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句話像現在這樣生動地描述了從月亮升起到月亮落下的秋夜景色。表面上看,這六句都是自然風光,只有“夜”,沒有壹個“累”字;但仔細壹看,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青竹、庭院、長月、罕見的星星、在黑暗中飛翔的螢火蟲、在水中停留的鳥兒,還有這些風景的見證人——詩人本人。我們仿佛看到他壹個人“躺在裏面”,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壹會兒用手肘撐著,聽著窗外竹葉沙沙作響,露珠滴落;壹會兒,我沈思灑滿庭院的溶解月光;過了壹會兒,我穿上衣服,走出院子,擡頭看了看遠方,環顧了壹下曠野,心中充滿了擔憂...這夜從月亮升到月亮,詩人。妳睡過覺嗎?熬了壹夜,他該有多累啊!如此寧靜涼爽的秋夜,詩人。為什麽睡不安穩?什麽事這麽重要讓他困擾?在詩的最後兩行,詩人坦陳:“萬物中,空無哀愁!”原來他是擔心國家大事。此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西北藏兵襲擾中原;並於廣德元年(763年)十月,直搗長安,迫使唐代宗李煜投靠陜州(《新唐書·吐蕃傳》)。北方廣大人民再壹次被戰爭所困擾,“我的田地和花園被戰爭毀壞,我自己的血肉成為街上的渣滓。”此時杜甫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據前人考證,此詩作於廣德二年)。他雖然沒有直接受害,但對國家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在這個難熬的秋天,他怎麽能不擔心呢?“萬變不離其宗”,那天晚上他在想成千上萬的事情,哪壹件不是和戰爭有關的!這位詩人深切關註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難怪他整夜不安和失眠。但是,當時昏君當道,仁人誌士被鄙視被拋棄,老杜自己也沒有辦法報效國家。所以詩的結論是:“空愁明夜!”徒然感嘆這麽好的夜晚白白逝去。“空愁”壹詞表達了詩人的無限感慨和憂慮。
詩的後兩句在全篇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讀完這兩句話,我們回望眼前所描繪的自然風光,仿佛煥發出新的光彩,這壹切都蘊含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與詩人的內心息息相關:因為詩人為國事心寒,所以特別覺得“竹寒侵寢”;因為詩人嘆的是人民群眾的苦難,所以對“重露成涓涓細流”的聲音特別敏感,像眼淚滾滾;光華萬裏的“野月”,讓人想起詩人。他的思想廣闊而遙遠;隱隱約約的《稀星》,似乎表現了詩人對當時政治動蕩的關註;至於在黑暗中飛來飛去自拍的螢火蟲,與相伴的水鳥,分明烘托了詩人“消弭過程中只惜自己,黃昏時只求壹個吻”(《四十韻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