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孤獨大師季羨林

孤獨大師季羨林

孤獨大師季羨林

最近讀了壹些大師季羨林的自傳體文學作品,不僅駐足於他的學術造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更感嘆他98年人生的內心感受。只有“孤獨”二字貫穿其豐富的人生歷程。

尤其是來自他的兒子季承對他的評價:

?“我從來不知道妳們所謂的國學大師季羨林。我只知道在火熱的學術追求中,父親的內心是冰冷而孤獨的。然而,他卻非常冷靜沈著。畢竟過了就正常了。”

?“繁華即孤獨”大概是季羨林大師在漫長的壹生中最真實的情感寫照。

事實上,不難理解季承的話。從季羨林本人描述的文字中,不難看出,至少有兩個最重要的點導致了他孤獨的內心世界。第壹,親情;第二是愛情。

第壹,缺乏感情

現在我們總是強調,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要註重父母的陪伴。有句經典的話叫“陪伴是最長的告白。”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安全的保護傘。他們明白世界來自父母,他們最終性格的形成也與父母息息相關。

壹個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嚴重的話,會有壹個不健全的靈魂。

季羨林六歲離開貧困的家,到濟南叔叔家讀書,直到上大學。“叔叔的生命大概在這個時候結束了。我是他兩個哥哥中唯壹的男孩,他想把我培養成人,讓我將來成為壹個了不起的人。”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壹個六七歲的孩子離開父母是什麽感覺。這期間他只回過兩次老家,其中壹次可能是父親病逝,他只在母親身邊呆了幾天就回了城。最後八年,我媽高二就去世了。“我哭了好幾年,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真想跟著我媽去地下...從此我成了壹個沒有母親的孤兒。缺乏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健全的人。我有壹個不完整的靈魂,我有永恒的仇恨。壹想起母親,我就流了幾十年的淚。”

即使在他九十多歲的時候,他也越來越想念他的母親。“靈魂越來越抖。”他受不了了,想跟著媽媽,跟著地下。

壹方面,他缺少父母的愛,靈魂裏有壹個越來越巨大的空洞;另壹方面,在叔叔家,他也嘗到了依賴他人的痛苦,心靈上的空洞逐漸演變成無法治愈的傷口。

?“我六歲離開母親,童心的發展在無形中受到阻礙。我可以躺在不是我媽的人懷裏打滾撒嬌嗎?這是不可想象的。不能說舅舅舅媽虐待我,這是騙人的,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壹點歧視還是能感覺到的。.....時間長了,難免會在潛意識裏留下壹些印記,從而影響行動。”甚至在季羨林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後,這種“小歧視”依然縈繞在他心頭。“在家裏,我現在是經濟支柱,看不到阿姨臉上多年來那種難以形容的表情。”

孩子對愛的需求是最敏感最直接的。他們的父母遠在他鄉,親情缺失。他們的真實訴求得不到滿足,年輕的季羨林只能“寄情於山川”。

“那時候我才十三四歲,精力充沛,已經超過需求了...每天晚上九點下課後我都不急著回家,而是看著燈火通明的十裏長街上的商店櫥窗,慢慢走回家。”

“這(抓魚)是我最喜歡的場景。我常常蹲在溪邊,直到深夜。”

雖然季羨林強調的是“精力超出需求”,“這是我最喜歡的場景”,但也不難看出字裏行間隱藏的孤獨感。

這種長期孤獨壓抑的生活最終塑造了季羨林自卑的性格。“我壹輩子都認為自己是壹個內向的人,壹個不能站在舞臺上的人。”幸運的是,通過自己後天的努力,他學到了很多,克服了自己的缺點,成為了壹名社會活動家,甚至是國際活動家。而他只是謙虛地說自己是壹只被打中的鴨子。

如果說親情,尤其是母愛的缺失,讓季羨林成為壹個孤獨內向的少年和青年。那麽愛的缺失無疑會讓這種孤獨感雪上加霜。

2.缺乏愛

?十八九歲是最好的年齡。年輕的時候,妳可以對愛情充滿任何壹種美好的幻想。

季羨林也不例外。“1929,我十八歲。為了傳宗接代,我叔叔和媽媽正忙著給我找老婆。說到妻子,我有我的選擇。我的首選是何姐姐。.....我和何姐姐的事,大概是我前世沒有註定,最後錯過了這門親事。”直到1948,季羨林從德國留學歸來,成為北京大學教授,然後回濟南探親,又見到了何姐姐。”我驚恐地聽著。突然發現她心裏有壹點淒涼,壹點孤獨,壹點辛酸,壹點遺憾。.....在這裏,主要當事人是何姐姐本人,我壹點責任都沒有。”

可見季羨林對初戀的美好期待被何姐姐扼殺了。以他當時貧窮的家庭條件(“朝不保夕的經濟”),壹般條件好壹點的女人都不會嫁給他。當然,就算何姐姐想,她家裏也不壹定同意。

後來,在家人的安排下,季羨林娶了妻子彭德華,彼此的感情可想而知。之後,季羨林繼續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她的女兒季出生了。到1934,他畢業回到濟南高中任教,壹家人真正生活在壹起。然而,他卻陷入了對生活和未來的沮喪之中。“我想,無論行走在多麽艱險的江湖,只要他有壹個避風港壹樣的地方,他就不會失去前進的勇氣,他就會得到安慰。壹般來說,家庭應該扮演這個角色。但是,我家不行。雖然在同壹個城市,但是我轉學了,周日只回過壹次家。我不認為我的家庭是我生活的地方。”

?於是,在1935年,當他的兒子燕宗出生時,季承獲得了赴德留學的機會。從兒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季羨林對於季家傳宗接代是非常重要的,而季羨林恐怕也是把接待傳宗接代作為對季家,尤其是對舅舅家最大的感恩,所以在完成這個“重任”後不久就去了德國。原定的兩年留學時間因為二戰爆發而延遲到1946。

這十壹年間,季羨林壹個人在德國生活。二戰爆發後,家人生死不明,讓他身心備受煎熬,夜不能寐。他只能選擇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認識了邁耶家族,並因為博士論文與邁耶家族的女兒厄姆加德有了進壹步的接觸。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兩個青年男女產生了感情。這是季羨林第二次感情悸動,但他不得不停止客氣。

他在日記中寫道:“她勸我不要離開德國。她今晚特別活潑可愛。我真的舍不得離開她。但是我們能做什麽呢?像我這樣的人,不配愛這麽漂亮的姑娘。”

?"...回國後就音訊全無了。說我不要她(irmgard)不是真的。”

人不能沒心沒肺,除非是草木。季羨林所有的對愛情的渴望都死在了現實面前。多年以後,他對妻子的感情大概只有感激了。

?“士為知己者死”。由於知音難求,季羨林從此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潛心學術,享受孤獨,因而成就斐然。

季羨林作為壹個享譽世界的“大家”,也許不是壹個好丈夫好父親,但凡事皆有因果。他小時候在不完善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形成了他孤獨內向的生活性格。成年後,婚姻生活的不幸讓他對家庭生活沒有了期待。這必然會導致他和家人的分離,“對妻子的尊重”和對孩子父愛的缺失。這種缺失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兒子之間冷淡矛盾的關系,以至於他們十三年都沒有見面。

據報道,季承在2004年與第壹任妻子離婚,這表明他的婚姻生活可能並不幸福。這可能不是偶然的。壹個人的婚姻觀的形成,會受到出身家庭環境的很大影響。他從小受到父母的相處方式的影響,對於如何做壹個好丈夫好父親,他心裏大概是有所欠缺的。

可見,壹個健全的、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尤其是孩子來說是多麽重要,它對壹個人的影響可能遠遠超過我們所能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