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後,我們會找到自己的房間休息。福祥和宏根住在219房間,我和金虎住在706房間。王桂林,壹個女同性戀者,被安排和同壹個男人合住壹個房間。結果被會務組壹問,她才知道自己的性別在報名名單裏是錯的。事後,我們跟王桂林開玩笑,說她很幸運,第壹次被安排到壹個帥哥那裏參加詩歌會。人生或許就是這樣,總有未知的東西在等著妳。
早上報名後沒有其他活動,只能呆在房間裏聊天。金虎說:我應該告訴福祥早上開車去曹珊寺,但這次我沒有去,所以很難再有機會去了。下午兩點半開始在壹樓會議中心聽外地名師講詩歌創作課。這次來的著名藝術家有:《詩歌探索》雜誌主編林莽;《詩選》雜誌社長簡;澳大利亞華人、詩人翻譯家歐陽瑜;以及《中西詩品》主編、著名詩人黃立海。市委副秘書長龍泉,市作協主席劉國芳也出席了詩歌會。此外,他們是來自各個國家的作家和詩人。
在這次詩歌會上,三位外地老師,劉國芳先生和龍泉秘書長分別做了演講。第壹堂課是由林莽先生主講的。我很早就知道林莽老師,他的名字在詩壇也很有名。但這是我第壹次見到真人。林莽老師面容慈祥,兩鬢已染白發,渾身散發著壹種大家的感覺。因為忘了帶筆和筆記本,幾位老師的講課我都記不太清楚了,所以這裏能描述的只是壹個大概。林莽老師大概講了四個方面:第壹,詩歌要傳達情感,要把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喜怒哀樂融入詩歌創作中;其次,詩歌要傳達生活經驗,把妳內心的感受和詩歌的文字聯系起來;第三,詩歌應該傳達壹種氣息。要通過字與字的碰撞,傳達出壹種魔幻的氛圍,讓人讀後余音繞梁;第四,詩歌要多關註人類社會的相似之處,不要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小情緒、小道理等東西上。
第二個講師是簡潔的老師。言簡意賅的老師講了很多,但我還是能回憶起兩點:第壹,詩歌中要多使用名詞和動詞,而不是形容詞。從這個角度來說,簡明老師也打了個比方。他說,如果妳在詩中過多地使用形容詞,就像壹個農民拉著壹車糞過馬路;二是詩人用筆名的問題。他說沒得過什麽文學獎的人不要用筆名,他提倡用真名,真實可信。簡明也說過:壹個沒有十幾年寫詩經驗的人,最好不要讀外國詩。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有點偏激和片面?我暫時把它放在這裏。我覺得聰明的詩人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
第三位老師是《中西詩品》主編、著名詩人黃禮海。黃立海老師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飄逸的半長發,壹雙眼睛像小金魚,娃娃臉,戴著管單,背上寫著“我們以誠相待,卻說是坦誠相待。”印有“”字樣的布袋,給人的感覺是壹個有著孩童氣息的詩人。黃立海老師說話溫柔從容。他講得很好,可惜我現在記不太清了。他說寫詩要少用公字,少用排比句。他還主張寫詩時多用名詞和動詞,少用形容詞。詩歌寫作要在語言上提高,通過語言的靈活運用,通過語言與外界的壹切聯系起來;讓讀者通過妳的詩進入壹個未知而神秘的世界。他還說,壹個好的詩人,必須有很強的吸收好詞並運用於詩歌的能力;壹個詩人必須完全打開他的五種感官去感知和感受外部世界。
第四位講師是劉國芳。劉國芳老師給我們講了他寫短篇小說的感受。他說寫小說和寫詩要相通。劉國芳老師將自己的創作經歷總結為“詩情畫意”。詩意是指作品要有詩意;熱愛,作品有豐富的感情;繪畫,好的作品要有畫面感,像王維的詩壹樣充滿意境。意,作品必須具有社會意義,能夠反映現實生活,反映時代。雖然劉國芳先生不常寫詩,但他的短篇小說很有詩意。不信我給妳幾個作品:《風鈴》《吹笛子到天明》《摘稻穗的小女孩》《看大雁再飛》《黑蝴蝶》等等。我喜歡劉國芳作品中美麗的悲傷和空靈。
最後,龍泉先生做了精彩的總結發言,也談了自己的詩歌創作心得。他說壹個人寫詩要執著,不要太功利,要靜下心來觀察生活,多讀書,多交流。他還說寫詩的時候要多寫身邊的事,寫詩的細節很重要。從龍泉老師的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懂詩,真的喜歡詩。
老師講座結束後,聆聽了黃力海先生在廣州舉辦的《莎翁與湯顯祖大型戲劇表演節目》PTP演繹課件。剛開始大家都很認真的看,漸漸的人就走了很多。像這樣高大上的東西,屬於春風化雪,真正懂得欣賞,發自內心喜歡的人不多,包括我自己。
晚上,我來自宜黃縣的同學邀請我們程楠和金溪詩人在萬豪酒店吃飯。飯桌上,大家壹滴酒都沒沾,大家只吃飲料。晚飯後,金溪詩人驅車返回酒店,我們五個程楠詩人漫步在沂水河畔,看宜黃縣城的夜景。
第二天的活動是參加在宜黃縣葛平村安排的詩歌朗誦會。早上六點半,我起床,壹個人在酒店裏走了壹圈。宜黃縣是山區,晝夜溫差大。走在沂水河畔,春寒料峭。天邊有微弱的光,但紫丁香開得好,小白花掛滿枝頭。我們七點鐘吃早餐,八點整離開旅館。沒車的坐會務組安排的大巴,有車的自己開。葛平村屬於宜黃桃皮鄉,車程不到20分鐘。宜黃縣不愧是山區縣。葛平村壹面是山,三面是水。過了獨木橋,就是綠樹成蔭,綠草如茵的美景。
活動正式開始前,有領導致辭。宜黃縣委宣傳部部長、市文聯主席分別做了開場發言,為接下來的詩歌朗誦奠定了基礎。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溫暖,現場氣氛也很熱烈。許多村民來這裏看這個節目。我利用在金溪與幾位詩友交談的間隙時間,找了個機會與黃先生面對面交談,征求意見。我、海瑤、張謇、山勉都把自己的詩拿給黃老師點評。黃先生在評價我的作品時說:妳的詩很有語感和節奏感,但作品還是單薄了壹點,缺少更深層次的東西。這方面需要以後加強。聽了老師的當面點評,我恍然大悟。我好像找到了打開詩歌大門的方法,我會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堅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