》、《春雨》等,其藝術成就和創新意義值得特別關註。李商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類作品所產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在李商隱之前,韓萌和白元在中唐盛極壹時。到了晚唐,韓愈、白居易等詩歌的情感內容已經逐漸脫離了文人的心態,千奇百怪、愈演愈烈的韓詩和白居易簡單含蓄的筆法已經不適合表達細膩的感情。中晚唐時期,李賀瑰麗玄奧的畫風開啟了晚唐重視靈魂和自我的潮流。之後的詩歌創作有三個值得註意的趨勢:壹是愛情的成長和題材的豐富多彩,齊、梁的旋律逐漸潛回唐代詩壇;第二,追求精致美;第三,註重主體性和精神世界的表達。這三個方面是從不同的方面表現出來的,它們有著內在的聯系。愛情和豐富細致的精神活動往往相伴而生,愛情和精神世界的表達需要寫得很漂亮。在這種潮流的推動下,李商隱在表達包括愛情體驗在內的精神世界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也創造了“米奇歸言”(敖七詩評)的詩美。

李商隱的抒情詩意境美。他致力於情感的體驗、把握和再現,大多是細膩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含蓄、迂回的方式表達,不僅無題詩的情感是多層次的,就連其他壹些詩也往往彌漫著壹種沈重的情感,表現出壹種深沈空靈的表情,如《春雨》: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穿著白色襯裏的外套,但是我只想著我不能去的白門城。有兩個紅樓迎寒,被雨遮掩,壹盞珠簾燈搖著我孤獨的心歸家。前面漫長的道路將充滿新的艱難,在深夜,短暫的夢的間隔。哦,給妳發這條信息,這對翡翠耳環!?我在三千裏雲端看壹只孤雁。

對所愛之人的離去感到“失望”、“孤獨”、“違心”的心境,是壹層情感;進入獨自在雨中的場景是另壹層情感;想象對方在漫漫長路上的悲傷,是壹層情感;醒來後回到環境,感覺夢境模糊,又是壹層情緒;然後就是信件難以到達的惆悵。思緒來來回回,蜿蜒盤旋。雨、燈影、珍珠陪襯等意象美輪美奐,輕薄飄渺,意境朦朧迷茫,使詩情畫意的場景顯得淒美。

與壹般詩人不同,李商隱以可預測、可衡量、可比較的方式,盡可能清晰地揭示情感內容的重點、深度、廣度、狀態等等。為了表達復雜的矛盾甚至莫名其妙的情感,他善於把腦海中朦朧的意象變成恍惚如詩的意象。這些圖像顯然具有壹定的象征意義,但很難猜測它們象征著什麽。它們被結構化為詩,省略了邏輯關系的清晰表達,從而形成了壹種朦朦朧朧的詩性境界,字義難以捉摸。如《錦瑟》:

我想知道為什麽我的錦瑟有五十根弦,每根弦上都有壹個青春的間隔。聖人莊子白日做夢,蝴蝶蠱惑,帝王春心杜鵑啼。人魚在月綠的大海上流下珍珠般的眼淚,藍色的田野向太陽呼吸著它們的翡翠。壹個本該持續到永遠的時刻,在我知道之前已經來了又去了。

這首詩所呈現的是壹些看似存在卻不真實的意象,雖然不真實卻清晰可見:莊生夢蝶,杜鵑泣血,好玉產煙,海中淚。這些意象所構成的並不是壹個畫面完整的境界,而是交織在其中的挫敗感、感傷感、孤獨感、向往感、失望感,是充滿這些感受的心智意象。詩的境界超越了時空的限制,真實與虛幻、古與今、靈魂與外物不再有界限。妳到底寫什麽?只有對聯的開頭和結尾隱約暗示了回憶過年的感受,而傳達這種感受的內容是邏輯上沒有必然聯系的五個隱喻和用來貫穿這五個隱喻的迷茫感傷的感情。載體本身不同程度地具有朦朧性,但本體並未出現,於是詩歌自然構成了多層次的朦朧境界,難以理解。

李商隱詩歌的晦澀,往往與親密可感的情感意象相結合。雖然讀者很難理解《錦瑟》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但腦海中卻很容易浮現出可供徜徉的詩意景象。所以《錦瑟》雖然說難懂,但是家喻戶曉,廣為傳誦。《重渡聖母廟》中名句:“春夢常飄雨,終日靈不滿足旗”,描寫了聖母“落盡晚”的淒涼寂寞處境,境界朦朧,被認為是“意猶未盡”(呂本中《魏紫詩》)。荒山廢祠,細雨如夢,靈風似親密可感,但那種靈不是靈,既有模糊的希望,又有虛幻的情感暗示,也令人神往,似乎還隱含著什麽,難以確認。

李商隱的無題詩,境界模糊,思想感情化,往往內涵模糊。壹篇《錦瑟》官司多。各種音符似乎觸手可及。所謂“味無窮,越烤越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壹現象顯示了李商隱詩歌壹詞多義的特點,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欣賞和解讀。

壹詞多義現象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非常普遍,它可以由比喻、象征、典故、暗示、詞後情感和句中意圖引起。然而,壹種多義詞很容易解決,而另壹種則很難解決。李商隱屬於後者。前者往往表現在壹些具有象征意義或隱藏在表面意義下的深層含義的意象上,雖然多義,但大多屬於外延的外延和層次的深化。而李商隱的壹詞多義往往給讀者提供了多重解讀的可能,構成了解讀中的壹詞多義。多重意義可以相對接近,也可以發散。

李商隱詩歌的模糊性與其意象的獨特性有關。普通詩人使用的意象是客觀的,可以用通常的方式感知。李的詩歌意象充滿了不切實際的色彩,如珠淚、玉煙、彭山、青鳥、采風、林西、、瑤臺、靈峰、等。,這很難是真的。這種形象被李商隱精神化了,是各種經歷的結合。它們的制作主要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心,其內涵遠比普通的意象復雜多變。

施立使用了許多典故。由於內涵的濃縮,典故如果用得好,可以在有限的壹句話裏包含豐富多層次的內容。李商隱還善於對典故的內涵進行乘法和變換,用典也獨具匠心。他往往註重原典所傳達或暗示的情感魅力,而沒有原典的理由。“聖人莊子白日做夢,蝶兒蠱惑”,原典只是為了說明萬物皆同我的思想,但李商隱卻拋開了原典的哲學思考,把壹層厚厚的迷茫和悲涼的感情引入了如夢如幻的原典所誕生的人生。《王帝春心杜鵑啼》也從原著的悲意引入傷春之情。這些典故不是用來表達某個具體明確的意思,而是用來傳達情感的。情緒感受引起的聯想和* * *聲音可以多種多樣。李商隱壹生坎坷,對事物的矛盾性和復雜性有著充分的感受。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理解,經常把正典演變成與原故事相反的情況,由正及負,正反對比,極大地拓展了人們思想活動的角度和空間。比如嫦娥:

雲母屏被粗燭染紅,銀河漸漸傾斜晨星。嫦娥我壹定後悔當初吃了仙丹,現在壹個人,藍天,夜夜笙歌。

嫦娥吃了長生不老藥,成了月宮仙子,這是常人羨慕的。李商隱壹生有許多崇高的追求,但結果卻是生活在孤獨的境地。他研究過過道,也熟悉女道士修仙的孤獨生活。基於這些感受和經歷,他假設嫦娥會因為天上的寂寞而後悔偷了仙丹。註釋者對該詩的主題進行了推測,說明典故顛倒後,清幽清幽的環境和永恒的孤獨傳達了不同類型人物的某種相似心理,從而可以從不同角度解讀該詩。還有壹些典故,雖然沒有反過來用,但詩人作了獨特的生發,如:“夢澤悲風動白草,楚王葬遍城池。”我不知道唱歌跳舞能有多大作用,但我能把皇宮廚房瘦成壹條細腰。"(《夢澤》)從"能歌善舞多少事"的方面詢問減餐的好處,引出了"我深深在意宮中愛美之人的無知與麻木"等各種解釋和"天下人皆模仿讀此而泣之才"等聯想。可見楚王愛細腰的典故通過萌發產生了曖昧的效果。

李詩歌的多義性也與其詩歌中獨特的意象組合密切相關。詩人精神負荷沈重,精神向內轉,內心體驗極其細膩敏感。當他的心靈被外界觸動時,就會浮現出各種各樣的心智影像。而詩歌往往有錯綜復雜的意象,不受現實生活中時空和因果順序的限制。這種意象轉換和跳躍造成的省略和間隔,需要讀者通過藝術聯想來連貫和補充。如無標題:

紫府仙是寶燈,雲漿未飲成冰。如何在雪月裏擁有壹個明亮的夜晚,而且還是在瑤臺十二層?

圖像和句子之間有很大的情感跳躍。作為敘事,確實不可思議,但在迷茫和失落中,人的內心可能會有類似的心智影像和幻覺。作為壹種心理意象,鏈接前後變化,雲漿不飲立即成冰,是壹種追求不成功的錯覺。“怎麽樣”這句話是壹種離追求的對象很遠的感覺,中間的跳躍透露出對方難以捉摸,難以追上。這壹切不僅可以理解,更是各種誘因(比如戀愛、交友、做官)導致的壹種迷茫感。由於詩歌本身的產生有多重誘因,讀者面對意象的跳躍性變化有自己的感受和藝術聯想,所以解讀中會出現多義性。

李商隱詩歌多義性的更根本原因是他以精神世界為表現對象。很多詩描寫的不僅僅是壹個瞬間,而是整個心境,他的心境很復雜。他對政治的執著關註,使他的精神境界在世界、宇宙、歷史、混沌的興衰中得以探索,但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煩惱又纏繞在他的內心。具體來說,時代的沒落、家世的沒落、仕途和愛情的失意、令狐的不識時務、妻子王的早逝等等,都增加了他的心理負荷。各種情緒相互關聯,相互滲透,很難區分。這種精神狀態,用復雜的意象表達時,是無法用某個時間、地點或事物來解釋清楚的。《錦瑟》詩的開頭就指出“五十弦平白”,可見有不同的想法。從其多層次的朦朧狀態和強烈的失望、迷茫、感傷之情來看,絕不是壹時的事件能讓作者陷入這樣的心境。用壹個具體事件來解決,難免掛壹漏萬,看不清壹件事。《錦瑟》如此,無題詩也有類似現象。詩人表達了壹種縈繞心頭的莫名悲傷。他可能沒有完全理解它的來龍去脈,所以這首詩取名為《無題》,沒有加壹個合適的題目。這幾章大多只能算是以戀愛經歷為中心的整個心境的體現。如《無題四首》:

妳說妳會來,但妳沒有,妳沒有給我留下任何其他的痕跡,除了五更鐘時妳塔上的月光,我為妳哭泣,永遠地離去,我還不能醒來,我試著閱讀妳匆忙的筆記,我發現墨水太蒼白。殘玉層理朦朧朦朧;麝香透過薄紗的薄紗熏出來,軟軟的。當年的劉郎,早就怨那山遠;妳去的地方,比莎莎嶺的山還要多!

整篇都是主人公睡醒後思念對方的心情。但殷切期待中的“空話”和“無跡可尋”的失望,那種已離彭山而更遠的離別之感,李商隱在事業追求和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不也是壹次又壹次地經歷過嗎?因此,詩中所表達的希望與失望交織的憂郁情緒,並不單純是愛情受挫所致。

李商隱的壹些詩,雖為壹時壹事所感動,但仍重在寫境,抒發感情或情緒而非意,內涵遠超具體情節。樂遊園景區:“我帶著黃昏的陰影,在樂遊園的墳塋中行駛。夕陽無限好,被即將到來的黑夜埋沒。”詩歌以鄧谷元的《遠眺夕陽》引發整個靈魂的賭註,百感交集,壹瞬間的交集。詩中的情感只能用“不適”二字來概括,不適的原因和內涵幾乎匯聚了他人生經歷的感受和體驗。

由於表現往往不局限於具體的情境,而是復雜的情感世界和多種多樣的人生經歷;所以對李商隱詩歌的各種誤解,可能會在更高的層面上融合。從多方面、多層次的詩歌語境來看,傳播理論中的壹些合理成分可能更接近原作。對於無題詩,壹般讀者無需深究其“技巧”,只需把握其整體情感內涵,便可領略其詩意與詩美。

第三節悲傷、美麗與和諧的風格

析憂郁和諧的風格——李商隱、齊、梁詩歌比較:李商隱與阮籍之比較:李商隱與李賀之比較:李商隱與杜甫之比較。

李商隱是壹個刻意追求詩歌美的作家。由於時代的衰落和晚唐多彩審美趣味的影響,盛唐那種充滿朝氣、澄澈含蓄的詩情畫意無法再現。於是,李商隱對含蓄之美的向往發展為對朦朧境界的追求,盛唐的絢爛化為悲涼。顏有六朝文學淵源,李商隱詩華麗不屈。在他看來,顏與愛情生活的不幸、人生經歷的坎坷,乃至對唐朝命運的憂慮聯系在壹起,就成了壹種悲涼的感覺。他用悲傷的情緒、優美的形象和華麗的辭藻寫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其花冠如白玉盤,淚花飛濺,悲涼反復;無情的風雨像悲傷的古箏,弦的弦,破碎的夢。(鐘會落雨牡丹二首(下))

已經很孤獨了,壹朵石榴花還能低吟多遠?。(《兩首無題的歌》第壹部分)

猿為自己擔心,而女羅是請來的。(楚宮)

沒有所謂的男龍女鳳。(《煙臺春四首》)

這些都為朦朧瑰麗的詩性境界註入了感傷的情懷,將許多情懷融於深邃的美中,形成了壹種唯美的美。

李商隱的詩不註重意象的外在聯系,但同時又運用了許多優美的詞語和事件,容易給人以金鑲玉的感覺,也難得以這種形式表現出壹種深沈渾成的氣候,但李商隱卻能與美融為壹體,在藝術上具有很大的氣象和氣節,這是因為:第壹,李商隱擁有自己的意象群。使用的圖像在語氣、呼吸和情感方向上都是壹致的。第二,施立的手法嫻熟。音調的和諧,虛詞的調和與控制,儀式的巧妙組織,形式的整潔與規範,都增加了詩脈的和諧與流暢。第三,情感的統壹。那種孤獨、漂泊、惆悵、無奈、稀疏、悲傷的情緒,豐富而深刻,滲透在許多詩歌中,使詩的各個部分融為壹體,融為壹個無縫的整體。比如《春雨》整個故事都沈浸在壹種孤獨而感人的情緒中。從這種心境出發,借助於蒙蒙細雨,融入壹種迷茫的心境,壹個模糊的夢境,以及紅樓、燈影、雲煙、孤雁等物象,詩情畫意變得悲涼而渾渾。《雨夜給北方壹個朋友的字條》等短篇小說,用鄉愁的惆悵,將此地與異地、現在與未來、真實與想象、巴山獨迎夜雨剪燭聚西窗。四句之間雖有大的飛躍,卻是“水清玉潤如鏈”的渾境界(何超評論)。

李商隱所創造的風格和境界,是在晚唐詩歌發展趨勢中總結和吸收前代藝術經驗並加以完善的結果。代表晚唐,高於晚唐。我可以和上壹代的壹流詩人交流和呼應。

通過比較李商隱的詩歌和前幾個時期的詩人,可以進壹步看出他的創作道路和成就:

第壹,李商隱與齊梁詩歌。在李的詩歌中,愛情和浪漫的主題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時,他也註意用詞的節奏和典故的運用。這無疑與齊梁的詩有關。而齊、梁的詩歌則主要是對閨閣和閨中女子的容貌、體態、服飾的描寫,偏重於旋律而缺乏氣質。李商隱的愛情詩註重情感領域的表現,擺脫了以滿足感官欲望為特征的庸俗情調,以其深情將這壹主題的詩歌境界推向高峰。無論是男女之間熱烈的愛情,執著的相思,還是愛情分手後的悲傷,都表現出對對方的尊重和同情,對親人處境和心情的理解。試試“兩首無題詩”第壹部分:

昨晚星星很亮,但午夜有涼風。我們的酒宴在花樓寺畔和縣的東邊。沒有蔡鳳身上的翅膀,不可能比翼雙飛的齊飛;心似靈犀,情相通。猜拳勾心鬥角,酒暖暖心;這群人來了酒友的賭註,壹場燭光下的輸贏紅。唉,聽到五更鼓聲就該去晨間點名了;策馬到蘭臺,如風中之風。

表達我對昨晚在區間的那個對的人的深深思念。在“身”不由主的情況下,擁有那種靈魂伴侶是多麽珍貴。“有而無體”與“有而有心”相互輝映,在心靈相通但身體無法滿足的苦悶中,凸顯出間隔中的契合,苦悶中的喜悅,寂寞中的慰藉。這與齊、梁等以女性為性快感對象的詩歌不同。李商隱的愛情詩總是讓人過目不忘,無法拒絕。他們往往是壹種無望的、不可阻擋的追求,以至於用生死來對待。有些詩還在愛情描寫中滲透了生活感受的諸多方面,甚至與對事業理想的執著追求相通。這種情趣和境界,遠在齊梁詩歌之上。

第二,李商隱和阮籍。論詩歌的晦澀,魏晉之交的李商隱和阮籍有相通之處。但在寫作上,李商隱照顧到了情感,試圖表現情感的本來狀態。阮籍主管哲學,他以哲學的方式入詩,以哲學的虛與幻的事物寫景抒情,隱約暗示詩的主題。阮的詩以神的形式出現,詩旨的恍惚與虛實的形象化不足有關。而阮籍之後的齊梁詩歌則致力於準確細致地再現景物狀態,經歷了壹個“開聲開情”的發展階段。李商隱充分吸收了包括齊、梁在內的前代詩歌的藝術成就,他的詩“傳神深情”(何超《讀易門書記》),不像阮籍的詩那樣不玄學。

第三,李商隱和李賀。李賀開始在隱逸和隱居中寫詩,對李商隱起了直接的引領作用。但李賀性格古怪,才華橫溢,主觀臆斷,與常人的思維方式和感知方式不同。他假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