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是這首詩的精髓,古典敘事詩的情節結構是按照故事的自然順序展開的。在這首詩中,敘事順序也被視為意境的手段之壹,通過倒序敘事、敘事追溯、敘事插入等方式安排情節結構。通過這些精心的安排,主題更加引人註目,而故事變化曲折,情節跌宕起伏。而頂針格子的使用,讓劇情的時空轉換平滑而不會太突兀。
前八句是第壹段,是布局最成功的部分。首先,開場不凡,聲音超群。
鼎湖當日棄天下,大敗敵軍收玉門關下京。
鼎湖,即景山,是傳說中軒轅黃帝鑄鼎升天之地(《史記》:“黃帝取首山銅器,鑄鼎於景山腳下。”),這裏指的是崇禎皇帝。關羽原指甘肅敦煌市的玉門關,這裏指山海關。話裏點出了賈年間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崇禎之死和清兵入關。重大歷史事件對人們有壹種天然的吸引力,激發讀者的興趣。
喪盡六軍,沖冠上火是美!
這幅對聯工整工整,對比強烈,反差巨大,諷刺意味十足。“六軍”是指明朝的軍隊。雖然“哀六軍”和“沖冠怒”的數字不同,但它們的情緒卻十分相似,但“白素”和“美人”不僅顏色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含義也截然不同。從順治八年後的歷史來看,“白喪”象征著對明朝滅亡和漢民族滅亡的悲哀,“美”則明確指向極端的個人欲望。壹段話重要,壹語中的,讓吳三桂筆下的漢奸們看起來無比醜陋,真讓人高興。誠然,作者沒有提到滿清,但山海關之戰是清兵入關,這壹歷史事件的意義並沒有因為作者的忌諱而改變。接下來模擬吳三桂的語氣為其辯解,效果越來越黑,其實就是影射。
美女不是我的愛,小偷卻死於饑荒。
電掃黃巾拆黑山,哭又見親人。
“又哭又吻又相逢”,看來吳三桂是忠於明朝的,所以不跟李自成* * *了,所以看起來很紳士。其實是李自成被吳顯降世了。沈嘉年三月,吳三桂向李自成投降,將山海關的防務交給李自成派來的唐統,並率領部下進京“朝見新主”,這是吳三桂在永平府(治河北盧龍縣)張貼的壹張告示上說的。吳三桂到了河北玉田縣,突然得知父親被捕,妾陳圓圓被劉宗敏帶走,尤其是後者促使他改變了主意。“君子不可留女,何以見人!”於是馬上回到山海關,給吳襄回信,聲稱“父不能為忠臣,子能為孝子?”由此可見,吳三桂是個雙重叛徒,是個叛逆者,但作者卻安排他為君親哭泣,實在是太美了。
有人否定美貌對吳三桂決策的意義,總覺得美貌的分量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相比,似乎太輕了。不幸的是,歷史並不總是追求偉大價值觀的平衡。歷史不能改變,但不代表歷史總是必然的。在重大歷史事件告壹段落之前,有很多種可能性,歷史只能實現壹種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也是偶然的。否則,人將失去任何主動性和創造性,包括邪惡的主動性,這也是吳三桂必須為慘痛的歷史結局負責的原因。“沖冠怒為美人”在人類歷史上並非絕無僅有,夫差、吳王、史的故事都與此類似,這首詩中多處有所比較。尤其是寫這首詩的時候,滿清的兇殘讓漢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吳三桂是個命苦之人,罪責難逃。
這段描寫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戰中凱旋而歸,文筆蒼勁,場面恢弘,具有開篇不凡、牽壹發而動全身、壹針見血的優點。但僅憑這兩點不能稱之為成功,因為這是壹首圓曲,但這壹段講到吳三桂,如果與主題沒有顯著聯系,似乎就跑題了。梅村的文筆巧妙,往往出人意料。這段話的創作意圖是以美比戰,以曲線歸宗,這是他散文的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成功。
用美的影響來表現美,是壹種常見的藝術手法。以戰示美,實屬罕見。袁元渠在文章開頭談到山海關之戰,似乎跑題了。其實就是為了塑造和渲染陳圓圓的美。全詩除了這段話,描寫陳圓圓容貌的,只有“宮娥擁王”壹句,其直接目的是聯系史的故事。顯然,作者認為他已經解釋了這個不可缺少的任務。第壹段的效果非常顯著。試試吧,為了壹個陳圓圓,幾百個男人拼死拼活,他們的人之美可想而知。山海關之戰確實和陳圓圓之戰有關。吳三桂回到山海關後,李自成釋放了吳襄。如果陳圓圓被釋放,山海關戰爭就可以避免。但李沒有這樣做,等於宣告陳圓圓筆下的誌在必得,兩家大打出手。平心而論,吳三桂在這場戰役中的責任並不是最大的。如果他日後目睹了滿清的殘暴,他可以懺悔。反正人們及時原諒他是可以的,但他為了榮華富貴,不遺余力地撲殺反清勢力,等到兔子死了,狗煮了,才亮出反清大旗,為時已晚。李俊搶了陳圓圓,逼著吳三桂,不肯還。這是壹個重大失誤,但他最大的失誤是沒有估計到滿清是壹個潛在的敵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但軍事上的變化是短時間內的。李自成主力分布在陜西、湖廣、河南等地,北京兵力不多,與清軍相比不占優勢。只有聯合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滿清的防禦才能萬無壹失。李自成派吳三桂南下,派唐統帶領8000兵馬防守山海關,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如果李俊能認為清朝是壹個潛在的敵人,他絕不會這樣做,他甚至不敢搶劫陳圓圓。李自成此舉實際上是將清朝視為友軍。如果只是李自成的壹廂情願,那就太不可思議了。
據顧城《南明史》記載,沈嘉元年正月,多爾袞聽聞李自成已占領陜西,於正月二十七日,派使者前往陜北聯絡大順軍。信中說:“清朝皇帝寫了壹封信給明朝在西部的統帥,我也寫了壹封信給他們,希望能和他們同心協力,取中原。混個區,就富了。”我不懂妳的意思。但是,它是真誠的,願意沖到書上講出來的。“至於此後李與滿人的關系,因為滿人善於篡改歷史,所以沒有什麽可考的。然而,直到所有的士兵都死在自己的陣中,李俊才確信自己是敵人。
9到42句是第二段,描寫陳圓圓回歸吳三桂的過程。這個過程很漫長,壹波三折,極具戲劇性。根據劇情的變化,可以分為四個小片段。
句子9-12是第壹段,描述了陳武的第壹次會議。
上面提到的第壹段和後半段,除了文本的意義之外,還承擔著構建情節結構的任務,要與後面的文本巧妙銜接。“掃黃巾下黑山,哭壹場,再會親人。”這個目標實現得很好。它借用了吳三桂的話,按照情節發展的自然順序,引入了陳武會面的懸念,讓讀者渴望知道會面的場景。但詩人並沒有按照自然的順序去描寫吳三桂如何奪回陳圓圓與他重聚,而是倒序描寫了吳與陳的第壹次相遇。這個劇情變化有著巨大的時空落差,轉換極其突然。它使詩歌的敘事結構開合有致,跳躍突然,可讀性大大增強。在這種轉換的交界處,第八句的後兩個字和第九句的前兩個字都是壹樣的,都是“相見”,這就是所謂的“頂針格”,它具有平緩的時序反轉的突兀感和使音節平滑轉折的作用。《園園曲》很多地方用“頂針格”,這裏最緊。這種轉變也使全詩的敘事從吳三桂這條小線轉向了主線,即陳圓圓事跡的敘事。
我們第壹次見面時,我們經過田鬥的家,和侯喪門像花兒壹樣翩翩起舞。
許江將妓於七裏,候將軍油壁車。
“田鬥”是西漢著名的武安侯田和魏啟後的外戚,指當時的外戚、田貴妃的父親田弘宇。此時主角依然是吳三桂,正在家中看歌舞。後兩期是主角陳圓圓許配吳三桂。兩人第壹次見面就收為妾,迫不及待。
介紹完陳圓圓,自然就可以介紹陳的身世和經歷了。13到18句是進壹步的倒敘,是第二小段,變成對陳圓圓人生經歷的描述。先說明她的原始身份。
在蘇州的花叢中,羅綺的小字是圓的。
夢遊到了茯茶園,宮娥擁抱了國王。
以前是采蓮人,門前有個池塘。
在詩中,袁媛是他的昵稱,“浣花梨”,暗示他作為壹個著名的藝妓的地位。袁鑫《唐才子薛濤傳》:“陶,字富,成都也妓。活在花叢中。”陸慈雲的《袁媛傳》稱之為“天下之聲為最,天下之色為最”。他還寫了壹手好字,包括《舞詞》,已失傳。《全香詞》有三篇傳記,壹篇是《思》:“自嘲而憂大於喜,狂矣。事終杯過,壹巡酒九醉。不能推,不能推。”寫的自然而美好,無力而悲傷,委婉地感嘆命運的無奈。
"夢遊到了茯茶園,宮娥擁抱了國王."有壹副對聯用石來形容陳圓圓,比喻圓之美。這是壹個黑暗的諷刺,三桂是好色和不生育的福查。夫差見時,坐不住了,但三桂更進壹步,納妾,更是雪上加霜。《采蓮人》借用了詩的故事,李白的《子夜夏歌》:“鏡湖千裏,荷花盛開。五月施笑聚,漁葉溪畔看。”。“橫塘”在蘇州的西南部。這兩句以“采蓮人”和“橫塘水”為標誌。女主角身份清純,生活優雅,命運也不壞。為了和下面比較,她構成了壹個“頂針格”,引出下面。
19-34句是第三段,然後描述陳被貴族帶到北京,降為侯門歌姬,成為吳三桂的妃子。
“橫塘雙槳飛去,何處是強家?”
風雲突變,原本平靜優雅的日子突然膨脹起來。因果倒置讓人產生懸念,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此時此刻,我並不倒黴。這時,只有眼淚沾著衣服。
熏天滿腔熱情,誰也不珍惜明眸皓齒。
抓住回永祥關家,教新聲歪座。
當客人飛向紅色的夕陽,壹根悲傷的弦向誰申訴?
這是陳圓圓人生經歷的壹大轉折,可謂美女如雲。明末,江南詞人在婚姻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權。大多嫁給了有名的文人,陳圓圓被搶了,她也沒辦法。難道不是命運嗎?“熏天”是有力的壹句話,把陳圓圓送進了朝廷,但後宮也欺負別人。雖然陳圓圓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沒有人在乎。《熏天》《呂春秋李碩》都有“抹黑黨,全民熏天”,形容黑惡勢力之大。“帶回家”這四句話,描述了陳圓圓作為家庭藝妓的悲慘處境。“永祥”是皇宮中的壹條長巷,是漢代嬪妃們被限制權力和影響或失寵的地方。《史記·呂後》:“呂後最怨戚夫人和兒子,於是永祥囚禁戚夫人,召。”明清時期,這裏也是未分配到各宮的宮女集中居住的地方。
“大家閨秀”指的是田家。“飛”形容飲酒作樂。“甩掉”,甩掉,指的是被陳圓圓酒色甩掉的客人。陳圓圓又被從宮裏帶到田家,成了供人取樂的藝妓。她內心的痛苦無處訴說。在這裏,作者為了渲染悲傷的氣氛,故意淡化入宮的事件,很簡短,而外戚的氣焰卻很囂張。所以陳圓圓入宮的細節不壹,說是田弘佑買的,進宮的。據說周舟的父親周逵買下了它,並把它獻給了皇宮。還有壹種說法是把周呈到了朝廷,朝廷給了田。因為此事與故事主線關系不大,所以省略。
白最小,采花采枝反復復習。
早點把迷人的小鳥從籠子裏拿出來,什麽時候才能留在銀河裏?
我討厭殺軍書,催他們去死。如果我繼續努力,我會犯錯誤。
吳三桂這樣的情聖出現在賓客中,壹眼就看中了陳圓圓。《采花時反復回首》是詩人描寫表現吳三桂愛情動作的唯壹壹首詩,看起來像壹對美女。“劍”字很微妙。唐杜秋娘《巫衣》中有“花可折直,莫待無花折。”以花枝代指愛情,此處以采代采,壹字之差,褒貶不壹。“同侯”最初是漢代的壹個稱謂,後來被用作武官。壹個戰士,不能用微波通訊,只好經常摘花偷窺。“迷人的鳥”指的是“銀河”陳圓圓,她與壹個牛郎和壹個女孩編織了壹個故事。吳想盡快帶陳回家,這是好事。只恨軍令再三催促,才與陳圓圓相見而別。
句子35到42是第四段。再寫陳被侵略軍掠奪的經歷。
“相見難,壹朝蟻賊滿長安。"
“遇見”是頂針,“蟻賊”指李自成的軍隊,“長安”指北京。
“窮思婦頭是柳,視為天邊粉。”
這句話寫得細膩優雅。從《蟻賊滿長安》來看,壹定是明火執仗的場面,但詩詞如此優美飄逸,足見運氣之巧。”《樓頭柳》翻譯成王昌齡的《永遠在我心中》:“閨中少婦不知愁,春來妝點,上青樓。突然看到陌生人頭上的柳色,後悔教老公找侯爵。“強調思想女性的貞操,“天邊粉群”和漫天飄零的柳群都是輕浮的意思。
"四面綠珠,我喚絳樹出雕孔."
《綠珠》,金世充愛姬,權臣孫秀乘勢打劫。如果他不服從,他就會摔死。杜牧《金谷園》:“繁華事散香塵,流水無情,草為春,東風怨鳥黃昏,落花猶似墜樓”,這裏指的就是陳。《絳樹》是魏文帝曹丕的最愛,詩中也指袁媛。這句對聯對仗看似工整,實則重復。也許詩人是想加重事態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要不是眾壯士的勝利,妳憑什麽贏回飛蛾?”
好句子。“如果不是”這個詞的巧妙運用,把人們的思緒引回到第壹段,利落地結束了這個與上文緊密相連的長篇故事。這句話與“哀六軍,沖冠怒為美”相呼應,“沖冠怒”終成“正果”。“當老師”和“當馬”的巨大反差,讓吳三桂的自私行為深深印在了讀者的腦海裏。那個撿花的“壯漢”太厲害了。這幅對聯不僅引人入勝,而且在全詩中的地位和在整體情節結構中的作用也十分精彩,堪稱結構性關鍵句。
《要不是》壹副對聯還省略了侵軍搶劫的情節,這壹點很重要。因為《滿江紅》和《強呼》已經把悲傷推向了極致,很有可能續寫會畫蛇添足,抵消詩歌的感染力。雖然這裏似乎有很多看點,但作者斷然刪減,細微之處體現了詩人不隨大流的價值觀和藝術良心。但這樣壹來,也讓人誤解了歷史事實。比如陸慈雲的《袁媛傳》說李自成搶了陳圓圓,其實是劉宗敏。全對當日被宗閔搶走的名妓楊宛的記述說:“據楊宛記述,見袁在壹起被綁在,後袁被宗閔帶走,不知去向。”。
吳三桂如何奪回陳圓圓,眾說紛紜。據況周頤《陳圓圓事件》和被侵略軍俘虜的明朝內參王的《日記》記載:“四月初九,我趕假聖旨親自征三桂。12日出發。太子王鼎、代王、秦王、漢王、陳武、武氏、武氏、李悟、偽皇後嬪妃都紛紛效仿。是圓的,吳的兩個是姐妹。在石頭上打了五天,我被打敗了,退了下來。太子和袁媛去了三桂軍”從這副對聯的語氣來看,吳三桂壹戰必勝,美人歸。目擊者的敘述與這首詩的基調非常壹致。
詩人在這裏把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吳與陳的關系等主要情節壹壹敘述,然後又回到詩開頭的情節,續寫陳圓圓與吳三桂及其大軍到漢中的戰場重逢。這是全詩敘事的結尾。
第43至50句是第三段。寫陳圓圓的幸福生活。
飛蛾的眉毛立刻頁了進來,雲朵並沒有充滿震驚。
蠟炬迎來戰場,妝點滿紅痕。
特招小鼓在秦川、金牛路上車。
斜谷雲從畫樓升起,月落後打開化妝鏡。
陳武又見面了,“雲未全”和“震在開頭”,痕跡猶存。“蠟炬成灰”,相傳魏文帝迎娶薛靈蕓,點燃蠟燭數十裏,在《太平廣記》中有記載。場面不小。“特遠征”是指自我特遠征,有重大貢獻的人可以自行決定遠征,不必服從天子的命令。《清史稿·世祖傳二》八年九月,平西王吳三桂奉命征入四川。"小鼓"是壹種高級官員的儀式樂隊,也指吳的軍隊。“秦川”也指陜西和四川。金牛路是古蜀道的主幹線,也叫石牛路。相傳秦惠王以糞金贈於蜀王,蜀送五頭金牛出家為道,取名金牛道。“顧頡”在陜西省眉縣,“三觀”在陜西省寶雞市。單看這段話,或許可以解讀為攻擊吳的驕奢淫逸,但聯系到後兩段話,只能理解為陳圓圓時來運轉,過上了優裕的生活。
至此,故事主體部分全部敘述完畢,似乎這首詩可以結束了。沒想到詩人安排了兩集,壹集講的是技師和寫教學音樂的女伴的感情。
據報道,烏桕有10度的霜凍。
音樂技師的憐惜還在,浣紗的同伴還記得她的同齡人。
老巢* * *是泥燕,飛上枝頭,化為鳳凰。
很久以前,我為老大難過,有的老公好當王子。
這八句是第四段。自從家好強迫她參軍到四川已經十年了,消息傳到了江南的蘇州。“教歌技師”得知她還活著,非常高興。而“舞女”其實指的是當年頗有名氣的壹位蘇州藝妓,回憶同齡人的往事。陳寅恪以為“浣紗女伴”只是指邊塞,但道長玉京帶著故國之憂,憤然進了道觀,既然不會羨慕別人的丈夫是建州王子,怕還是泛指。“老巢* * *是泥燕,飛上枝頭,化為鳳凰。”這幅對聯寫得好,帶著壹只燕子在泥裏的枝頭上飛,不僅提高了地位,也改變了形象,變成了鳳凰。雙層隱喻,形象貼切,壹語雙關,現在流傳很廣,使用頻率很高,已經成為壹個成語。“過去當老大好難過,有的老公好伺候王。”這個連接不好,酸。
第五段穿插陳圓圓自己的感受,是59到64句。
那時候,我只是厭倦了名氣。
壹珠千愁,山飄零腰細。
怪風_落花,無盡春色來天地。
俗話說,困難很大。名聲大噪,卻成了貴族們的獵取對象,陳圓圓隨妳漂泊。無價的價值給她帶來了無限的悲傷和痛苦。“壹珠連著千愁,山飄零著細腰。”這幅對聯充滿哲理,有趣耐人尋味。珍珠連著愁,禍福相依。珍珠愁差點讓妳見外,文字新穎獨特;腰部較細,腰帶逐漸加寬,為黑暗增添了美感。其中《迎客珠》講述了唐玄宗梅妃從西域收到壹顆迎客珠的故事。“怨風_落花,無盡春色來天地。”——這麽說有什麽錯,風_落花。和這麽賤的人綁在壹起怎麽談春色?
第四段和第五段為陳圓圓的故事安裝了壹個豪華美滿的結局,但這兩段不僅與前壹段的基調完全相反,也與後壹段的基調完全不同,就像整首歌外孤立的章節和片段。兩段文字的寫法也很特別。決定意義的是最後壹副對聯。如果把這兩副對聯換壹下,意思就完全不壹樣了。推斷作者是想增加浪漫濃度來沖淡全詩的政治色彩。作者對吳三桂沒有好感,對滿清政權有所顧忌。
最後壹段,模仿歷史學家的傳記風格,既有評論,也有贊美。
品味鄉村和城市,讓周郎出名。
妻子該不該小題大做?主人公無奈又深情。
全家屍骨化為灰,壹代紅妝照青史!
詩人通過寫壹個典故來諷刺現在,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品嘗這個國家和這個城市,把周郎變成壹個著名的名字."用三國的故事。《三國誌·吳書九》裴松之註:虞破魏軍,曹公曰:“吾不恥獨往。”後蜀、權曰:“赤壁之戰,值得染病,獨燒其船,退而求其次,使名震天下。”周瑜的名字來源於赤壁之戰,與愛上國家無關。但文人往往會帶著漂亮的小喬陪伴。杜牧《赤壁》詩中說:“前朝我洗手不幹。東風不隨周郎,銅雀臺春鎖二喬。”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也說:“昔日小喬初婚,成豪邁。”漂亮的小喬真的為周瑜增色不少。吳沒有他們兩個浪漫,而的故事純屬借用,意在諷刺吳三桂為陳圓圓而戰的千年罪行。重罪說是“同名同姓”,既增加了語言的趣味性,又加重了諷刺的語氣。
“老婆應該是大事吧?主人公無奈又深情。全家屍骨化為塵埃,壹代紅妝熠熠生輝。”前兩句很直白。“宏圖”真的是關乎壹個民族興衰的選擇。情欲如何能主宰,更何況民族生存危機?但吳三桂卻在這個關鍵時刻被性欲牽著鼻子走了。“深情”用得好,加上“無奈”,看似浪漫,實則痛苦。或者說“英雄的無奈是多愁善感”是對吳三桂愛情精神的贊美,都是不恰當的。為了成全自己的情人情結,可以糟蹋羞辱自己的民族,可以不顧百萬同胞的生命嗎?為了不引起誤解,詩人在後壹副對聯中從另壹面評論“感傷”。“全家屍骨化為塵埃,壹代紅妝熠熠生輝!”
這種聯想符合“哀六軍,沖冠為美!”都是對吳三桂選擇的評論。“喪”的句子是從國家角度出發的,這幅對聯是從吳的家庭和親人出發的。詩人傷心地寫下了吳先生全家無數的白骨。山海關戰爭後,吳襄壹家34口被殺,對應的是吳三桂的紅妝之爭。白骨與紅妝的對決,強烈的視覺反差,強烈的情感反差,從另壹個側面鞭笞著吳三桂卑劣的情欲所做出的選擇。有壹篇關於“據史”壹詞的文章。因為山海關之戰,陳圓圓名聲大振,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但光照歷史遠遠不夠。很明顯,“照”字是留給吳三桂的。
後八句是贊美,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感情,但即使是純粹的個人感情,也還是在想著吳三桂。
如果妳沒有註意到,鴛鴦樓在亭子裏升起,越女永遠也看不夠。
香徑塵生鳥啼,廊中人除苔留青。
萬裏愁蛻遷宮,古涼州舞珠歌。
不為妳唱武功曲,漢水日夜流東南。
“關瓦宮”是吳王夫差為時所建。“香道”:香道,相傳是吳王種花的地方,今名箭道,位於蘇州象山。“_ Gallery”,即_ Gallery,是壹款中空的木底鞋。環_廊,梓板鋪地,石_走在上面,步步有聲。詩人覺得,吳王夫差所鐘愛的石的壹切豪華設施,都被人遺忘了。不用說,是針對吳三桂為了美色。顯然,這不僅僅是壹個起伏跌宕的壹般嘆息。吳王夫差被殺,暗示著吳三桂將不得好死。由此可見詩人有多討厭吳三桂。將《官瓦宮》、《采香徑》、《聲廊》與《金牛騎》、《斜谷畫樓》、《配藥化妝鏡》等作比較,可見詩人對吳的驕奢淫逸是真心批判的。
第四段和第五段的意圖超出了這首詩。“換羽移宮愁萬裏”和“換羽移宮”都是變調的意思,而“萬裏愁”又很難和變調聯系起來,所以這句話應該另有寄托。改朝換代被影射為“換羽移宮”。於是天下哀怨,賣身投靠的吳三桂受益匪淺,官大奢樂。“古良州”指陜西漢中。吳三桂於順治五年從錦州遷至漢中,順治八年起壹直駐紮於此。詩人對吳三桂說:“不要為妳自己而唱《武宮之歌》,我怕妳聽膩了那些諸葛翠舞。我給妳唱首新歌《袁媛曲》。“漢水朝東南日夜流”,李白《江上歌》:“名利若長,漢水也該向西北流。”在這裏,東南流用其意而非其言,更肯定地斷言妳的名利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