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逗螞蟻》講稿

《逗螞蟻》講稿

作為壹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經常需要準備講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麽寫講稿?以下是我收集的《逗螞蟻》的講稿,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逗螞蟻》講座稿1壹、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表達的天真童趣。

2.充分表達兒歌中有趣有節奏感的對話,並能換詞模仿。

3.(運用聽說遊戲的方法,通過動作的提示來理解和感知兒歌的內容。)

二、活動準備:

螞蟻媽媽和小螞蟻筷子娃娃

三、活動過程:

先設置場景,引入話題,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老師:“小朋友,妳見過小螞蟻嗎?”

老師:“母螞蟻有很多可愛的小螞蟻。不過其中壹只螞蟻寶寶特別貪玩,吃東西的時候到處跑。”

老師:“哎呀!不吃是不行的。母螞蟻得趕緊把他叫回來。”

老師講故事,引出兒歌情節。)

老師:“小螞蟻快來!小螞蟻聽到媽媽的叫聲,跑過去問:“怎麽了?”來吃晚飯。小螞蟻問:“什麽米?”“白米飯”“什麽菜?”“炒青菜”小螞蟻高興地說,“我喜歡這些飯菜。他大口大口地吃著美味的食物。"

二、學習兒歌進壹步了解體驗作品。

老師:“剛才故事裏是誰?怎麽回事?”

老師:“小螞蟻吃了什麽?什麽飯?”

老師:“可是小螞蟻還沒下來。我們壹起去問問她,好嗎?”“讓我們和螞蟻媽媽、小螞蟻壹起討論吧。”

(孩子們重復童謠)

老師:“這些小螞蟻真好吃。現在請小朋友做螞蟻,老師叫妳,好嗎?”

把孩子們分成兩組,表演兒歌。然後老師和孩子互換角色鞏固兒歌。

第三,結尾部分。

老師:“小朋友,妳吃了這麽多好吃的。妳覺得飽嗎?”?但是後面的老師還沒吃飯。讓我們把老師們叫來吃飯吧!我們得先問問老師們想吃什麽?"

“老師快來。”與觀眾中的老師互動。“小螞蟻吃飽了,老師也吃飽了。我們壹起出去活動吧!”

(孩子跟著老師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逗螞蟻”講稿2的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內容,學會有節奏的背誦。

2.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創作兒歌的中間部分。

3.感受兒歌中愉快的遊戲場景,產生閱讀活動的興趣。

要準備的活動

1,ppt課件:兒歌《逗螞蟻》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壹、課件演示,欣賞兒歌。

1.老師指導孩子看圖。圖片上有什麽?

2.老師完整的背誦兒歌,註意兒歌的節奏和問答的差異。

第二,學兒歌。

1,回憶兒歌內容

螞蟻吃了什麽?什麽菜?妳用什麽筷子?什麽碗?

小螞蟻吃不完怎麽辦?

2.老師和學生扮演角色背誦兒歌。

(1)老師:現在,我要做壹只螞蟻。妳打電話給我,我會讓妳回答。

老師扮演螞蟻,背誦兒歌。

(2)兒歌問答,然後互換角色背誦兒歌。

第三,創作兒歌的中間部分。

1,觀察課件,不同材質的碗筷,豐富孩子對碗筷種類的認識。

2.老師根據孩子的生活經驗啟發他們拓展想象力。

(1)妳還知道哪些美食?

妳想請螞蟻吃什麽飯?什麽菜?

(2)鼓勵孩子根據已有的經驗大膽說出各種主食和菜肴的名稱。

3.用問答的方式背誦新的兒歌。

第四,老師通過背誦兒歌引導孩子與螞蟻對話。

兒歌:逗螞蟻

螞蟻來了,來了,快來吃。

什麽飯?白米飯。

什麽菜?炒蔬菜

什麽碗?泥碗。

什麽筷子?竹筷。

吃不下,搬回來。

喲喲喲。幹得好。

“逗螞蟻”講稿3的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有節奏地背誦,理解兒歌內容。

2.以問答的形式指導幼兒練習作品的中間部分,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模仿兒歌的中間部分。

3.激發孩子參與情境表演的興趣。

4.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5.引導孩子從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要準備的活動

1.根據詩的內容安排壹個情景表演。

2.表演道具:

(1)若幹畫有螞蟻的小圖,用繩子系住。

(2)黃縐紙切塊做黃米,綠縐紙切條做菜。

(3)壹雙筷子和壹個汙泥做的碗。

3、兒童操作資料《逗螞蟻》。

活動過程

1,在幼兒操作材料的幫助下,讓幼兒先猜壹猜“老師準備請誰來班裏做客”。然後讓三四個小朋友裝成小螞蟻,老師就是打招呼的人。

2.要求幼兒根據兒歌內容表演。

3.讓孩子們說出他們看到了什麽。

(1)老師:妳看到誰來了?我該如何問候他們?

(2)小螞蟻來的時候對我說了什麽?

我為他們準備了太多的食物。小螞蟻吃不完怎麽辦?

4、讓孩子再看壹遍情景表演,然後學習對話部分。

5.引導孩子拓展想象力,抄寫對話內容。

(1)老師:如果妳請螞蟻吃飯,妳會請它吃什麽食物?

(2)什麽菜?

(3)應該用什麽筷子?

(4)應該用什麽碗?

6.讓每個孩子從椅子下面拿出壹張事先放好的螞蟻圖片,戴在脖子上,表演童謠。最後兩句念的時候,“我吃不下了,往後挪,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最後用壹句“我們把吃的都帶回家吧!”結束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