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第三十九條信條的內容

第三十九條信條的內容

論信仰三位壹體的上帝

只有壹個真正的活神,無始無終,無形無情,擁有無限的力量,智慧和善良,是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創造者和保存者。在這壹位神裏,有三位是同壹的身體、同壹的能力和同壹的永恒,即聖父、聖子和聖靈。論道或上帝之子真正成為人

子是父之道,由父從永恒而生,是永恒的神,與父是壹樣的。他從聖母的子宮裏取出了人性,有了自己的身體:因此,有兩個純粹的本性,即神性人性,合而為壹,永不分離,是壹個基督,真神也是壹個實在的人;他真的受苦了,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被埋葬了,為的是他的父能與我們和好,作出犧牲,不僅是為了贖原罪,也是為了贖原罪。論基督下地獄

既然基督已經死了,並且為我們被埋葬,我們也應該相信他已經下到陰間去了。論基督的復活

基督的確是死而復活了,重獲他的身體,包括血肉和壹個完整的人性所必需的壹切;他有人類的本性,可以升天,坐在那裏,在末日來臨的時候審判世界。論聖靈

聖靈從父與子而來,與父與子有壹樣的身體,壹樣的能力,壹樣的榮耀,就是永遠的神。《聖經》上寫的足以救人

《聖經》中有救贖的大道,所以凡是《聖經》中沒有的,或者《聖經》沒有證明的,都不必相信,也不必視為救贖的大道。

所謂聖經,也就是我們在新舊約中認定為正典的書籍,教會從來沒有懷疑過。

舊約正典的參考書目如下:

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列王記,歷代誌,以斯拉記,以斯拉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各記。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壹些書,教會把它們作為生活的榜樣和教訓來閱讀,但它們並不是用來建立教義的。分別是:以斯拉三書、以斯拉四書、多比傳、裘德傳、以斯帖補編、智慧書、百基拉智慧、巴魯克書、三兒歌、蘇珊娜傳、比勒和大龍禱文、瑪拿西禱文、馬卡比第壹卷、馬卡比第二卷。

至於新約全書,既然大家都接受了,我們也就接受了,把它當成了正典。論《舊約》

舊約和新約並不沖突,因為兩個聖約都說基督是上帝和人之間唯壹的中保,會給人類永生。因為他說,在舊約裏,長老們只希望有暫時的應許,這是不可聽的。盡管基督徒沒有義務遵守上帝通過摩西告訴他們的法律,其中的政治戒律也不需要被任何政府接受,但所有的基督徒都應該遵守他們的道德戒律。論三教經典

我們都應該相信尼西亞信經,亞他那修信經,以及眾所周知的使徒信經,因為它們可以被聖經中最可靠的證據所驗證。原罪

原罪不是模仿亞當所犯的罪(如伯拉糾所說),而是每個人本性的敗壞,是亞當的後代所生;所以人遠離本義,本性趨於惡,私欲常與聖靈爭鬥。所以,生在世上的任何人的原罪都是被上帝激怒,都應該受到懲罰。這種性質的傳染病在輪回中依然存在,所以肉體的情欲在希臘文中被稱為Frohne Masalcos (φ ρ ν ν μ α σ α ρ κ ξ),而且(有些人把自己變成自負的智慧,有些人變成跟隨的血液,有些人變成放縱,有些人變成關心肉體),他們不遵守神的律法。凡信主受洗的人都不被定罪,但使徒保羅說,壹切惡感和私欲都屬於罪。基於自由意誌

亞當墮落後,人們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和善行改變心意,相信上帝,為上帝祈禱。除非神首先藉著基督的恩典來到我們面前,好讓我們有好的思想,與我們壹同工作,否則我們就不能實踐神所接受的良善。論辯護

我們在上帝面前稱義,只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功績,而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善行或貢獻。因此,僅因信稱義是極其有益和令人安慰的,這在講道集《稱義與言語》中有詳細的闡述。論善行

我們被稱義後,因信而生的善行,並不能除去我們的罪,也經不起神的嚴格檢驗。然而,因為基督,他們是上帝所接受的,並將來自真誠和活潑的信仰。我們通過觀察善行來認識信仰的活力,正如我們通過觀察好果子來認識好樹壹樣。論稱義前的善功

沒有基督的恩典和聖靈的影響,人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也就不配得恩典,或者(如經院作家所說)不配得恩典。相反,他們沒有按照神的旨意和命令去做,但他們仍然是邪惡的。論非凡的功績

如果壹個人誇口說他有超乎上帝命令的非凡功績,他就是傲慢無禮的,因為他聲稱他不僅盡了侍奉上帝的責任,而且還超出了他的責任所要求的。我不知道基督清楚地說,妳已經做了妳被告知的壹切,只是說我們是無用的仆人。只有基督是無辜的。

基督真的取了人性,壹切都和我們壹樣,除了沒有罪,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是無罪的。他像壹只無瑕的羔羊來到世上,壹次獻上自己作祭品,除去世人的罪,(正如聖約翰所說)他自己無罪。但是,雖然我們在基督裏受洗重生,我們仍然是有罪的;我們若說沒有罪,就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論洗禮後犯罪

受洗後故意犯的死罪,並不都是違背聖靈的罪,不可饒恕。所以,凡受過洗,陷在罪裏的,仍然可以悔改。接受聖靈後,我們可能辜負神的恩典,陷入罪中,但我們仍然可以因神的恩典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所以,如果有人說,壹個人受洗以後,這輩子就不要再犯罪了,或者說,犯了罪以後,雖然真心懺悔,但是不能被原諒,這些話就應該受到譴責。論保留與選擇

預定的生命是上帝永恒的目的。根據這個目的,在創造世界之前,他用他的秘密和不變的意誌把那些在基督裏被他從人類中揀選出來的人從詛咒的懲罰中拯救出來,並通過基督引導他們走向永遠的拯救,使他們屬於自己,像珍貴的器皿壹樣。因此,那些從神那裏得到如此巨大恩惠的人,在按照神的旨意制定規則的時候,會得到聖靈的啟示。他們聽從了恩典的召喚;他們是沒有理由的;他們被接受為上帝的養子;他們能夠擁有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形象;他們虔誠地做好事,最後靠上帝的慈悲享受永恒的幸福。

所有虔誠的人,如果他們受到基督的啟示,克制自己的肉體欲望和四肢,專註於天上的事情,如果他們在基督裏恭敬地冥想預定和選定的真理,就會充滿甜蜜,美妙和難以言喻的安慰,因為他們冥想這個真理,這大大加強了他們對基督的永恒救贖的信心,激發了他們對上帝的愛。任何好奇的、順從情欲的、不受基督啟示的人,如果經常錯過神的預定,就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傷害,因為魔鬼會使他們陷入絕望,或陷入極其腐敗和危險的不潔生活。

再者,既然聖經告訴我們神的應許是什麽,我們就應該聽從,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應該符合神在聖經中的指示。只有以基督的名義才能獲得永恒的救贖

如果有人敢說:壹個人無論信仰什麽道理,或者教導什麽道理,只要按照自己信仰的道理,按照自然之光去努力,就能得救;那麽這應該受到譴責,因為聖經明確指出,只有奉耶穌基督的名,人才能得救。在教堂裏

那些真誠相信的人將聚集在壹個會議上,宣揚上帝的正確道路,服從基督的命令執行聖禮,不放棄聖禮中重要的東西,那麽這將是基督的可見教會。

過去,耶路撒冷的教會、安提阿的教會和亞歷山大的教會都有錯誤,羅馬的教會也有錯誤,不僅是禮儀上的錯誤,還有信仰上的錯誤。論教會的權力

教會有權制定禮儀規則,決定信仰的爭論。但教會不能建立與聖經相悖的禮儀,也不能解釋壹部經文與其他經文相悖的意義。因此,教會雖然是聖經的見證人和保守者,但它所頒布的東西不應與聖經相違背,也不應被迫相信聖經以外的任何教義是得救所必需的。論行業協會的權威

沒有國王的命令和意圖,行會無法成立。因為他們是被召集的(他們是人的會議,壹切都不是由神的靈和話所統治的),他們可能是錯的,有時他們是錯的,即使是在屬於神的事情上。因此,他們規定為拯救所必需的東西既沒有力量也沒有權威,除非證明它來自聖經。論煉獄

羅馬教義中關於煉獄、赦免罪惡、跪拜聖像、崇敬遺物、為聖人祈福等都是虛構的,不僅毫無根據,也與聖經相悖。論會眾中的牧養

壹個人在沒有被合法召集和派遣的情況下,在會議中布道或執行聖禮是非法的。而那些被會眾中那些有權選擇和派人到主藤的人所選擇的,才是我們應該認為合法選擇和派的人。會議中人們應該理解的語言

用人們聽不懂的語言帶領人們祈禱或執行聖禮,顯然是違背聖經和早期教會的習俗的。在聖禮上

基督設立的聖禮不僅是基督徒信仰基督的象征,也是上帝對我們恩典和仁慈的有形證明,是有效的表征。他用聖餐對我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不僅鼓舞了我們,也加強了我們對他的信仰。

主基督在福音書中確立了兩種聖禮,即洗禮和聖餐。

至於所謂的聖禮,即堅信禮、告解禮、授聖職禮、結婚禮和最後的塗油禮,都不能視為福音的聖禮,因為其中有些來自誤解使徒的意願,有些是聖經所允許的正常生活,但它們不像洗禮和聖餐,因為它們沒有上帝所設立的身體表征或禮儀。

基督設立聖禮,不是要讓人們等著看,也不是讓他們扛在肩上展示,而是要我們恰當地使用。聖禮對接受者有壹個健全的影響或效果;任何不配的人都是自己懲罰自己,就像聖保羅說的。在不妨礙聖禮的情況下總統無能的影響

雖然在看得見的教會中,惡人常常與善人混雜在壹起,有時惡人行使傳道和行聖禮的權利,但他們不是以自己的名義,而是以基督的名義做這些事,是由他任命和授權的,所以我們可以聽他們的話,領受聖禮。如果人們因信仰而正確地接受聖禮,盡管給予者是邪惡的,但基督聖禮的效果不會被廢除,上帝的恩典也不會減少。因為基督的建立和應許,雖然是惡人所行,卻仍然有效。

但教會的法規要求,邪惡的會長要接受審查,知道自己罪的要被起訴。最後,壹旦他們被判有罪,他們將被公正的判決解雇。洗禮時

洗禮不僅是宣告宗教神聖的標誌,也是基督徒區別於未受洗者的標誌,更是重生或重生的標誌。通過洗禮,就像通過工具壹樣,每個合法受洗的人都與教會有聯系。聖靈赦免我們的罪,並接受我們為神的養子,這應許在洗禮中得到證實。這樣,信心就堅固了,向神禱告,恩典就增多了。

兒童受洗非常符合基督建立的洗禮的意義,必須在教會中保留。論聖餐

聖餐不僅是基督徒應該彼此相愛的記號,也是基督為他的死贖罪的聖禮。凡因信合法領受的,就吃那擘餅,領受基督的身體和感謝的杯,並且領受基督的血。

聖餐論(即面包和酒的變質)在《聖經》中無法得到證明,實際上違背了《聖經》的明文規定,推翻了聖禮的初衷,產生了許多迷信。

在聖餐中,基督的身體只是屬靈的給予、索取和吃,而在聖餐中接受和吃基督身體的工具是信心。

基督設立了聖餐禮,但沒有命令人們保存面包和酒,隨身攜帶,高舉或崇拜它。論惡人不吃基督的身體而領聖餐。

惡人和沒有活潑信仰的人,明明是用嘴吃喝聖體(如聖奧古斯丁所說)的餅和酒,卻絕不是接受基督。他們吃喝如此重大事件的象征或聖禮,但他們吃喝自己的罪。面包和酒應該分給外行人。

主杯壹定不能給俗家信徒,因為根據基督的安排和命令,聖餐的餅和酒應該平等地給所有基督徒。論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犧牲

基督曾經犧牲自己作為祭品,徹底救贖了整個世界的原罪;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贖人,只有這個辦法。所以通常說,在彌撒的時候,祭司會獻祭基督,以此來贖罪死者和死者痛苦的罪孽。這是褻瀆神明的胡說八道和危險的欺詐。關於總統的婚姻

上帝的法律沒有命令主教,總統和部長發誓獨身或禁止結婚。所以,如果他們認為娶妻最有利於虔誠,他們可以放手,就像其他基督徒壹樣,娶妻同樣合法。被逐出教會的人。

根據宗教法被明確驅逐出教會的人,應被所有信徒視為外國人和收稅人,直到他明顯悔改並與教會和解,教會中有能力的法官才會重新加入教會。論教會的遺傳

不同地方的遺傳和禮儀不壹定要相同,或者非常相似,因為它們從來都是不統壹的,可以隨國家、時局、民風而變,只要不違背聖經。任何人,因為他的私人意見,故意和公開破壞教會的所有繼承和禮儀,不違反聖經,但制定和批準的相同的權威,應該公開斥責(讓別人知道他們警告的),作為壹個人違反教會的公共秩序,損害官方的權威,傷害弱勢兄弟的良心。

全世界的教會都有權制定、改變或廢除只有人類權威制定的教會禮儀,只要壹切都是為了培養人。在講道書上

第二講道集——其主題列在本文之下——確實包含了這些時代所需要的純粹教義,就像愛德華時代的第壹講道集壹樣;因此,我們認為應該由牧師在教堂裏勤奮而清楚地把它們讀出來,讓每個人都能理解。

第二次講道集中在以下主題:1。正確使用教堂。第二,反偶像崇拜。第三,關於修復和清潔教堂。第四,關於善行:首先是關於齋戒。第五,反腐酒醉。第六,反奇裝異服。第七,關於祈禱。八、關於禱告的時間和地點。在公共場合祈禱和舉行聖禮時,應該使用聽眾聽得懂的語言。關於尊重聖經。XI。關於施舍。十二。關於基督的誕生。十三。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十四。關於基督的復活。第十五,關於接受基督的身體和血的聖禮。十六、論聖靈的恩賜。17.升天前三天祈禱日的演講。十八歲,關於婚姻。十九,關於悔改。二十、反對懶惰。二十壹、反叛國。論主教和總統的設立

大主教和主教的設立,以及設立總統和書記員的儀式,是最近在愛德華六世時代做出的,並得到了當時眾議院的權威批準,真正包含了這壹設立和建立的所有重要事項;它也不是迷信或邪惡的。因此,從上面提到的愛德華國王第二年開始,到現在或以後,所有按照這種禮儀被封或立的人,我們聲明他們是被正當合法地封和立的。論國家行政長官

女王在英國和她的領地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個國家的所有行業,無論是教會還是國家,都主要是權力,這種權利不是也不應該受任何外國管轄。

我們將主要權力歸於女王的舉動激怒了壹些詆毀者的心;但是我們沒有給國王講道和舉行聖禮的權利,這也是我們伊麗莎白女王最近頒布的法令所確認的。但是,我們從《聖經》中可以看到,皇族的特權往往是上帝親自授予敬虔的君王的,也就是要掌管上帝所托付的壹切行業和職級,無論是教會還是國家,用劍來約束頑固邪惡的人。

羅馬主教在英國沒有管轄權。

英國法律可以對犯通奸罪的基督徒處以死刑。

基督徒在軍官的命令下武裝戰鬥是合法的。

關於基督教徒非公共財產的第38條

基督教的商品和財富,就其主權而言,並不像壹些浸信會教徒錯誤地宣稱的那樣是公有的。然而,那些擁有貨物和財富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慷慨地給予窮人。論基督教誓言

既然我們承認主耶穌基督和使徒雅各禁止信徒輕易發誓,那麽我們就可以推斷基督教並沒有禁止發誓。相反,當它被政府命令為信仰而發誓時,我們可以根據先知、正義、洞察力和真理的教導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