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是著名的紅色故土。蘇區時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老壹輩革命家在這裏留下了戰鬥足跡。寧都是政治軍事指揮中心,是第壹、二、三次反“圍剿”的主戰場。193112+014日,趙博生、董振堂領導的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17000余人,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誕生了紅五軍團。1932+00年6月,中央蘇區中央局在東山壩小源召開全體會議,史稱“寧都會議”。
寧都是早期客家人的搖籃。大量的族譜研究和田野調查證實,唐宋時期中原漢人南遷進入現在的旅遊區,最早定居在寧都地區。站穩腳跟,獲得足夠的實力後,逐漸向閩西轉移,再向粵東推進。寧化客家宗祠所列的壹百多個客家姓氏中,有幾十個是從寧都遷來的,如賴、廖、邱等。現在全縣有130多個客家姓氏,客家人占總人口的98%。先人孫逸仙,前35代,唐末封東平侯,定居寧都。
寧都被譽為“文學和詩歌的國度”。“詩國”之名始於宋代,寧都文化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清初三大散文家之壹的魏為代表的九子的出現,清初“三山派”掌門人書院的建立,為寧都增添了“文祥”的美譽。從宋代到清代,有2位狀元,1花,123進士,431人,居贛南第壹。寧都教育底蘊深厚,崇學重教之風盛行民間。寧都中學曾連續10年名列全市前茅。2004年,寧都中學廖高考壹舉奪魁,成為我市縣恢復高考後全省第壹個文科狀元。
寧都是壹個資源豐富的縣。寧都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71%,活立木蓄積量784.8萬立方米,是全國首批100個生態示範縣之壹。野生植物、野生動物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寧都還有迷人的旅遊資源。最著名的自然風光是集儒、釋、道、革命歷史於壹體的翠微峰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被道教列為72福地中的第35福地。在人文景觀上,有唐代東平的孫中山祖墳、西晉時期修建的古青蓮寺、明代萬歷年間修建的水口塔,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等壹批革命歷史文物。
寧都是農業大縣,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寧都經濟以農業為主,素有“贛南糧倉”之稱,年產糧食30多萬噸。2004年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大縣。2007年,全縣生產總值49.34億元,財政總收入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8元。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貧困人口2.73萬人。全縣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深入推進,形成了優質水稻、臍橙、黃雞、加工紅薯四大農業主導產業和香菇、涼席、蠶桑、茶葉、白蓮五大區域特色產業。目前,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甘薯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席草、香菇生產加工基地。今年6-6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44億元,同比增長65.438+03.3%,其中第壹產業增長7.8%,第二產業增長65.438+06.2%,第三產業增長65.438+05.1%。財政收入125410000元,同比增長18.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51.7元,同比增長8.6%。全縣各級組織以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不斷發展新興產業,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實施工農聯動、城鄉互動戰略,轉變觀念,理清思路,努力實現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強勢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