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楸樹詩

楸樹詩

楸樹的詩:還好樹枝可以搭起來,但是羅曼做混合就麻煩了。別人不懂根,卻說新花比舊花好。

賞析:作者通過寫藤蔓纏繞高大的楸樹,表達了對反派攀附權力,篡奪主人角色的蔑視。

這首詩借物諷人。藤蔓纏繞在高高的楸樹上。人們只看到它開得燦爛,卻不知道它是和樹壹起出生的,所以說新花比舊花好看。詩人用楸樹象征達官貴人,用藤蔓象征小人,用藤蔓攀附楸樹和新生的花朵象征榮華富貴,小人攀附權位,以主人自居。在詩人看來,世人對小人得誌而不知其真面目的推崇,簡直是壹種謬誤。

紫萁科小楸樹,高8-12米。葉三角狀卵形或卵圓形,寬8厘米,頂端漸細,基部截平,寬楔形或心形,葉深綠色,背面無毛;葉柄長2-8厘米。

花冠略帶紅色,內部有2條黃色條紋和深紫色斑點。蒴果線形。種子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2厘米,兩端有毛。花期5-6月,結果期6-65438+10月。

作者介紹:

韓愈(768 ~ 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朝鮮吏部。

謚號“文”,又名韓文公。他和柳宗元都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把駢文打碎,拓展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宋代蘇軾稱他為“八代文學之衰”,明代他被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與柳宗元並稱“劉漢”,被譽為“文宗偉人”、“百代文宗”。他的作品全部收入《昌黎先生文集》。韓愈是中國“正統”觀念的創始人,是尊儒反佛的標誌性人物。

其代表作有《早春贈張水利部十八員》、《教師筆記》、《四馬雜記》、《左遷蘭冠示侄孫項》、《晚春二首》、《早春贈張水利部十八員二首》、《祭十二郎文》、《聽妙師彈琴》、《劉子厚墓誌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