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繁榮、發展和創新。文學藝術高度發達。整個唐朝有幾十位風格獨特的著名詩人,包括李白和杜甫。詩歌種類繁多,成熟的格律詩構成了唐詩的主體,宋詞應運而生。內容拓展,視野開闊,風格多樣,如邊塞詩、山水詩、田園詩、遊俠詩等。古文運動促進了傳記、散文、遊記的發展,出現了散文家韓愈和散文家柳宗元。唐傳奇出現在小說中,成為後世小說的直接來源,開辟了後世文學之路。這些人可以說是代代相傳的“服裝詩人”。其他藝術,如繪畫、音樂、書法、舞蹈、雕塑等。書法整體水平很高。顏真卿、劉公權、歐陽詢等楷書大師的出現,成為後世書法的典範。他們創造的書法風格成為了後世漢字的主要形式——楷書。
3.開放,包容,開放。唐代各種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文化融合的結果。同時,它的文化體現了兼容並包的精神。它擁有極其廣闊的視野。各種藝術大膽吸收周邊民族的文化。比如音樂,吸收外來音樂,創作了10首歌曲,有西涼、高昌、燕青等。這種舞蹈吸收了西域的劍舞和胡璇舞,達到了中國封建舞蹈藝術的頂峰。出現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規模宏大、形式壯觀的宮廷舞蹈。朝廷還設立了專門的樂舞組織,如教學工作室、梨園等。這種包容性還體現在政治開放、思想自由和信心上。儒釋道兼容發展,將儒釋道經典列為考試內容,弘揚佛教,其他理論信仰自由發展,約束少,思想活躍。促進與周邊國家和少數民族的交流。比如兼容突厥語、南詔語、吐蕃語、維吾爾語。或授,或各其親,或在其管轄範圍內,靈活處理民族關系,加強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和睦。實行了對外開放政策,吸收了許多外國成果。比如吸收了朝鮮音樂,派人去天竺學習制糖技術,派和尚去天竺進行文化交流,中國的很多發明,比如造紙術也傳到了西方,從而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4.舉世聞名的文學成就。唐詩是唐代最顯著的文學成就。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以來,唐代出現了許多著名詩人,包括盛唐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隱、杜牧。他們的詩歌風格各不相同,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有對現實生活的細致描寫,有激昂有力的邊塞詩,有陰郁深刻的“詩史”,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歌成為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宋末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但整體水平不及唐代,使唐詩成為中國古代詩歌不可逾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