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楊萬裏、顏路、魯迅、關漢卿是什麽順序?

楊萬裏、顏路、魯迅、關漢卿是什麽順序?

楊萬裏、呂燕、魯迅、關漢卿按朝代順序排列:呂燕-楊萬裏-關漢卿-魯迅。

個人資料:

楊萬裏(1127 10 10月29日-1206 6月15),本名廷秀,人稱誠齋。姜楊眠,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唐球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遊、尤茂、範成大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為自己題寫“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官至葛直學士,封為廬陵縣開國侯,死後贈為光祿大夫,謚號節度。

楊萬裏壹生寫了兩萬多首詩,流傳下來的只有4200首,被譽為壹代詩人。楊萬裏的詩大多描寫自然風光,是七言絕句。也有不少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情懷的作品,營造了語言樸實、清新幽默的“真摯風格”。著有《誠齋集》等。代表作有《靜慈寺黎明見林子芳》、《小池》、《新市徐工店》、《初夏午睡》、《劉欣》、《安仁泛舟》等。

本名,名何(“何”或“巖”),字董彬,名淳子,自稱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他是道教的創始人。目前,道教的北派(全真)、南派(張紫陽)、東派(魯)和西派(李)都發源於呂祖。原為儒生,40歲時結識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時結識鐘離權煉丹。之後,世界上流傳著許多傳說。

魯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1936 10十月19),原名周章壽,後改名,字玉山,後改為育才,“魯迅”是他的1919。著名作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論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藝術理論介紹、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整理研究等諸多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對“五四”以後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界文壇上,尤其是在韓國和日本思想文化領域享有盛譽。他被譽為“20世紀在東亞文化版圖上占據最大版圖的作家”。

關漢卿(1219—1301),元雜劇的創始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曲四大家”之首。夕號已借(壹個名字叫作a借),已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運城),籍貫為大都人(今北京),周琦人(今河北安國市)等。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1]雜劇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已知67個,現存18個。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寫,尚無定論。最著名的是袁。關漢卿也寫過很多歷史劇,比如單刀會,單鞭,西蜀夢等。如今散曲40多件,10多套。他的散曲內容豐富,風格清新雄渾,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我是壹顆不能蒸、不能煮、不能舂、不能炸、不能裂的銅豌豆”(《我不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知,被譽為“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