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就和我壹起去看看白族文化吧!
在大理和洱源地區,白族農民最常見的民居是三坊壹照壁。照壁的繪畫和裝飾在民居中處於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中心位置。照壁位於主室前方,正對著主室,呈對稱的中間高兩邊低的“凸”形。墻頂貼著青磚,墻角微微傾斜。整個照壁以石灰粉刷的白色為基調,屋檐下部和墻壁左右兩側框成長方形、圓形或扇形畫框,交替相連。用彩墨或淡墨在盒內畫出吉祥的鳥獸、花鳥蟲魚、山水人物及松、竹、蘭,並寫出唐詩宋詞中的名言。從遠處看,它就像在照壁上加了壹條花邊。根據墻的中心,或鑲嵌著壹輪彩色花或黑白大理石,或寫著壹個大“福”字,而其他人鐫刻著四個大黑字,黑白,發光,大大增加了色彩的庭院。
四個漢字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壹種是表達祝願,如“健康長壽”、“長命百歲”;
第二類是描寫景物,點出民居周圍的景物,如“玉洱銀蒼”、“七彩雲南”、“厲安全讓水”、“鶴慶海燕”等。
還有壹種是引經據典,這是最講究的。典故要和主人的姓有關,典故裏的東西要受人稱贊,以姓為榮。比如李的爵位是“紫氣東來”,馬的爵位是“絳帳家聲”,周的爵位是“濂溪室第”,王的爵位是“三坊”,張的爵位是“經久不衰的家聲”,趙的爵位是“有價值”或“秦和家聲”,楊的爵位是“關西室第”,所謂“室第”是指祖祖輩輩居住的府邸,所謂“家聲”是指姓氏的威望和名聲。
“紫氣東來”指的是老黎姿爾。相傳周朝末年,老子騎青牛西行至函谷關,鎮守關隘的將軍殷見老子渾身紫氣,猜到此人不凡,便熱情接待。由於殷周到的服務和謙恭的態度,老子認為這個兒子是可以教的,於是就教了他五千字的《道德經》。
《張江家聲》中的“張江”是東漢大學者馬融講學場所的布置設施。馬融,東漢扶風茂陵人。後漢書說他“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學儒為天下,教育學生眾多,往往數千”。馬融是壹個“任性的學生,不顧儒家節日,常坐高堂,做簾子,前教學生,後娛婦女。”
《濂溪詩話》中的“濂溪”是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周敦頤,北宋道州人,居蓮溪之巔,故名“蓮溪先生”,宋代理學創始人,舉世聞名的《愛蓮說》就是周先生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