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第壹,反復閱讀,品味古詩詞之美。

朗讀是傳統語言學習的壹種重要方式。“壹本書讀壹百遍,就能看出它的意義”就是強調朗讀的重要性。朱在《訓學規則》中說:“每壹次朗讀都要響亮清晰,壹字不漏,壹字不漏,壹字不倒,壹字不強記。只要多讀,就會自然朗朗上口,過目不忘。”在低年級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註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培養語感,理解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初學者學習壹首古詩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預習,參照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不要讀錯、丟字、加字,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漢語拼音。課堂上,老師可以選擇幾個學生朗讀,讓其他學生當評委,評價討論誰讀得最好,朗讀時存在哪些問題。教師要為學生示範朗讀,讓學生跟著讀,註意古詩詞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讀出古詩詞的韻律美。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朗讀、配樂朗讀等方式組織學生舉行朗讀比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學會欣賞和理解古詩詞的深刻意境。

在學習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古詩的深刻意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深深愛上語文這門基礎學科,進而培養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

1.巧用插圖感受情境。教師可以在教授山路行走時,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插圖。蜿蜒的山路上,壹輛馬車停在路邊,詩人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欣賞滿山的楓葉。讓學生通過插圖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

2.將語言解析到情境中。在講授古詩詞《瓜州泛舟》時,第三句“春風在江南岸是綠的”中的“綠”,讓學生明白“綠”在這裏是作為動詞使用的,讓人眼前壹亮,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綠”字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使全詩更加出神入化,具有春天的色彩感覺,仿佛春風壹吹,江南開始變綠。

3.利用多媒體深入情況。在講授古詩《在鷺樓》時,我們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鸛樓的照片,配以輕音樂,讓學生觀看鸛樓及周圍的景色,想象自己站在鸛樓上,滾滾黃河在夕陽下向遠處流去,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色。妳要說什麽?同時,我從網上下載了關於鸛塔的視頻,讓學生觀看。通過媒體,學生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資料,開闊了眼界,也更多地了解了古代文人對鸛塔的頌詞。多媒體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詩歌深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