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時代,詩歌的作用是很大的。“詩可以繁盛,觀、群、怨。妳的父親是事物,妳的父親是遙遠的事物。多了解鳥類、動物和植物的名稱。”(《論語·陽貨》)“不學詩,無話可說。”(《論語·季氏》)它不僅起著審美的作用,還具有很強的傳授知識和政治教育的功能。這是壹本學習自然歷史和外交辭令的參考書。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緊密分割,詩歌的作用遠沒有那麽廣泛。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學習詩歌的首要目的是欣賞。馬克思認為,產品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最終實現,欣賞是文藝作品包括詩歌不可或缺的環節。升值的作用,對於其跌宕起伏,有三。
第壹,美育的功能包括培養審美情趣和提高審美能力兩個方面。
美好情操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擺脫短期實用功利的糾纏。欣賞文藝作品在這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壹個“抗塵去俗”,連最起碼意義上的文藝作品欣賞都不會的人,能達到美好的心境,是不可想象的。黃庭堅有壹句名言,三日不讀書的讀書人“對著鏡子覺得惡心,對著人覺得無味。”(《董璇實錄》)這就是原因。詩歌這種純凈含蓄的文學,對陶冶性情,促進美育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壹個人不喜歡詩歌,為什麽文學興趣低?因為壹切純文學都應該具有詩的特征。壹部好的小說或者壹部好的戲劇,應該算是壹首詩。詩歌比其他種類的文學更謹慎、更純粹、更微妙。如果妳對詩歌不感興趣,妳最終會對小說、戲劇、散文等等的美產生壹些差距。大多數不喜歡詩歌而喜歡小說和戲劇的人,只能看到小說和戲劇中最淺薄的部分,也就是故事。”“詩歌是培養興趣的最佳媒介。能欣賞詩歌的人,不僅能對其他種類的文學有真正的了解,而且絕不會覺得生活是壹件幹巴巴的事情。”(朱光潛《談讀詩與培養興趣》)
盧梅坡的詩《薛梅》中說:
有梅無雪無靈,有雪無詩。晚霞詩壹整天都是雪,和梅是十個春天。
這是詩歌快樂功能的最生動的寫照。
審美是現代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文學欣賞更需要這種欣賞。“知己其難哉!知聲難,知音難。”(文心雕龍尹稚)“對於非音樂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是沒有意義的。對它來說,音樂不是對象。”(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1848)但這種理解朋友的能力,也就是鑒賞能力,並不完全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的學習,而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審美鑒賞的練習。就像學遊泳不能只靠書本,提高鑒賞能力也不能只靠看壹些文學理論就有效果。具體的閱讀和欣賞是必經之路。因此,詩歌欣賞本身就創造了壹個具有詩歌美感感知和欣賞的主體。
二是可以為寫作技巧提供有益的參考。
從事文藝創作,生活基礎、思想修養、文字功底缺壹不可。而學習寫作技巧不能依賴任何寫作指導。有效的辦法還是向典型作品和經典作家學習。韓愈“沈浸?“作為壹篇文章”的前提是“沈郁的、充滿英語的”(金學傑)。論況周頤《匯豐花刺》中的詞雲:
學填詞,先學認字。凱登絲,明白了。時間久了,胸中充滿了熱情,自然就豐富和諧了。
讀詞的方法,取前人名句的優秀意境,在我欲中建構這種意境,然後考慮清楚,用我身在其中表達出來。我的本性和精神是和諧的,對我來說是真的,外來的東西是拿不走的。
宋人要多讀書多讀詞,專心體會。
作為壹種寫作學習方法,我這裏說的不僅限於填詞。《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木雅女吉雅Ku印石”)中,林黛玉教香菱學近體詩,說“因為妳不懂詩,看到這淺淺的就愛上了;壹旦進入這種模式,就再也學不會了。妳聽我說。如果妳真的想學,我這裏有《王沙門全集》。妳要仔細琢磨他的壹百個五言律,然後讀壹百個老杜的七言律令,接著讀壹兩百個李青蓮的七言絕句。妳肚子裏有了這三個人,妳就先打好了基礎,再看陶淵明、應、劉、謝、阮、郁、鮑等人。妳是這樣壹個極其聰明的人,妳不需要壹年的努力來擔心成為壹個詩人。”香菱照做了,不久她寫了壹首詩就上路了。魯迅也說過,大作家的作品都告訴我們怎麽寫。所以,讀唐詩三百首不會過時,不會背也會背。
第三,詩歌鑒賞是從事美學和文學研究的人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
如上所述,中國最發達、最輝煌的古典文學是表現性和抒情性的詩歌和散文。所以很多美學家認為,搞美學的人,首先要熟悉中國文學中的古典詩詞。
文學研究,尤其是文學批評,欣賞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環節。不過,這似乎也不是沒有疑問。20世紀30年代,鄭振鐸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方法》壹文中明確劃分了鑒賞與研究的界限。他對古代的鑒賞家、批評家和詩意作家作了調侃性的描述,並且斬釘截鐵地說:
原來欣賞和研究之間有很深的鴻溝。
欣賞者可以隨意說這首詩好,說小說差,這句話說得多麽動聽,那個詞用得多麽新穎恰當;也許第二個鑒定家會徹底反駁他。科研人員不能隨便亂說;他必須經過嚴格的調查研究,才能下結論,才有主見。比如有人說西遊記是丘處機做的,他就去考了。最後他發現丘處機的《西遊記》是長春真人的《西遊記》,而不是關於三藏取經和大聖西遊記的敘事。那麽這部《西遊記》是誰拍的呢?於是他更進壹步,在壹本書中找到了很多旁證,證明這《西遊記》是吳承恩所作,於是他更進壹步,研究了吳承恩的時代、生平及其思想和作品。於是有了下壹個結論:“這《西遊記》是某個時候壹個叫吳承恩的人寫的。”這個結論已經成為壹個確定的結論。這是研究!
其實西迪先生當時所謂的“考證”是很狹義的,即特指考證,不包括文學批評。作為文學研究,考證只是為了奠基,其目的是為進壹步研究提供準確可信的資料,如文學批評、文學史研究等。從考證到批評,鑒賞是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其間,並無“深溝”。為什麽會出現“感情已經凍結的思想家,也就是詩人經常有謬誤的判斷和調侃”(魯迅《詩的敵人》)?根本原因是他不會欣賞詩歌,卻用科學的方法對待詩歌,相當於“壹個植物學家”、“壹個地質學家”、“把文學當壹棵樹,把壹塊礦石當研究資料”(見鄭振鐸)。同時,鑒賞也是文學研究者的必備技能。沒有這個技能,甚至會招致“文盲”的嘲諷。“價值盲目的壹個象征是缺乏美感;我對文學藝術作品沒有鑒賞力。這種病,按照色盲的例子,可以稱之為文盲。”“訓詁音韻學是最有用、最有趣的學問,而學者們的頭腦恐怕還是清代樸學時期的遺物,以至於他們更沒什麽學問,或者認為對文學的研究只是文字或者其他考證。書生樸的霸淩太可怕了。聖裴頠在《新版月瑤論文》第六卷中說,學了語言,不能鑒賞文學,而專攻文字學就像是在向小姐求愛,只能找個姑娘代替。可惜,最討厭的還是那個女生。妳壹奉承她,她就想超過乖乖女。有多少女生不想學花襲人?”(錢鐘書對文盲的解讀)
那麽,鑒賞或鑒賞如何成為文學研究的中間環節呢?根本的壹點是,欣賞或欣賞雖然帶有強烈的情感因素,但在這方面接近創作;同時也不排除知行合壹的成分,接近於批判。那麽,考證、鑒賞、批評之間是什麽關系呢?為了節省文字,這裏引用壹位專家的話:
考證得到的是歷史知識。歷史知識有助於鑒賞,但無助於鑒賞本身。先理解再欣賞。理解是欣賞的準備,欣賞是理解的成熟。.....只是明白這些歷史知識很重要。例如,如果妳想了解曹子建的《洛神賦》,妳就不能不知道他與甄皇後的關系。要欣賞陶淵明的《飲酒》詩,就得考考原著裏是“悠然見南山”還是“悠然見南山”。
理解和欣賞是相輔相成的。不懂永遠不夠欣賞,所以考證是基本功夫。但只是知而不鑒,只是史學的努力,並沒有進入文藝領域。.....像壹個食品化學專家,在有條不紊地研究了壹道菜的來歷、配料、烹飪方法之後,卻袖手旁觀,不肯染指。.....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把食物放進嘴裏,咀嚼並享受它。(朱光潛《談美——致青春的第十三封信》)
我們不僅說“好”,還說什麽是好,不僅說“壞”,還說什麽是壞。這樣才稱得上文學鑒賞。(葉聖陶文學作品鑒賞)
在壹定程度上,欣賞是批評的第壹階段,在理解的過程中,批評的程度是比較淺的。當我們審視壹件藝術品時,我們必須善於通過欣賞來進行批評。.....壹個藝術愛好者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欣賞上,而應該進行進壹步的批評,因為只有通過批評才能認識藝術的真實面目,才能對藝術有壹個正確的評價..(批評和欣賞有什麽區別?)
綜上所述,考證是理解的基礎;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壹步品味作品,進入鑒賞;再進壹步就是判斷“好”和“壞”,探究為什麽那麽好那麽壞的原因,這就進入了批判。所以考證-鑒賞-批評其實是文藝研究的三個層次。欣賞是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
雖然欣賞和批評是兩回事,但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沒有批評的欣賞和沒有欣賞的批評壹樣不可思議。“欣賞”這個詞之所以被廣泛使用,是因為它是在這裏發明的。緣起就在陶淵明的詩裏。《徙》詩說:“賞析奇文,析疑。”關於說話,叫做“鑒奇解惑”和“鑒賞”。可見,“欣賞”和“分析”本來是兩件事,即欣賞就是欣賞,感性直觀就是審美,分析就是判斷,理性分析就是思辨,但又可以相互滲透、相互交融。與所謂的欣賞和鑒賞相比,“鑒賞”二字似乎更深刻地揭示了鑒賞與批評的關系,更能表現出鑒賞活動的這壹本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