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裏的每壹條路、每壹棟樓都有名字,比如織裏路、首信路、明恩路等。,宿舍樓叫朱元、梅園、聚園,飯堂叫賓農堂、江語堂。辦公樓和教學樓的名字分別是“縣中樓”、“邊山樓”、“正義樓”、“旭日樓”。
每個標題上都有註釋。如《直隸路》註選《禮記》名句“君子不失足,不失譽,不失口”,《竹園》註選宋代詩人鄭思肖《畫菊》詩“花雖不盈花,獨籬之趣不窮。還不如抱著香在枝頭等死,千萬別吹到北風裏去!”;“縣樓”和“正義樓”都是用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來註解的。
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各種學生活動,如壹年壹度的校運動會、藝術節、現代詩歌朗誦比賽、古詩詞朗誦比賽、英語角、“校園十佳歌手”評選、“學校形象大使”評選、“經典閱讀與時尚閱讀師生對話”、英語課群國際部組織的國際夏令營等。
學校設有李獎學金、香港旭日集團優秀品行獎學金、大洋集團支教獎學金、陳正毅扶貧獎學金四項獎學金基金,用於獎勵善於教學、勤奮好學的師生,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圖集《教師與學生》參考:
)進步,保佑世界。
從榕樹文化發展而來。因為學校南湖校區有壹棵近500年的古榕樹,見證了學校的發展;榕樹是嶺南特有的樹種,具有獨特的氣根、高大的樹形、寬闊的樹蔭和頑強的生命力。榕樹在廣東習俗中仍是吉祥樹。學校將榕樹文化與學校歷史相結合,將榕樹精神確定為校風,以此激發師生對人生的追求和福佑天下的宏願。惠陽縣第壹中學首任校長葉士存為《惠陽縣第壹中學校歌》作詞,孫珅作曲。
2012惠州壹中校歌《理想從這裏起飛》,李冠禮、邱金貝作詞,畢建新、黃澤順作曲。惠州壹中的新校歌《理想從這裏起飛》第壹、第二部分在東江湧動,在我心中流淌。
清澈的南湖,蕩漾在我的夢裏。在大榕樹下,我可愛的校園裏,新的幼苗又壯又香。尊師、愛生、團結、進取、優秀的校風,代代相傳。惠州壹中和惠州壹中肩負著時代的希望。今天為理想奮鬥,明天為祖國增光。洶湧澎湃的東江水在我心中流淌。清澈的南湖,蕩漾在我的夢裏。大榕樹下,我成長的搖籃。春風融化雨水,鮮花盛開。勤奮、博學、嚴謹、靈活的優良學風,處處發揚光大。惠州壹中和惠州壹中肩負著時代的希望。今天為理想奮鬥,明天為祖國增光。(表格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