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中期,文壇掀起了壹股“文化尋根”熱潮。作家開始探索傳統意識和民族文化心理,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1985年,韓少功在壹篇綱領性論文《文學的根》中率先提出:“文學是有根的,文學的根要深深植根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要“超越現實世界,同時立足現實,揭示壹些決定國家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奧秘。”在這種理論下,作家開始創作,理論界稱之為“尋根派”。整體而言,“尋根派”的文學主張是希望立足於中國自己的民族土壤,挖掘分析國民劣根性,弘揚文化傳統中的優秀成分,從文化背景中把握我們民族的思維方式、理想和價值標準,努力創作出真正具有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的文學。從作家選擇某壹地域作為切入文化層面的基點來看,可以將“尋根文學”分為“城市文化尋根”和“鄉村文化尋根”兩個大的領域。代表作家有阿城、張承誌、韓少功等。
現實主義:
這是藝術創作中常用的壹個概念,尤其是繪畫、雕塑、文學、戲劇。狹義來說,屬於造型藝術範疇,尤其是繪畫和雕塑。
無論是面對實物還是想象中的物體,畫家總是描繪壹個真實的物質而不是壹個抽象的符號。這種創作通常被稱為現實主義。遵循這樣的創作原則和方法,就叫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或形象化)相對的概念是抽象。
馬援的“原創小說”
馬援的形式感、敘事風格和語言形式已經成為中國當代小說中耀眼的存在。馬援用他的文本要求人們重新審視“小說”這個概念。他試圖抹去小說“形式”和“內容”的區別,告訴我們小說的重點不在於寫了什麽,而在於怎麽寫。他第壹次把如何“敘述”上升到壹個小說本體的高度,“敘述”的重要性和第壹性得到了明確的印證。
馬援的意義在於,他是當代中國第壹個真正的形式主義者。他第壹次在實踐意義上對小說的審美精神和文本的語言形式表現出全面的關註,並把文學的本體論建構作為其小說創作的絕對目標。雖然“形式主義”在中國文論話語體系中並不是壹個正面的範疇。但是,馬援翻案、為“形式主義”正名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他意識到“形式”是壹種突破,最具“視覺”效果,能感性直觀地回應人們對“現代文學”形象的期待,也能擺脫與意識形態的直接沖突。因此,將“形式”提升為“形式主義”是馬援最重要的文學策略。正是借助於極端的形式主義,馬援的小說才具有了“先鋒性”,這不僅與傳統文學完全不同,而且與新時期的主流文學格格不入。用李劼的話說,“馬援的形式主義小說對傳統的文學觀念和傳統的審美習慣提出了無聲而有力的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說,馬援的形式主義小說是先鋒文學最豐碩的成果。這部形式主義小說的成立,將意味著中國先鋒文學的最終形成,意味著中國當代文學壹個歷史性轉折的最終完成。”[8]在今天,這種評價似乎有點誇張,但在那個時代是很自然的。在文學界對“現代文學”的普遍焦慮和狂熱期待中,馬援是早就該到的“果實”。雖然有點青澀,有點“難懂”,但大家還是很渴。這是告別舊時代現代性的文學,是自由獨立的文學,是有創造性的文學,是脫離意識形態和政治的文學,是走向世界的文學,是我們追求和需要的文學。總之,馬援提供了壹個關於“現代性”文學的“模型”,回答了“什麽是現代性文學”的問題,滿足了那個時代關於“現代性文學”的所有想象。他是當之無愧的“文化英雄”。多年後回首往事,馬援自己也難免沾沾自喜。“先鋒小說實際上繼承了二十世紀第壹個十年開始的現代主義運動,即小說從‘寫什麽’到‘怎麽寫’,這是小說形式和觀念的壹場革命”[9]。
馬援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不只是把形式主義放在形而上和觀念層面,而是試圖在技術和操作層面上加以落實,這使得馬援的先鋒小說不僅“好看”,而且具有表演性和示範性,這對於渴望擺脫舊的文學桎梏、對新的文學圖式無所適從的中國作家來說,無疑是壹種啟示。馬援不僅展示了什麽是現代性的先鋒文學,而且教會了人們如何實踐這種先鋒文學的方式。“怎麽寫”是馬援小說形式主義話語的核心。他對“敘事”的發現和重視,以及對虛構的重視,都標誌著壹種全新的文學觀的誕生。在這種文學觀中,“寫什麽”已經不再重要,與“寫什麽”相關的真實性、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生活來源等等都被逐漸消除。但“元小說”、拼貼結構、語言的自指性、神秘性、偶然性風格等“技術性”因素開始作為小說的主體崛起,中國新時期文學從此開辟了壹條“另類線索”。
七月詩派:
“七月詩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影響的詩歌流派,以胡風主編的文學期刊《七月》命名。它橫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個歷史時期,是中國新文學史上最古老的詩歌流派。
9月1937,11,胡風主編的《七月文學周刊》在上海創刊。編輯取名《七月》,是想讓讀者不要忘記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七月,決心把宣傳和鼓勵神聖的民族革命戰爭作為本刊的光榮使命。此後,胡風先後主編了《七月周報》(上海)、《七月半月刊》(武漢)、《七月月刊》(重慶)、《希望月刊》(重慶-上海),編著了《七月詩》、《七月文學》、《七月新集》三部叢書。從廣義上講,凡是在這些刊物和叢書中發表過詩歌的作者,都可以稱為“七月詩派”的詩人。
九葉詩派:
九葉詩派是中國現代文學末期產生的詩歌流派。他們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同時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國難。他們有* * *的追求,是壹個特別註重自身價值的群體。正如其代表詩人辛迪所說,“我寧願讓壹個讀者讀壹千遍,也不願讓壹千個讀者只讀壹遍。”他們要求堅持文學的內在價值和獨立傳統,在藝術和現實之間取得平衡。他們還追求個人與時代的融合,主張思想的探索必須用有血有肉的感情來寫。首先,他們應該思考自己,他們的想法和希望應該與所有的社會和歷史生活密切相關。他們不僅要有壹個有凝聚力的跳水和德育的個人投擲,還要有壹個全局的把握和超人的眼光。;
朦朧詩派: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壹個詩歌流派。其代表是北島、舒婷、谷城、何江和楊煉。“朦朧詩”作為壹個創作群體,沒有形成統壹的組織形式,也沒有發表宣言。但卻形成了壹個具有自己獨立藝術思想和創作成就的“崛起的詩歌群體”。當時文壇上有壹場關於朦朧詩的論爭。“朦朧詩”的精神內涵有三個層次:壹是揭露黑暗和社會批判;二、黑暗中求光明,體現探索意識和強烈的英雄主義;第三,基於人道主義對“人”的特別關註。“朦朧詩”改寫了以往描寫“現實”和圖解政策的傳統模式,把詩歌作為探索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學意義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朦朧詩”的興起也是中國文學生命之樹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