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的闡述來回答。首先是如何認識壹首好詩,壹首好詩應該如何體現它的魅力。對詩歌的具體評價壹般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壹,詩歌的內在傳承。
所謂詩歌的內在傳承,就是詩歌想要表達的特定意圖和隱藏的思想。
詩歌這種文學體裁自出現以來就穩穩地站在文學的巔峰,其他如小說、散文、雜文等都在它之下俯首稱臣。為什麽詩歌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價值,讓大眾如此寵愛和推崇?舒登伯格說,“詩歌是上帝的寵兒,是野心家的寶貝”。但中國自古就有“以詩言誌”的傳統,歷史上也湧現出許多優秀優美的詩篇。
前段時間,馮善書文友寫了《詩人是最缺乏社會責任感的群體》,貼在天涯社區等地。雖然文中有些觀點有失偏頗,但確實明確指出了很多詩歌創作者在創作上的膚淺和膚淺。現代詩在當今文學中的邊緣化,主要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後遺癥,即拜金主義等現象的回潮。當今社會,生活壓力大,工作生活節奏比較快,對現代詩歌這種需要大量默讀才能品味美的文學體裁是致命的絞殺。但有相當壹部分原因是很多詩歌創作者在具體創作中缺乏對詩歌內在傳承的追求和把握。
因此,作為詩歌創作者,將如何弘揚中國精神文明、體現社會價值作為詩歌創作的內在傳承,也是促進和重建現代詩歌社會價值的重要舉措。
這也是作者個人認為,傳承的內在美是好詩的第壹個必要條件。
第二,詩歌的表現形式。
詩歌的表現形式是指詩歌在承載特定內容時所使用的修辭方法。
在我們常見的書面表達中,有擬人化的比喻排比等等,但它涉及到詩歌的具體方面,還有格式和節奏。但是,詩歌無論如何表達,都要始終圍繞壹個主題來運作,那就是烘托和表達詩歌的內在傳承。這時候內在的繼承性可以很明顯,讓讀者壹目了然;也可以隱藏起來,讓讀者品味出壹種空白或者回味。這和王國維先生講分與不分是壹個道理。
所以,壹首好詩的表達很重要。它不僅是作者和讀者之間溝通的橋梁,也讓我們領略到詩歌獨特的畫面美和韻律美。
第三,詩歌的語言。
所謂詩性語言,是指作詩時的承載文字。
詩歌被稱為文學之王,某種程度上是因為詩歌本身的語言探索站在了其他文體的前面。詩歌的語言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透明度。我記得胡適先生說過,壹篇好文章最令人難忘的是,平實的文字勾勒出美妙的意境,而寫作最深的功力在於內斂。現代詩用詞講究通透,就是這個意思。另壹個是簡潔。很多讀者對詩歌都有這樣的想法:同壹首好詩的壹百個讀者讀完會有壹百種感受。這種觀點可能有些誇張,但在如此短暫的篇幅中,詩歌需要表達深刻而廣泛的內在傳承,語言的簡潔給讀者提供了無數的歧義和空白。
所以,好的語言是詩歌表現形式美的壹個很好的載體和渠道。對於壹首好詩來說,語言美是必不可少的。
總結起來,壹首好詩的必備要素是:壹是內在美,二是表現美,三是語言美。詩歌創作者只有在創作時抓住這三個方面,才能寫出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