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抓住詩歌中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關鍵詞(句)。比如蘇軾的《鼎豐伯?不聽林中打葉聲:“不聽林中打葉聲,何不唱且走慢,竹簽鞋比馬輕,誰怕?“壹件雨衣的蓑衣,任憑風吹雨打,依然過著我的生活。春風的涼爽,將我的酒喚醒,寒冷開始寒冷,太陽的山峰的太陽,但在時間滿足。回望蕭瑟之地,風雨無阻。”這首詩寫於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重在展望,寓事於心,從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詩中的兩句“風雨無阻終壹生”和“風雨無阻”,顯然是作者淡然心境的真實反映。
第三,註意作者的身世和朝代。要真正理解壹首詩,就要認識人,討論世界。同樣的風景,因為詩人不同的經歷和心境,會包含完全不同的情感。霜葉紅,有人贊美“二月花裏紅”,也有人痛心疾首地覺得“它總會留下人的眼淚”因此,在讀詩時,壹定要關註詩人的經歷和處境,關註詩人所處朝代的國情和政事。只有聯系這些背景,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有些詩歌會提供相關的註釋,有些則沒有註釋,需要從積累的知識中進行回憶和提煉。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壹角幾梅,韓玲獨開。我遠遠的就知道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香味。”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在擔任首相期間,他主張改革,但最終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失敗。王安石堅持自己的改革主張,不向保守派屈服。知道了這個背景,就可以知道王安石是用梅花比喻來表明他對變法的態度。無論什麽情況,寒冷無花,梅花依然會在人間綻放芬芳。
第四,註意詩歌的語言特點。詩歌的語言不同於散文的語言。詩歌的語言是最簡潔的,同樣的東西用散文的語言寫出來會是壹個長句或者幾個字,而詩歌只用幾個字。比如妳寫壹篇散文,妳會先說明妳在某年某月某日登上了某處什麽樣的高樓,然後寫壹個遙遠的場景,而詩只有五個字。詩歌語言也充滿了跳躍性,句子之間留下了大量的空隙,需要讀者通過想象來補充和還原詩歌的場景。賈島《不見客》:“我在壹棵松樹下問妳的學生,”他回答說,“我的老師去采藥了”。但是,穿過這些雲,我怎麽能知道是朝著山的哪個角落呢?. "探索者與男孩之間的三問三答,至少要用六句話來寫,詩人卻用答問的方式,把它們縮減為四句二十字。這就在句與句之間留下了空隙,需要我們讀者去想象和補充。
第五,註意詩中的意象。意象是詩中描繪的藝術形象。詩歌用意象來表達它的意義。作為壹個詩人,“爬山充滿了感情,而看海充滿了感情”,我們在解讀詩歌的時候要用心去把握“山”和“水”所蘊含的情意。在古典詩歌中,有些意象在不同時代不同詩人的作品中反復出現,其含義也是穩定的。這些常見的意象應該作為閱讀詩歌的常識來把握。常見的圖像壹般都有約定俗成的含義。然而,這些常見的意象在詩人的作品中有時具有非常規的含義。同時,詩歌更多的是詩人即興創作的意象,意義並不常規,需要從具體的作品中去把握。
註意這首詩的最後兩句。這是壹種常見的寫詩和散文的方式。古詩詞往往在兩段的結尾標明主題,閱讀時要註意。杜甫有絕句:“江藍鳥過白,山青花焚。今春又見,何時是還鄉之年?”看前兩句,只是用鮮艷的色彩寫出了美麗的景色,感覺如何還很難確定。最後兩句話點出了詩人的鄉愁。詩人過著流亡的生活,年復壹年,思鄉心切,不知何時歸來,心中多麽痛苦。從這最後兩句可以看出,這首詩用的是喜景寫愁的手法。
7.詩歌中常用的隱喻,尤其是比喻和轉喻,用起來不露痕跡。要註意認識到隱喻不同於明喻,其表現形式是兩者之間沒有比喻性的詞語,而是用“是”、“為”、“當”、“化”等詞語來連接。比如《孔雀東南飛》中“君為磐石,妾為蘆葦。蒲葦線如絲,巖不移。用“搖滾”和“蒲葦”來比喻表達對愛情堅定的心,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轉喻,完全沒有揭示隱喻的痕跡,直接用隱喻代替本體,既沒有本體,也沒有比喻性的詞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