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原來這是什麽歌與我們無關(詩歌是我們靈魂之間的紐帶)

原來這是什麽歌與我們無關(詩歌是我們靈魂之間的紐帶)

& ltbody & gt郭繪。

吉德瑪加詩歌的壹些翻譯

我是這片土地上用彜語書寫的歷史。

是壹個不停剪臍帶的女人的孩子。

我痛苦的名字

我美麗的名字

我希望這個名字。

……

啊,世界,請聽我說。

我是壹個人。

在這幅“自畫像”中,吉德瑪加運用排比、呼應、抒情等手法,塑造了壹個在涼山長大的彜族詩人形象。他用漢語把古老的傳統和外來的文明聯系起來,用精練的語言產生了融合民族性和現代性的詩歌表達,從而在中外詩歌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

文明通過相互學習而發展。吉德瑪加曾多次提到:“詩歌是我們靈魂之間的紐帶。”詩歌在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方面有哪些特殊作用?近日,本報記者對吉德瑪加進行了專訪。

問:您的詩歌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幾十個國家出版了超過100個版本的翻譯詩集。妳認為妳的詩的哪些方面打動了外國讀者?

答:外國讀者能看到我的詩,主要是因為近20年來中國深入的國際文化交流。在這壹點上,我們比五四壹代的作家幸運,比改革開放前的作家有更多參與國際文化交流的機會。我個人的情況是,目前世界各大語種都有我翻譯的詩歌,有捷克語、愛爾蘭語、蘇格蘭語、希伯來語、斯瓦希裏語。有些是直接從中文翻譯過來的,有些是從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翻譯過來的。這些翻譯家有的是漢學家,也有不少是優秀的外國詩人。在與這些翻譯家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們感興趣的是能引起他們歌唱的詩歌。我詩裏的聲音不僅僅是我的,往往能聽到壹個群體的聲音,有對生命的贊美,有對自然的敬畏,有發自內心深處的真誠傾訴。雖然我相信詩歌有壹些不可譯的特點,但它可以傳達人類同樣的情感和價值觀。作為這個時代的詩人,我最深的感受是,我是傳播和翻譯最直接的受益者。

問:聽說壹些外國詩人對妳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妳認為中外文學互譯的意義是什麽?

答:有很多外國詩人影響了我。我剛開始寫詩的時候,深受美國黑人詩人和非洲黑人詩人的影響,包括麥凱、蘭斯頓·休斯、桑戈爾、艾梅·塞澤爾等人,後來又受到巴勃羅·聶魯達、尼古拉·吉蘭、奧克塔維奧·帕斯、塞薩爾·巴列霍等拉美詩人的影響。當然,西班牙的“1998壹代”和以費德裏科·加西亞·洛爾卡為代表的“27代”對我的影響也很大。俄羅斯白銀時代的詩歌以及美國和歐洲國家的現當代詩歌也是我寫作極其重要的參照物。文學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最重要的收獲是,我們可以學習世界詩歌的整體風貌,在學習和相互借鑒的過程中,我們的創作既可以突出自己的優勢,又可以在形式和修辭上有新的創造。可以說,當代中國詩歌與世界詩歌的交流是壹種平等的對話。

問:您的長詩《分裂的星球——獻給全人類和所有生命》,表現了對全人類命運的關註和對戰爭與和平、政治與哲學、宗教與文明等話題的持續思考,引起了廣泛反響。能談談這首詩的背景和想表達的主題嗎?

答:這首詩是我在2020年4月寫的。眾所周知,疫情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我們無法逃避,但我們可以選擇正確的方式去面對——那就是緊密團結,把地球當成我們共同的家園。人的壹生是短暫的,但當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審視這個星球時,它的壽命可能是有限的。這個星球承載的所有動植物都是它的壹部分。我們沒有理由不善待他們而去對抗他們。這首詩的結尾表達了我對世界和人類最美好的期待:“是的!無論會發生什麽,我都會堅信-/太陽明天會升起,黎明依然會像/我愛人的眼睛/暖風會吹過大地的腹部,我的母親和孩子依然會在那裏玩耍/大海的藍色會隨著我的夢想升起,成為午夜的/星星的愛巢……”

詩人是人類文明的兒子,也是時代的見證者。詩人不可能成為現實中的隱形人,更不可能把自己變成超然物外的旁觀者。雖然社會寫作是詩人的壹種責任,但更重要的是詩人的身份要求他在重大事件面前不能選擇沈默。

問:妳認為詩歌在促進不同文明和民族的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共鳴方面發揮了什麽特殊作用?

答:委內瑞拉詩人尤金尼奧·蒙特霍(Eugenio Montejo)曾在他的詩中寫道:“地球的自轉使我們靠得更近/它在妳我之間自轉/直到我們在這個夢裏相遇/正如《飲酒》壹文所說/多少個夜晚過去了/下雪了/至日的冬天過去了/時間過去了/分分秒秒過去了/仿佛過了壹千年。”詩人表達的思想與中國古人“人與我同胞,物與物”的精神是壹致的。人類偉大的文明都是非常包容的。詩歌是民族之間、心靈之間的深層心理交流。彜族有句諺語:詩歌是語言中的鹽。鹽對人類來說是珍貴的,詩歌也是民族語言的精華。其實詩歌、音樂、繪畫是表達人類精神和情感的最基本、最根本的東西,是人類精神巔峰的東西。

當今世界是壹個高度復雜的世界,人類的命運前所未有地聯系在壹起。如果說政治、經濟、科技是連接世界的前提,那麽文學就是連接我們靈魂的紐帶。即使是山海,也無法拉近誌趣相投的人們的距離。文學交流可以成為增進國家間友誼和互信的“助推器”,也可以成為處理雙邊摩擦的“減震器”。

問:您的許多作品被海外讀者熟知,這有賴於譯者的努力。妳認為如何在促進中外詩歌和人文交流中推動中外文學的翻譯?

答:我無法想象沒有翻譯的世界會是什麽樣子。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學經典翻譯,或者說更大範疇內的文化之間的翻譯,影響了我們自己古老文明的進步,同時也為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借鑒提供了許多可能性。16世紀生活在中國澳門的葡萄牙詩人路易斯·瓦斯·德·卡蒙斯(Luis Vaz de Camons)是東西方交流史上劃時代的人物。據說他的8000多行史詩《盧吉塔尼亞之歌》和大量歌頌愛情的十四行詩,大部分都是在澳門生活時完成的。不難猜測,現實的東方給他帶來了刺激和靈感。熟悉西方現代詩歌史的人也都知道翻譯史上的壹個傳說,那就是如果詩人兼文學評論家龐德沒有把中國的唐詩和日本的俳句翻譯成英文,就不會有意象派詩歌和後來的象征主義詩歌所呈現的修辭和意境上獨特的東方意象。不能說翻譯和傳播給詩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想真正實現中外文學的高水平互譯,沒有捷徑可走,但可以繼續開展深入的文學對話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翻譯詩歌比翻譯其他文學類別更難。我的經驗是,好的翻譯往往是由所在國的詩人來做,或者主要由詩人來做,這才是最有效的翻譯。我的大部分外文詩都證明了這壹點。作為壹個詩人,妳還是需要找壹個妳信任的稱職的譯者來完成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