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日據時期臺灣省文學中的新文學

日據時期臺灣省文學中的新文學

1930年代,臺灣省類似白話文運動的文學重建並沒有因為臺灣省總督府的刻意打壓而立即消失。1965-1938+1930年代初,影響臺灣省文學、語言和族群意識的臺灣省方言大討論正式展開。

1930年,臺灣日裔居民黃在東京挑起了壹場“鄉土文學論戰”。在異鄉,他主張臺灣省籍文學應該是描寫臺灣省籍事物的文學,是能感動和鼓舞群眾的文學,是用臺語描寫事物的文學。1931年,居住在臺北的郭秋生站出來呼應黃,進壹步挑起臺語論戰,主張作家要用臺語從事文學創作,得到了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呼應和全力支持。之後,臺灣省文學應該使用臺語還是漢語,臺灣省是否是描寫的主要素材,成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相關人士激烈爭論的焦點。但由於戰爭制度的出現和日本式教育文化的滲透,這些紛爭無法得到充分發展,最終在總督府全面的帝國政策下敗下陣來。從1934到1936,張深、賴明宏等人集結臺灣省內眾多作家,組成“臺灣省文藝聯盟”,並於同年創辦臺灣省文藝雜誌11。後來,楊逵和葉濤另起爐竈,成立了“臺灣省新文學學會”,創辦了《臺灣新文學》雜誌。雖然表面上標榜為文學運動,但實際上是壹個政治性的文學社團。1937盧溝橋事變後,臺灣省總督府立即成立了國魂總動員指揮部,推行“以民為帝”運動,開始查禁中文,於是《臺灣新文學》的出版被廢止。臺灣省作家只能依附於日本人主導的團體,比如1939成立的臺灣省詩人協會,或者1940擴大重組的臺灣省作家協會。

就文化而言,臺灣省籍文學主要探討臺灣省籍人的內在靈魂和臺灣省籍文化的精髓。表面看似平淡,實則是政治運動和社會運動帶來的沖擊和反思。臺灣省文藝界人士開始思考臺灣省文化,試圖創造壹種屬於臺灣省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