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部分(95分)
文佳:白居易的粉絲(9分)
中國文學歷來分大眾化和小眾化。唐代白居易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學大眾化的典型詩人。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唐代宗大理七年),終於在公元846年(唐武宗會昌六年)活了74年。經歷了六朝的順宗、憲宗、穆宗、景宗、文宗、武宗。無論當時,無論後世,談論這位詩人都離不開以下三點:壹是他在詩壇的領袖地位和推波助瀾的作用;二是他在朝野引起的轟動,以及他的成名程度;第三,作為壹個詩人,他在當時中國大多數人心目中無與倫比的尊敬和非同壹般的聲望,他的粉絲可以說是遍布全國,無處不在,南北無處不在,這可能是中國文學中最值得壹書的“白居易現象”。
他的朋友元稹在他的詩集《白氏長慶集》的序中寫道:“二十年來,禁省、禁寺、禁郵、禁墻無書,王公嬪妃、禁馬皆言。還有人寫寫造型,拿到市場上賣,或者拿著當酒當茶。”
阿明胡所著的《唐銀貴錢》壹書,引用了壹個好年景的記載:“當它成功時,價格極低。村道賣魚者,俗人買半尺胡坤,文人買樂府詩。”白居易的壹首詩,可以換來壹條胖乎乎的魚和五花肉。我估計當代詩人的作品恐怕很難賣這麽高的價錢。所以我壹直認為白居易的文學追求大眾化和白居易詩歌大眾化現象才是應該特別研究的對象。由於文學比較小眾,文人小圈子化、貴族化、雅皮士化、士紳化,使得文學脫離實際,與生活隔絕,與人民生疏,與人民冷漠。這樣下去,不僅僅是魚,還有肉,被唾棄,被視為失傳之物,也就不遠了。
為什麽要研究它?因為在唐代,中國文人作品的傳播範圍、速度、方法和手段都極其有限。而白居易卻能在這有限的空間裏創造出無限的情境。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是千百年來少有的被同時代人所追捧,被廣大民眾所認可的成功之作。
“從長安到江西三四千裏,鄉校、佛寺、旅遊、劃船常有詩人;學者,僧侶,寡婦和處女經常有唱詩的仆人。"
“日本人也聽親戚朋友說,禮官部門對候選人的選拔是基於對仆役和私人的審判和判斷。其余詩常在人口中。仆人慚愧,不信。再次來到長安,聽說有軍隊要讓高霞留下來,就想請個藝妓。妓女誇口說:“我已經背誦了白雪石的《長恨歌》,為什麽不和他壹起做妓女呢?”因此,提高了價格。書上說‘通州日,將官亭柱間見詩者何人?’?昨晚,我慶祝了漢南日,我遇到了我的主人來收集所有的音樂和招待他的客人。妓女們看見仆人們來了,就指著彼此說:‘這是秦中吟的主耳和長恨歌。”(《元稹白常青集序》)
我很疑惑。唐朝沒有作協,沒有詩歌雜誌,沒有朗誦會和音樂會,沒有立體化、扁平化的媒體倡導,沒有什麽好人烏合之眾,炒作什麽排行榜、名家排行榜、成就排行榜、暢銷排行榜,叫囂著要苗子,賠錢掙錢。而白居易的詩,卻讓即使是深陷政治的王公貴族和嬪妃也愛上了他的詩。我們不能不看到,沒有現代傳播手段的唐代詩歌,因為傳播速度快、影響廣、群眾反響廣、輿論熱情高而成為壹個謎。
因為直到北宋時期(1041-1048),在白居易死後大約200年,壹個叫畢升的機械師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在此之前,雕版印刷的書籍數量有限。然而,盡管如此,白居易還是成為了中國最受歡迎、讀者最廣、影響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詩人。當時的文人,如果手裏沒有兩卷白居易的書,嘴裏念不出白居易的詩,就缺乏風格,趕不上時代的落伍者。
據宋《唐詩年譜》已出版兩年:
“唐玄宗李道龍聞白居易易死,以詩悼之:‘作玉連珠六十年,誰稱明路為詩人?浮名不易住,自然無字樂。壹個男生會唱恨長歌,胡二會彈琵琶。文章滿耳都是人,我也壹度想妳。”“壹個詩人,能得到從皇帝到李玟的支持,從上到下都有這樣熱情的支持,從各方面都有這樣強烈的反響。在中國文學史上,唐代詩人白居易可能是唯壹的壹個。
據唐代段《酉陽雜》記載,白居易竟有如此愛其詩的追星族,簡直令人驚嘆。“周靜介子葛青,勇武不屈,自頸以下,刺白居易舍人詩滿地,與荊嘗之誌。弄得不言自明,就能背下來。手指轉到它去的地方,直到‘不是這花偏愛菊花’,然後菊花叢旁有壹個人拿著杯子。寒林有葉,意為樹,其上有纈草,纈草之鎖極細。哪裏有30多幅版畫,陳至稱之為‘白舍人的詩’。”說實話,中國的詩人比千千多壹億多,但從來沒有壹個詩人的粉絲如此受追捧。
翻開整個中國文學史,真的很少能找到壹個與大眾、與生活、與興趣如此契合,與聲音、與精神如此有交集的學者。所以,對於已經進入21世紀的中國文壇來說,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多,讀小說的人比寫小說的人少。相比之下,他們不禁感到相當的挫敗、沮喪和壓抑!
1,請解釋壹下什麽是“白居易現象”。
2.“文章滿行人耳,我曾錯過妳。“句子中的‘冠詞’是什麽意思?
3.陳至呼籲“白蛇人的詩”的依據是什麽?
4.作者寫道,“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真的很難找到壹個和大眾聯系得如此緊密,氣息、趣味、聲氣、心靈都如此相通的學者。”筆者似乎另有感受。作者有什麽感受?
b:四年前遇見奧巴馬(11)
165438+10月5日中午,當我看到奧巴馬贏得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當選為美國200多年歷史上第壹位黑人總統時,不禁回想起四年前我和他在美國的相遇。
2004年,我在美國做新民晚報的記者。7月底,我去了被稱為民主黨搖籃的波士頓,采訪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應該會正式確認民主黨參加總統選舉的候選人,造勢。那壹年,民主黨推出了兩個約翰的組合,分別是同為參議員的克裏和愛德華茲,以及與* * *和黨作對的布什和切尼。
在波士頓市中心的大籃球場——艦隊中心,我親眼目睹了壹場文體表演。四天的會議,原本以為很無聊,其實正好相反。幕間休息時的歌舞表演和宣傳視頻非常精彩。在重量級出現之前,極其精心制作,發言極具煽動性。在這次會議上,我第壹次見到了奧巴馬的名字,壹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年輕黑人參議員。自然,他也走上講臺發表了支持克裏和民主黨的演講。壹些美國媒體稱他為“冉冉民主黨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甚至稱他有望在4年後競選美國總統。然而,當時他的風頭明顯不如前總統克林頓,甚至不如今天的對手麥凱恩。當時黨內重量級人物麥凱恩堅決反對小布什的政策,被民主黨拉入陣營,與奧巴馬壹起發表演講支持克裏。
會後,我乘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從波士頓飛回洛杉磯,中途在芝加哥停留。在波士頓洛根機場的候機室,我見到了乘坐同壹航班的奧巴馬。只有壹個人,穿著休閑西裝,提著公文包,和其他乘客壹起靜靜等待。幾乎沒有乘客認出他。出於職業習慣,我上前自我介紹。他笑了笑,握了握我的手,和我聊了起來。得知我是上海的記者,他高興地說,他幾年前去過上海,對上海印象很好,因為上海的發展速度驚人。他此次上海之行的壹個目的就是拜訪東航,因為東航曾經開通了從奧巴馬居住的芝加哥到上海的客運航班。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停飛了。他希望說服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恢復這壹航班,因為這有利於中美之間的交流,也有利於家鄉芝加哥的發展。
轉眼間,就到了登機時間。他和我握手道別,分別上了飛機。當我走到我的座位時,我發現他坐在前面不遠處的經濟艙座位上。
當年6月365438+10月365438+10月,當時美國第二大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開通了上海直飛芝加哥的航線。
當年10月,11,奧巴馬在國會選舉中當選聯邦參議員。
2006年4月,美國當時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開通了上海直飛芝加哥的航線。美國航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比在開幕式上感慨地說,這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開通了通往世界上人口最多、最重要的發展中國家的空中橋梁。很多人認為這早就應該發生了,但他更願意用“值得等待”來形容這條新航線的開通。
近年來,東航雖然沒有恢復上海-芝加哥客運航線,但開通了上海至紐約的直飛航線,國航、達美航空、大陸航空也開通了中美之間的客運航線。算上美國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旅遊目的地,毫無疑問,正如奧巴馬所料,近年來中美之間的交流不斷得到促進。
1.請具體說明文章中的“如奧巴馬所料”是什麽意思。
2.以下是奧巴馬當選總統後的講話。請解釋“我”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安·尼克松·庫珀在下文中的作用。
這次選舉有很多故事,無數個第壹,會代代相傳。但是今晚壹直浮現在我腦海的是亞特蘭大的壹位女性選民。像成千上萬的其他選民壹樣,她排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唯壹不同的是,安·尼克松·庫珀是106歲。
她出生在奴隸制剛剛被廢除之後;那時沒有汽車和飛機;像她這樣的人在當時沒有投票權,因為她是女性,也因為她的膚色。
但今晚,我在想她經歷過的百年美國——心痛和希望;奮鬥與進步;我們被告知我們不能做什麽,而美國人的信條是:是的,我們能!
在那個女性發不出聲音的時代,在那個女性希望被剝奪的時代,她看著她們站起來,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投下自己的壹票。是的,我們可以!
當絕望和大蕭條來襲時,她看到壹個國家通過新政、新工作和新的團結意識戰勝了恐懼。是的,我們可以!
當炸彈在珍珠港爆炸,暴政威脅世界的時候,她見證了壹代人的力量和對民主的捍衛。是的,我們可以!
她見證了蒙哥馬利的汽車騷亂,見證了塞爾瑪大橋事件,遇見了來自亞特蘭大的牧師,他告訴人們“我們終將戰勝壹切。”是的,我們可以!
人類登上了月球,柏林墻倒了,世界被我們自己的科學和想象連接起來。這壹年,這壹次選舉,她的手指碰到了屏幕,她投出了自己的壹票,因為她經歷了美國106的變化,經歷了最好的和最壞的時代,她明白了美國是如何變化的。是的,我們可以!
美國,我們已經走了這麽遠,看了這麽多,但是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所以今晚,讓我們捫心自問——如果我們的孩子看到下個世紀;如果我的女兒們像安·尼克松·庫珀壹樣幸運活到106,她們會看到什麽變化?我們會取得什麽樣的進步?
c:歷史與記憶(13)
城市記憶現在已經成為壹個時髦的名詞,它被稱為“項目”,在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壹些學者或團體將城市記憶列為研發重點。筆者問了很多專家什麽是城市記憶,包括名人,事件和事物,名校,名企,名樓,綜合。內涵豐富,外延無窮,但總的來說就是關註城市的歷史。從這個角度來說,重視城市記憶真的是壹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有壹次去澳門參加壹個學術研討會,主題是“歷史與記憶”。歷史學家應該在這樣的會議中發揮主導作用,但這個會議的參與者來自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如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哲學家、地理學家、博物館科學家、檔案學家,甚至IT專家,他們中的壹些人是跨學科的研究者。與歷史學家專門參加的會議相比,這次會議更具學術性和啟發性。
這個會議有點類似於我們所說的城市記憶和主題,所以我特別關註,導致我在會議期間整天思考這些問題:歷史是什麽?歷史的職責是什麽?記憶和歷史有什麽關系?記憶能否抹去歷史的塵埃,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我知道這些問題肯定是與會者感興趣的,因為會上的論文基本都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但感興趣是壹回事,發現又是另壹回事。如果真的搞清楚了,還要那麽多學者幹嘛?我還在想,如果記憶會是歷史的延續,那麽記憶是否準確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記憶不壹定準確。如果記憶出現集體失誤,會不會給社會進步帶來更可怕的後果?
在會議的最後壹天,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的壹名婦女介紹了他們收藏的展品和展覽內容。猶太人對歷史的記憶大概已經到了極致,世界各地隨處可見各種大屠殺紀念館。這位名叫哈維瓦的女子說,為了壹件大屠殺幸存者的遺物,比如壹副破眼鏡、壹雙鞋和壹個在集中營陪伴孩子們的洋娃娃,他們可以跋涉千裏,等待數年,然後收藏進博物館。當然,更多的幸存者上門捐款。壹位母親在她的孩子只有兩歲時被納粹俘虜。在去集中營的火車上,她設法分發了壹張令人擔憂的明信片。她說她不知道她的孩子在哭,在挨餓?他會死嗎?她希望有人來照顧她的孩子!這張明信片現在在博物館展出。
在她的演講中,她展示了壹些圖像,包括眼鏡、玩偶、明信片和她提到的其他物品。當小熊玩偶最後被收藏進博物館,準備從外地郵寄回來的時候,運輸公司的人問,需要保險嗎?保額是多少?她說這真的是壹個無法回答的問題。物件本身價值不高,但如果是大屠殺幸存者的遺物,尤其是對於幸存者來說,是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計算?
這位女士講述了壹些展品背後的故事,與喜歡“宏大敘事”的學者不同,但以小見大,令人印象深刻。這就是她對歷史和記憶的解讀?我不知道歷史需要的是寬容還是堅持。也許我們兩者都需要。我們從來不缺記憶,但記憶似乎不僅僅是記憶的問題。
1,在文章《記憶能否抹去歷史的汙垢,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很明顯,有兩個答案:是或不是。請選擇壹個並舉例說明。
2.“在去集中營的火車上,她設法遞出了壹張令人擔憂的明信片。她說她不知道她的孩子在哭,在挨餓?他會死嗎?她希望有人來照顧她的孩子!這張明信片現在在博物館展出。”作者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什麽?
3.如果《中國發展年鑒》要增加壹個條目“城市記憶”,請給出說明。(30字以內)
文鼎:傳統油畫過時了嗎?(12分)
我不否認我喜歡傳統的油畫,這些油畫是“可以理解的”,或者是“有詩意的”,經常被年輕人嘲諷為“老派”、“過時”。雖然壹個多世紀前就有人預言這種寫實油畫會因為攝影術的發明而衰落甚至消亡,但在今天看來,架上(具象)油畫仍然是繪畫藝術中具有魅力的主流風格,藝術史學家對此可以給出各種解釋,但在我看來,還有其他原因。
自工業革命以來,雖然科技發明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改變是“旅行”,實現了從馬車到飛機的飛躍),但人們居住的基本格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無論是獨棟住宅還是樓房公寓。仍然有成套的模仿維多利亞風格的古典家具出售——既復古又時尚。放在歐式別墅裏,配上古典油畫,可以相得益彰。至於鄉村風格的實木家具,其溫潤簡約的氣質似乎更能包容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油畫;當然,只有風格酷炫的現代家具,才能與“獰美”的現代主義油畫相協調。
基於此,我們可以得出壹個總的結論:房屋和家具風格的連續性造就了繪畫的風格(主要是油畫,但也有水彩、素描、版畫等。)那種必須與之相協調的延續,人們的審美習慣也因此難以被徹底顛覆。但名畫大多鎖在豪門深院,畫作大多放在中產階級的客廳,而知名的構築物可能掛在窮人的閣樓上。
傳統油畫和傳統油畫的區別在於,兩者都是“海歸”,但帶回中國的東西卻大不相同——美國的美術教育根本不教素描、速寫和人體結構,只鼓勵學生隨意塗鴉;俄羅斯美術學院至今保留了完整嚴謹的俄羅斯畫派寫實基礎訓練課程。壹些被文藝復興藝術家完全修復的歐洲藝術工作室的名聲越來越大。在中國,既有陳逸飛、靳尚誼等人寫實油畫的拍賣紀錄,也有大芬村創下全球繪畫市場60%份額的商業奇跡。
在我看來,傳統繪畫方法的繼承者往往不像那些野心勃勃的叛逆者那樣追求嘩眾取寵的效果,繪畫的動力大多來自於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他們仰慕大師,不抱超越之心,而求達到境界。由於心態的淡然,有很多人是自覺的,是創新的。
附油畫作者徐君與陳逸飛、陳丹青、夏寶元同為80年代赴美的上海畫家。他在紐約這樣的現代大都市生活了20多年,但從未停止過寫生。
圖中的秋景攝於紐約中央公園(見圖)。從左側伸出的藍灰色樹幹與背景中樹木的黃綠色形成鮮明對比。色塊和線條明顯被畫家簡化,可見他學習俄羅斯風景畫家列維坦的經歷。構圖大膽采用了山水畫中少見的方形,沈穩大氣,也算是畫家對印象派大師塞尚的致敬。然而,晨光穿過薄霧彌漫的邱琳,整個畫面在寂靜中給人壹種生機勃勃的感覺,但這種淡淡的詩意無疑是東方的。
1.最後,這種詩是“東方的”。怎麽理解呢?
2.衰落這個詞從何而來?這是什麽意思?
3.還有哪些詞和架子上的油畫意思壹樣?(請寫兩個)
4.傳統油畫仍然是繪畫藝術中具有魅力的主流風格..在作者看來,這是什麽原因?
文鼎:作曲
1.以下文字均與原文相關。選擇其中的五個,簡單說明壹下。(5分)
IT粉絲不流行,塗鴉小。
2.以上四篇文章選自某報某版。請為本頁擬壹個標題,並說明妳的想法(約800字)(45分)。
2.英語部分(80分)
1、10詞匯題,給出壹個句子,在其中壹個單詞下面劃線,從A、B、C、d中選擇意思相近的單詞。(10分)
2、10單項選擇,高中大綱難度。(10分)
3.完形填空閱讀。(20分)大意是第三世界的孩子和西方世界的孩子的生活比較。
4.閱讀。數量很大,7篇。***20道小題,每題兩分。(40分)
3.英語和漢語綜合(25分)
請將以下古代漢語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再翻譯成英語,並做評論(20分)。
小說家流,因官方,街談巷議,道聽途說也。子曰:“雖有小徑,必有可觀之人;致遠怕泥,也是君子。”然而也是毀,也是壹知半解,才不至於被遺忘。如果壹句話可以接受,這也是壹個瘋子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