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蔣光平老師:壹位優秀的文學批評家

蔣光平老師:壹位優秀的文學批評家

蔣光平老師不僅是壹位優秀的作家,也是壹位優秀的文學評論家。

說起文學批評,我第壹次聽說是在大學的時候。當時給我們上課的文學院教授姓趙,五十多歲。曾任文學院黨委書記,後辭去領導職務,投身學術研究。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文學批評”的概念。趙教授說:“簡單地說,文學批評其實就是文學批評……”走進文學批評的世界,我發現了壹個全新的領域。

文學批評不等同於文學創作,但其價值不亞於文學創作。如果說文學創作是創造精神食糧,那麽文學批評就是幫助讀者更好地消化精神食糧。蔣光平老師完美地詮釋了什麽是“壹篇好的文學批評是壹種全新的創作”。

姜老師有兩篇精彩的文藝評論。第壹篇是《莫言的道路與莫言的文學世界》,另壹篇是《讓抒情主人公浮雕般呈現——論朱虹的五首詩》。

莫言先生於2012年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人第壹次獲得世界最高獎,也是中國作家第壹次獲此殊榮,這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莫言的《紅高粱》、《豐乳肥臀》、《檀香刑》、《蛙》、《生死疲勞》等壹系列作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但要徹底理解這些作品並不容易。蔣光平老師的文學批評給了我們壹把打開莫言文學世界的完美金鑰匙。

莫言多次自稱“講故事的人”,可見他並非國際上標榜的“魔幻現實主義和東方解構主義大師”。莫言文學的基石來自他的家鄉——中國山東高密東北鄉。莫言的文學作品充滿了神奇瑰麗的想象,也充滿了東方神話和中國文化的魅力。

姜廣平老師說:“莫言的感受方式有著深厚的地域和民間淵源。這是我們走向莫言小說世界的主要路徑,也是莫言打造“高密東北鄉”的主要路徑。”在這壹點上,姜老師分析得很好,抓住了理解莫言作品的關鍵突破口。

在姜廣平老師看來,莫言是壹個充滿民族情懷的作家。《紅高粱》是莫言先生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它從野性和自然的角度探索了人性的真實和堅韌,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人最真實的壹面——追求生命本能的需要和欲望,以及反抗壹切外來侵略和壓迫的勇氣。在《紅高粱》的背景下,中國人的血性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紅高粱》其實可以算是我們民族的壹部原生態傳記。

《蛙》是莫言同時獲得茅盾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這項工作被譽為“中國計劃生育的裏程碑”。蔣老師說:“這部作品用五個字母和壹個短劇描述了我姑姑匆匆忙忙的生活,用我姑姑的壹生帶出計劃生育的歷史。在敘事視角的設定上,我借鑒了堂吉訶德。但是青蛙的結構顯然是有問題的。結尾的短劇是失敗的,因為它與信的內容重疊太多,無法構成對話或升華的力量。小說模仿筆墨太重,有評論認為是莫言無力繼續的表現。”姜老師對作品的分析既透徹又客觀,實在難能可貴。

但《蛙》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對計劃生育與人性矛盾的拷問,從而讓我們壹窺人口、現實與情感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這種關系恰恰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和觀念,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內心或者潛意識中。雖然這部作品中只有壹個阿姨,但在我們的生活和心中,有很多不同面孔的阿姨。姜老師的文學批評點亮了我們,引導我們繼續思考這部作品的深層內涵和人文關懷。

蘇州詩人朱宏先生如今已年過古稀,但他的幾首經典詩詞卻在詩壇熠熠生輝。蔣光平老師的《第二次文學批評》帶我們走進詩人朱宏的詩歌世界。

姜老師敏銳地發掘了朱虹先生詩歌的最大特點:“朱虹詩歌最突出的特點之壹,就是同時註重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因此,朱虹的詩歌不僅是壹種情感的表達,更是壹種華麗語言的韻律呈現。他不僅牢牢把握了這兩首詩的精髓,而且還刻意把詩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呈現出來,以這種形象面對詩歌和詩歌的讀者。”

詩歌的意象可以說是全詩的靈魂和核心。20世紀30年代,詩人戴望舒的名作《雨巷》成功地塑造了“壹個撐著油紙傘,像丁香壹樣,內心憂傷的姑娘”這樣壹個經典形象,從而完美地表達了大革命失敗後知識分子的迷茫心情。朱宏的幾首經典詩歌,《行旅者的談話》、《尋訪》、《古渡口》都完美地塑造了詩歌的形象,從而使之成為時代的經典。

蔣光平老師真是壹位優秀的文學評論家。我願意跟隨江先生走上文學批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