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格律的“碰撞”、“擠壓”和“連接”

格律的“碰撞”、“擠壓”和“連接”

如何破譯詩歌中的“撞韻”、“擠韻”、“韻”

詩歌必須押韻(韻),即在詩歌中,要求某些句末的詞的元音相同或相近。由於自古以來漢字的聲韻系統就有壹些變化,所以出現了古今兩種聲韻系統,所以詩歌的聲韻壹般分為兩種情況。

壹種是按古音系押韻,壹種是按現代漢語的音系押韻。

在詩歌創作實踐中,運用古韻和新韻的詩人不在少數。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前者略多於後者。如果妳遵循古韻,妳可以打賭“平雲水”這首詩。如果寫古詩詞,也可以押鄰韻。詞壹般根據林茨鄭雲押韻。如果按照現代音系,所有詩歌都要按照《漢語新韻》押韻。不用區分現代韻、古韻、押韻,因為《漢語新韻》只有十四個韻,已經很寬泛了。再寬壹點,就無限寬了。押韻其實就是這麽簡單,但是還是有壹些細節需要註意的。今天我想就押韻碰撞、押韻擠壓、押韻連讀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談壹些個人看法。

在說韻碰撞、韻擠壓、韻連之前,我先簡單介紹壹下“韻八環”。古人所謂的“押韻八戒”是:壹戒絕韻,二戒絕韻,三戒絕韻,誘惑之下的倒韻,五戒絕韻,六戒絕韻,七戒絕韻,八戒絕韻。

落韻也叫韻腳。不允許與壹首詩中另壹韻部和原韻部的壹個字押韻。格律詩第壹句用的韻不算落韻,因為第壹句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允許從寬。這種情況叫做“孤雁出群”。也有人在韻的最後壹句用韻,叫做“孤雁入群”。個人認為“孤雁出群”是寬大處理,有壹定的合理性;“孤雁入群”的寬大是沒有依據的。當然,壹首詩的結論或聯系是最重要的,能否表達意境往往在最後。為了意境,為了不因為押韻而損意,偶爾來壹次“獨入群”也未嘗不可。但是最好不要濫用。畢竟和“孤雁出群”不壹樣。至於壹些中間句的押韻,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韻腳俗稱“吊韻腳”。只是為了押韻,我勉強在韻部選了壹個前後矛盾,不連貫,與整句意思不相幹的詞組成押韻。這不好。

再押韻是指把壹個單詞作為押韻重復,這也是不允許的。

倒韻就是押韻,把正常的字倒過來。比如“風雨、繼位、清新、慷慨、苦難、精致、參商、豎琴”等等,寫反了就很別扭。習慣什麽就用什麽,不能為了押韻故意顛倒習慣的詞序。

啞韻是與聲調和意義不明確的詞押韻。不是所有的平聲字都適合押韻。有些詞看起來不像,聲音也不大,所以不要勉強用,不然全詩都會覺得壓抑。“要想作壹首好詩,首先要選韻。那些又啞又懶的,便宜放棄。”這是袁枚老師教給我們的,供參考。

不尋常的押韻是指用生僻和不常見的詞押韻。例如,妳對夏萍·劉媽的“頑固”這個詞了解多少?另壹個例子是尚平壹動力中的“氣”字。很偏僻嗎?有些人喜歡找壹些生僻字來炫耀。其實他並不知道自己炫耀的是壹種詩病。老袁滿梅說:“各位杜麗人,不用押韻,壹定要用,但是妳們看不起。”。

擠韻又叫“犯韻”、“取韻”。這首詩中押韻的詞的使用使得這個句子很難讀。然而,與韻腳相關的重疊是壹種修辭手段,而不是擠壓韻。

復韻是壹種意義相同或相似的詞反復出現的詩歌。比如先放“憂”字,再放“憂”字;押“花”字,再押“元”字;押“項”字,再押“方”字。這種押韻要盡量避免。和押韻是壹樣的。

除了以上的“押韻八戒”,其實還有兩種押韻的情況也會對詩歌的韻律美造成壹些傷害。那就是“撞韻”和“韻”,其中“撞韻”危害最大。

壹、押韻、壓韻、押韻對節奏的影響。

①押韻。就連無韻句的最後壹個字(為了對應“韻腳”,我們稱之為“白腳”,如七絕第三句)也用了和韻腳同元音的字。壹般來說,如果有“韻撞”,全詩的句腳韻缺少變化,讀起來又粘又澀,不適合這種情況。如林中月痕動,雲卷風稀,竹影低。夢裏落淚,夜落樓西春聲。這首詩生動活潑,基本不錯。但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總會有壹些不舒服的感覺。這是因為這裏第三句末尾的“洗”字有“擊韻”的“硬傷”。“洗”字壹出,後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壓制了。我在那裏讀的時候,對讀不懂“西”字的節奏感到如釋重負。再比如最近壹位網友寫的壹首題為《三門峽水電站》的詩:孤獨蒼涼,眼含熱淚,幾度被人可憐。為什麽不炸,不燒香?治好我的黃河和萬裏蘭。在結構安排、遣詞造句方面還是很不錯的,立意也很高。而第壹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有嚴重的押韻現象,讀起來像順口溜,破壞了它的美感。

(2)擠韻:什麽是擠韻前面已經解釋過了,現在我舉個例子說明壹下。比如我們相遇的地方,草長鶯飛,峭壁堆積千峰。他的約會在哪裏?冰冷石頭上的壹棵松樹。這首詩的場景描寫很到位,意境不錯。但它是以上聲的第二冬韻為基礎的,“豐”“豐”兩個字也在第二冬韻裏,是“擠韻”。但要註意,“榮蓉”壹詞是疊字,不屬於“擠韻”。

(3)韻:即相鄰兩個押韻句的韻腳用同音字作為押韻字。李安運也被稱為“合唱團”。押韻對這首詩的節奏是有害的,尤其是在七節詩中。因此,詩人也更註重四大奇觀的創造。所以在古代絕句中很難找到“韻”的例子。相對來說,格律詩的押韻比較多。例如,唐果的背影變成了白草的陰影,河邊是熟悉的綠色郊區。栲樹林妨礙太陽唱風葉,籠竹煙滴。飛將軍暫且將孩子算在內,頻頻來談新窩。別人比別人錯的多,自己懶,無意開玩笑。——杜甫《唐成》,其中“巢”與“嘲”為韻。

我把《韻八環》中的撞韻、擠韻、聯韻與其他斷層結合起來,稱之為“韻十誡”。嚴格來說,“韻十誡”是對詩人的高層次要求,是壹種押韻技巧。《十誡》所指出的問題,並不違背詩歌用韻的壹般規律,也不是詩歌創作的硬性規定。但是,它們確實對詩歌優美和諧的節奏造成傷害,有時甚至造成嚴重的“硬傷”。所以,要想寫好詩歌,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要克服的。克服就是回避。

二、破解韻、韻、韻的方法。

古今中外,壹些對音韻學有深入研究的詩人、作詞家和批評家,都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遺憾的是,他們只提出了預防這些傷害的要求,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告訴我們這種傷害不能發生,而沒有進壹步總結壹旦出現如何“治療”,讓他們“受傷”而不“傷害”。因為詩歌創作中的情況很復雜,有時候“受傷”是避免不了的。如果硬要回避,可能會因為文和韻而傷了意思。因此,必須有壹種補救措施來盡可能消除它們的危害。這個問題很深刻,要解決它,需要作者有相當的文字駕馭能力。下面,根據我多年的創作經驗,結合古人在創作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1)應該避免的“硬傷”。我之前說過,《與八戒押韻》中的問題基本上是要避免的。具體來說,就是要克制落韻、合韻、疊韻、倒韻、啞韻、怪韻、復韻。因為這些問題壹般對詩歌的節奏美傷害很大,根本解決不了。因為它們的危害不僅僅是音韻,還有意境、語法、視覺美感。但相對於其他情況,“擠韻”和“聯韻”對節奏的傷害較小,對意境、語法、視覺美感都沒有傷害。“擊韻”雖然對節奏傷害很大,但對意境、語法、視覺美感並無傷害,就像“擠韻”、“聯韻”壹樣。更重要的是,有時這些問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當它變得不可避免時,我們該怎麽辦?有沒有辦法減少甚至消除它對詩歌節奏的傷害?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

(2)破解撞韻、擠韻、聯韻的方法。

我們來討論壹下,當詩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韻碰撞”、“韻擁擠”、“韻連”等現象時,如何消除對詩歌節奏的破壞。詩中的押韻句叫“押韻句”。對於韻句,如果全詩的讀句重點落在最後壹個字,即韻字上,這樣的韻就叫“死韻”。另壹方面,如果全詩的讀句重點落在韻前的其他詞上,這樣的韻就叫“活韻”。壹般來說,當韻腳為“死韻”時,打韻、擠韻、聯韻會傷害詩歌的節奏,形成“硬傷”;但當韻腳為“活韻”時,韻碰撞、擠韻、聯韻對詩歌的節奏不會有太大的傷害,甚至完全有害。比如上例,後三句的重點分別是“低”、“洗”、“西”,“洗”字的押韻碰撞必然會對全詩造成嚴重的傷害。相反,如果我們試圖把韻腳的韻腳做成“活韻”,那麽無論怎麽撞,怎麽擠,怎麽押韻,都不會對節奏造成太大的傷害,甚至根本不會。比如天空街的雨,清脆如酥,草色卻是遠遠近近。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於綠柳的晚春。——韓愈《四絕·早春春雨》這首詩中“楚”字碰撞了韻,但我們並沒有感覺到韻的危害,仍然覺得全詩通順朗朗上口。關鍵是第二句“近而無物”的重心落在第五個“近”字上,而最後壹句的重心落在“滿”字上,於是這兩首詩的韻就變成了“活韻”。全詩成功避免了押韻碰撞帶來的傷害。不難看出,詩韻好壞的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明白什麽是“活韻”,什麽是“死韻”。如果妳的作品中有更多的“活韻”句子,即使有壹些傷害,也可能是無傷大雅的,絕不會構成詩歌中的“硬傷”。但如果妳的作品充滿了“死韻”的句子,就會對詩歌造成“硬傷”,任何傷害都是有害的。

有哪些制作「活韻」的方法?

有兩種方法:

1,轉移讀句重心,讓整句的讀句重心落在押韻以外的其他詞上。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我已經說過了,就不再說了。

2.韻腳盡量用開韻,少用閉韻。比如“晚煙殘”這個詞,讀起來感覺很別扭。“煙”和“殘”這兩個詞雖然不屬於同韻,只是相鄰韻,但都類似於“擠韻”造成的傷害。不過《晚煙寒》的劫很清爽,“寒”和“殘”屬於同韻。為什麽同韻字有不同的音韻效果?這裏的重點是“殘”代表壹個過程,但也是壹個帶重音的詞,這樣在句子的意思在頭腦中完全發展出來之前,發音就結束了。這樣,“擠韻”對句子閱讀的危害就凸顯出來了。而“冷”只是壹種感覺,也是壹個開音詞。意和音在頭腦中是同步發展的,所以“擠韻”的危害是不存在的。所以重音詞作為韻腳容易變成“死韻”,而重音詞作為韻腳容易變成“活韻”,給全詩後續發展帶來完全不同的音韻變化。

例如,瓜州、京口和中山之間只有幾座山。江南岸春風綠,明月幾時照我?——王安石《四絕泛舟瓜州》先看“中山僅隔數山”二字。因為“山”字用在押韻之前,不屬於修辭重復,比用壹個押韻相同的字危害更大,所以比壹般的壓韻現象更嚴重,但因為看句末的“岸”字,這是壹個很嚴重的押韻,但我們並沒有感覺到押韻的危害,仍然覺得全詩通順朗朗上口。第壹,因為最後壹個“shore”是開音節。第二,詩人不僅把最後壹句中的韻“山”做成了活韻,而且在第四句中用了“還我壹樣還”,把讀句的重心從韻中的“還”字上轉移了,韻成了活韻。這樣,押韻的傷害就看不見了。前面說過,押韻對韻律的破壞特別突出,所以古人在創作絕句時特別註意,在古人的絕句中很難找到押韻的例子。

下面用壹句七律的韻腳來解釋解決方法:過年草遠未開,久客迷路。我不知道雨在哪裏,但春風只到達穆棱西部。孤城空,三戶無鳥鳴。妳記得妳是不是在江南,眼前有五柳幾枝。——劉長卿《七律送友安陸》前兩句中,同音字“齊”與“”成韻。但作者在第壹句中用了“遠”字,把“遠”變成了“活韻”。這樣就避免了押韻的危害。同樣,最後壹句中的“之”字和“低”字不是同韻,但屬於鄰韻,對音韻的影響類似於擠韻。而且越接近押韻,押韻被擠壓時損傷越明顯。在這裏,雖然“幾”字是這句話的重點,似乎把韻腳的“低”做成了生動的韻腳,但由於“幾”字也和“之”的元音相同,只是聲調不同,“之”和“低”屬於相鄰韻,讀結尾的“幾之低”還是覺得黏糊糊的,不清爽。

以上講的是破解韻、擠韻、押韻的壹般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需要指出的是,具體情況有時候很復雜,妳不可能被粘在柱子上不知道變通。比如擠韻,就是指在句子中使用與韻腳押韻的詞。如果用同壹個詞,是押韻嗎?當然可以。在我看來,如果這個詞沒有規律地反復使用,不能形成循環的音樂效果,那就是押韻,是押韻中最嚴重、最極端的情況之壹。另外,壹般來說,押韻字越接近押韻,破壞越大。但如果連在壹起,就不是押韻,而是修辭上的重疊。有時候它們看起來並沒有連在壹起,而是通過壹種特殊的手法連在壹起,比如“看壹看”。它是壹種特殊的構詞法,其實和“看壹看”壹樣,只是加了壹個無意義的詞來調整音節,可以看作是壹種重疊,而不是單純的擠韻現象。再者,我們說了,韻腳碰撞造成的傷害比較大,壹般應該避免。如果不可避免,韻腳上的韻字壹定要做得盡量生動。如果做不到活韻,能否采取類似的方式做活韻,用押韻轉移句子的讀句中心,用押韻沖淡單詞的音韻效果,聽起來不那麽刺耳?這是當然的,也可以說是沒有辦法。比如上面提到的“春風和綠江南岸”這個詞,非常醒目,非常可聽,在句子中分量很重。是讀句子的重點,也是最重要的。也有效的淡化了“岸”字的音韻效果,從而進壹步消除了押韻碰撞的危害。正因為如此,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壹首告別曲。

詩歌用韻要註意哪些現象?在詩歌的押韻中,存在著壹些現象,如撞韻、擠韻、倒韻、連韻、雙韻、復韻、死韻、三陰平韻、合韻、出韻、跳韻等,這些現象都會影響到詩末的押韻節奏的和諧,尤其是在古典律詩的創作中。所以這些都要盡量避免。

(1)撞韻:壹首詩中,按規律不應押韻的句子以連音結尾,結尾的元音與韻腳的元音相同,影響了押韻的美感。

(2)擠韻:詩歌中雙音詞(壹般為2、4、6字)的元音和韻相同,這也是詩歌創作中的禁忌之壹。另外,如果第六個字的元音與韻腳相同,則構成雙韻,如果元音相同,則構成雙音,需要避免。

(3)倒韻:壹個常規的雙音節詞為了押韻而倒過來。比如壹條河變成了壹條河,雖然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但是斧痕很明顯。

(4)韻:韻是兩個相鄰的押韻句子,用同音字作為押韻詞。

(5)韻:詩中出現過的韻字再次出現,用作韻腳,稱為韻。

(6)復韻:同義同韻的詞,如“方”、“向”等,屬陽韻,“憂”“愁”屬幽韻。這類詞在壹首詩中押韻,稱為復韻。

(7)死韻:如果全詩的讀句重點落在最後壹個字上,這樣的詩叫“死韻”。反之,如果全詩的句讀重點落在韻前的其他詞上,這樣的詩就叫“活韻”。

(8)陰三·雲平:如果壹首詩的三個押韻字都是尹平字,也會傷害詩的韻感。(9)押韻:隨機挑壹個押韻的詞湊數,其意義與全詩無關。(10)韻:因為發音不準,或者受方言影響,不熟悉詩韻,詩歌經常押韻。(11)押韻:因為不知道同壹個漢字不同義不同音屬於不同韻,所以詩歌會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