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外藝術歌曲演唱風格的比較

中外藝術歌曲演唱風格的比較

中外藝術歌曲演唱風格比較研究。這裏我給大家帶來的是本科畢業論文的模板。歡迎閱讀。謝謝妳

摘要:藝術歌曲自誕生以來就是文學與音樂、人聲與器樂的完美結合。以其高雅的藝術品位和完美的藝術表現力,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本文旨在對中外藝術歌曲的風格和演唱特點進行比較研究,以指導演唱者更好地演唱和表達藝術歌曲。

關鍵詞:藝術歌曲風格,演唱特點,藝術表現

藝術歌曲是壹種文學的、專業的、抒情的音樂體裁,起源於19世紀的德國和奧地利。作為壹種聲樂體裁,它以其特定的表現手段、相應的形式結構和豐富的抒情魅力,成為世界聲樂藝術中非常傑出的藝術形式。藝術歌曲多為獨唱,表演範圍廣泛。它指的是壹種結合了詩歌和音樂的歌曲。它是專業性、內在性和抒情性相統壹的音樂體裁。它是由詩歌、聲樂、旋律和相對獨立的器樂(鋼琴)組成的統壹有機整體,是文學與音樂、人聲與器樂高度融合的藝術形式。

壹、外國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

藝術歌曲是音樂史上壹種特殊的體裁。在德國,由舒伯特、舒曼和布拉姆等作曲家創作的歌曲被稱為藝術歌曲。在法國藝術歌曲中,同類歌曲稱為Melodie傳到中國,我們會翻譯成?藝術歌曲?。它最初是什麽意思?這種精妙的藝術用了壹種不同於歌劇的策略,讓人理解歌詞中的戲劇性內容?。還有kunstLied,和Lied這個詞差不多。這是什麽意思?和民謠不壹樣的歌?。由此可知,藝術歌曲不同於戲曲和民歌,特指音樂與詩歌的完美結合。

在德國,舒伯特是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用歌德、席勒、海涅和米勒的詩作為歌詞。他的藝術歌曲曲調優美,意境深遠。《野玫瑰》、《春之信念》、《魔鬼》成為世界著名的歌曲。沃爾夫的200多首藝術歌曲,曲調刻意表現德國音調的特點,與歌詞緊密結合,鋼琴伴奏充滿交響樂的味道。此外,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勞斯等人也創作了許多藝術歌曲。藝術歌曲在法國被稱為香頌,代表作曲家有迪帕克、福雷、德彪西等。法國藝術歌曲細膩細膩。德彪西的歌曲多是根據波德萊爾和韋蘭等人的詩歌創作的,具有印象主義的特點。藝術歌曲在俄語中被稱為романс,格林卡是這壹體裁的第壹位古典作曲家。後來的代表人物有柴科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人。俄羅斯藝術歌曲的特點是註重心理刻畫。

二、中國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

中國藝術歌曲的啟蒙深受歐洲藝術歌曲的影響,其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期。第壹期大概是1919?五四運動?運動前後,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為中國學習外來音樂文化與本國文化的結合開辟了廣闊天地。第二個時期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隨著西方作曲技法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良好結合,藝術歌曲的創作日趨成熟。到了40年代,在借鑒歐洲藝術歌曲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早期中國藝術歌曲的高峰。比如趙元任的《教我不要想他》、黃自的《鄉愁》、朱慶的《我住在長江頭》、賀綠汀的《嘉陵江畔》都是優秀的藝術歌曲。

這些藝術歌曲有著相同的基本特征:壹是許多藝術歌曲都是由古詩構成,猶如壹幅精美的水墨畫,飄逸優美,註重表達內心情感和自傳性、心理動態表現。就像是生活的寫照或者壹種情懷,感嘆,言簡意賅,引人入勝,用?通過表達過去和對比現在,來回歸探索現實?的特點。也有現代詩歌創作的藝術歌曲,如黃自的《鄉愁》(韓瑋·張慈),是抒情藝術歌曲的代表作品。情與景、景交融,像壹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第二:藝術歌曲完美地在詩歌和音樂之間形成壹個藝術整體,達到?詩中有歌,歌中有詩?領域。這也是藝術歌曲的主要特征之壹。

當我們背誦詩歌時,我們能感受到它的美。還可以感受到詩歌朗誦中語調的變化和停頓,情緒的起伏。那麽,寫壹首詩比較合適,語調起伏,情緒起伏,尤其是詩歌意境的表達。如的《花不是花》(唐?白居易)。這首歌采用了四句結構,歌曲的語調和語氣的變化與詩中的變化非常壹致。在詞與歌的結合中,依詞造腔是壹個很好的方法,而唱歌就像誦經壹樣,讓人對詩中描繪的朦朧景象有了更廣闊的遐想空間,給人以無限的女人味。第三:要求演唱者(包括表演)嚴格按照樂譜的要求去演繹作品。

用音樂來最大限度地描繪詩歌音樂營造的意境,細膩而發自內心。這也是藝術歌曲的特點之壹。唱歌比較講究?精心制作?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音樂想象力,必須嚴格遵守樂譜要求,不得對音樂或歌詞做任何改動,否則會破壞歌曲的完整性和整體性以及意境。第四,鋼琴伴奏在音樂的整體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表演者在氣氛渲染和意境烘托的手法下,利用表演過程中色彩的變化、速度的快慢、聲音的延伸和停頓,進壹步挖掘歌詞的內涵,為演唱者營造特定的意境,從而深化藝術感,與聲樂旋律壹起完成音樂形象的塑造。因此,在藝術歌曲中用?鋼琴伴奏?“鋼琴”這個詞的定義並不確切。準確地說,鋼琴在藝術歌曲中占有與詩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可以用來表達旋律不能表達的東西,是藝術歌曲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三、把握中外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

作品的風格或者音樂的風格有好有壞,唱出來的效果差別很大。我們經常聽壹些個人音樂會。有的人嗓音優美,唱功極佳,但整場演唱會,從中國民歌到歐洲古典藝術歌曲,聽起來聲線、力度、韻味都不錯,而且都是千篇壹律,別有壹番味道,讓人聽了就忘,缺乏靈魂的* *聲和藝術回味,更缺乏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演唱者在演唱前沒有認真分析和理解作品的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地域風格和個人風格,沒有用自己的演唱技巧恰當地表現作品的風格。

因此,為了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涵,演唱者還必須事先研究作品的風格(即演唱風格)。當然,與其他姊妹藝術相比,音樂的風格更為抽象。音樂是無形的時間藝術,而繪畫、雕塑、建築都是有形的空間藝術,所以它們的風格往往比音樂更容易壹目了然。壹個歌手的文學修養的深淺,會直接影響到他對作品的理解和對風格的把握,因為風格的形成主要是基於最深刻的理解。壹個成熟的演唱者能夠生動地表達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風格特征,能夠讓聽眾理解音樂的全部含義?壹目了然?是的。

比如唱勃拉姆斯的作品,他的作品重視並體現了德奧兩國的民族特色,體現了民間詩歌和語言特色。唱他的《搖籃曲》時,要註意用流暢連貫的氣息來限制聲音,音量不能太大,這樣才能唱出柔和委婉的音響效果。表現出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美好的祝願。不要隨著音高的移動而擡嗓、擠嗓,使音色不均勻、不流暢,破壞作品的意境。歌唱要溫柔,自始至終充滿愛,塑造母愛的單純和偉大。

又如黃自藝術歌曲《玫瑰三願》、《鄉愁歌》、《禹巖》的演唱,充分體現了調式與調性轉換、臨時變調、臨時變調。增強音樂色彩變化的常用創作手法。德奧的藝術歌曲運用了調式調性轉換的創作手法,將調式調性轉換、臨時變音的色彩運用與歌詞的節奏緊密結合,將歌曲內容的意境描寫得十分貼切。

當唱《三個玫瑰願望》時。希望美麗永遠美好不褪色?高音在哪裏?紅色?話,聲音要有力,不能大喊大叫;音色要明亮柔和;既要反映少女向往幸福的熱烈心情,又要唱出當時封建社會背景下的苦悶心情。所以我們唱歌的聲音處理壹定要亮而不亮,體現壓抑的情緒。只有明亮醇厚的音色,加上運用自如的氣息,以及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和對音樂風格的把握,才能成就黃自先生的中國?對玫瑰的三個願望?表達的淋漓盡致。

壹句話,當壹首藝術歌曲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作品,如何在唱學的基礎上完整的表達出來?這些都需要我們從歌曲的不同層面和角度去體驗和提煉,直到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藝術歌曲的特點決定了其演唱者除了要有較高的演唱技巧和藝術修養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音質、細膩的嗓音、吐字清晰、恰當的情感表達能力。所以能不能唱好藝術歌曲是衡量壹個合格歌手的重要標誌。

參考資料:

[1]沈翔,沈翔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2]石,聲樂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李林,論黃自藝術歌曲創作的特點,菏澤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