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爾麥是單人唱的,可以自己彈,自己唱(以前經常用庫布孜和東不拉做伴奏,現在廣泛用東不拉做伴奏),也可以有樂隊伴奏,男女老少都可以唱。在第二屆鐵爾麥大賽中,可以看到民間傳承藝人的表演不僅保持了哈薩克族民歌的原始田園特色,而且在唱腔上更加細膩,在藝術上更加完美,藝人們主要用簡潔、通俗、優美的詩意語言來概括和表達他們對美麗自然的熱愛,對世界的理解,對知識和科學的追求,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啟發和教育廣大民眾。
帖木兒麥內涵深刻,既是哈薩克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鐵爾麥藝術家在民間搜集、挖掘、整理了大量振聾發聵、充滿智慧的諺語、格言、哲理,充滿人生觀、兒童教育、道德規範、理想追求,很容易引起觀眾的* * *聲,鐵爾麥讓觀眾壹起思考,陷入深思。
“無知的壞男孩很討厭。我們要關心每壹個有出息的年輕人,用心記住老人的肺腑之言。愚人把良言當作苦藥,對妳比蜜還甜。”這是鐵爾麥代表作《為了晚輩》的歌詞。伊犁州文化藝術學院工作人員娜孜婭告訴記者,“鐵爾麥”的作品運用了大量生動、通俗的通俗語言,運用比喻、比喻的表達方式,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寓意壹般是鼓勵年輕壹代明辨是非,吸取前人的教訓,從而引導人們尊重道德,激勵大眾積極向上。是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鐵爾麥”。
根據哈薩克族的習俗,他們在祝賀新生嬰兒時要唱“生日歌”。婚禮中,要唱“勸嫁”“揭開面紗”等壹整套有趣的“婚禮歌曲”;親戚朋友走的時候,要唱《不要離開的歌》;節假日親朋好友聚會,要互相唱歌;親人去世時唱壹首“喪歌”。從這個意義上說,哈薩克族人的壹生都是和歌曲壹起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