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葉芝:後悔是最美的詩。

葉芝:後悔是最美的詩。

1916,愛爾蘭復活節起義六天後被鎮壓,領袖被處死。

起義後,五十多歲仍孤身壹人的詩人葉芝寫下了《1916年復活節》。“壹切都變了,完全變了:壹個可怕的美人誕生了”。這位詩人對他為之奮鬥的事業懷有強烈的矛盾心理。各種各樣的困惑和痛苦把他推到了失控的邊緣,也讓他的人生進入了壹個分水嶺的低谷。他在無邊的霧中徘徊,尋找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以說,葉芝的壹生和他所有不朽的詩歌都離不開兩個主題:莫德·岡田和愛爾蘭人。

23歲的葉芝對莫德·岡田壹見鐘情。“她站在窗前,身旁有壹大堆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是壹片充滿陽光的花瓣。”葉芝說,我人生的煩惱開始了,就像徐誌摩的座右銘“得之幸,失之命”。莫德·岡田雖然出身豪門,卻拋開壹切,為愛爾蘭獨立奔走。這種神聖的光環加上她迷人的氣質使葉芝深深地被卷入其中。當然,此時的葉芝雖然年輕,卻已經以過人的才華嶄露頭角,他的詩歌也得到了毛德綱的肯定和欣賞。

壹首葉芝獻給莫德崗的歌曲《當妳老了》,經過趙昭翻譯和莫文蔚翻唱,風靡全國。深情,溫柔,纏綿,慢慢傾訴心中的狂熱。我們從不懷疑葉芝是愛情詩的大師,但他對愛情的理解從來都不深刻。他急切地向毛德剛求婚,卻被當場拒絕。他可能不明白,當他開口的時候,他已經迷失在這段感情裏了。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壹點,不僅沒有放手,反而加劇了等待和迷戀,這也讓他壹生的感情略顯悲壯。也許愛情是盲目的,張愛玲也說過,妳問我愛妳值不值得。其實妳要知道,愛是不值得問的。

葉芝的第二項提議也被拒絕。莫德·岡田的丈夫在1916起義中被殺後,五十多歲的葉芝第三次求婚了。雖然事隔近30年,但還是被拒絕了。心灰意冷的葉芝轉身向莫德·岡田的女兒求婚。真是愛屋及烏,但也被拒絕了。莫德·岡田還告訴葉芝,世界會感謝她沒有嫁給他。

現代的和平環境就像春天的沃土,八卦是最有生命力的植物。像葉芝這樣的癡情詩人,大起大落令人唏噓,在娛樂時代更容易被人傳誦,但葉芝的詩不僅僅是愛情。英國詩人奧登曾悼念葉芝:瘋狂的愛爾蘭把妳刺進了壹首詩。

第壹次讀葉芝的中譯本,可能會覺得有點普通,甚至有些句子很枯燥。但是,在閱讀了大量的史料和古代童話,了解了葉芝的個人生活經歷和他所處的時代之後,妳會發現,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在他的詩歌中被巧妙地融合在壹起,尤其是配合原詩中無可挑剔的節奏,每壹個都是完美的。

葉芝小時候住在愛爾蘭,接觸了許多神話和傳說。美麗的海島風光滋養了未來詩人的心靈,使他的許多詩歌都執著於這些故事和地方,甚至影響到他年老時信奉神秘主義和招魂術。他還具有強烈的愛爾蘭民族情結,壹直為愛爾蘭的自由和獨立而奮鬥,並壹度成為領袖和代表,所以他的詩有很強的影響力,他壹度懷疑是不是他造成了這場殺戮。這些都加劇了他的自我思考。人在和別人的爭吵中創造辯論,他在和自己的爭吵中創造詩歌。

葉芝說,我的詩是壹種武器,詩人的武器50年後才能發揮威力。五十年後,愛爾蘭選出了第壹位女總統,整個國家正在向葉芝筆下的理想世界進軍。

1939年,年過古稀的體弱詩人似乎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大限將至,他的意誌變成了壹首詩。最後壹句話被定格為他的墓誌銘:冷冷的壹瞥,生死,騎乘,前行(投去冷冷的壹瞥,論生,論死;;騎士,路過的人).從此,本布爾賓山腳下,詩人們始終相伴,綠水不斷。

“易生,如草壩;心平氣和地去愛,像樹葉長出枝頭。”葉芝的詩性哲學,如葡萄酒發酵,在米卡延續了很長時間。人浮於事,或拿兵種,或因委以重任,俯仰之間,已不見蹤影。現實和生活都可以從容應對。如果愛情喚醒了那顆盲目而朦朧的心,我們不妨用詩歌來拷問人生。

最後,希望對理想和愛情的無盡拷問能羽化為文章,讓妳活在壹個詩意的時間裏,活在任何地方,休息在任何時間。

獎勵是進步的動力,評論是進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