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遭遇詩三十八首——十九首詩賞析

遭遇詩三十八首——十九首詩賞析

武則天統治時期,掠奪人民財富,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修建佛寺。佛寺的規模超過了皇宮。拜佛工程興起後,每天要伺候幾萬人,國庫已經枯竭,民不聊生。

詩人對此義憤填膺,情不自禁地將憤懣之筆直指武則天,尖銳地諷刺和揭露武則天崇佛枉法、勞民傷財的荒唐行徑,猶如對弊端的聲討。

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是以詩論時代之弊。與詩人多次呈獻給武則天批評政事得失的奏折大相徑庭。雖然它也談論政治和社會問題,但它不同於壹般的政治報紙,主要關註陳奇事務。它不僅是政治理論,而且首先是詩歌,是詩歌和政治理論的結合。

前四句引用了仁政愛民的思想,抨擊武則天作亂擾民的行為。用古代的“仁者”君主來諷刺當代的桀驁不馴的君主,是中國古詩詞中使用的傳統手法。因此,陳子昂在開篇就為全詩做了明確的論證:古代的道德君主從不為自己謀利,而是處處關心和幫助善良的普通百姓。

然後三四句引出古代著名聖賢、暴君的例子,進行正反對比。詩人以真摯激烈的語氣向當代最高統治者訴說:姚壹向以節儉著稱,花名車絕非其願;妳這個周代皇帝,本應努力學習歷代稱頌的聖人堯,但妳是否也步了亡國之君的後塵,在修建堯臺時的奢靡之舉?這裏介紹具體的歷史人物和有代表性的事物(“桃花塢”、“瑤臺”),避免枯燥和直接的推理。因此討論生動而富有感情,增強了感染力和說服力。

“我聞到了西方化的味道,我清理了內森的道路。為什麽金玉貧,雕尊?”詩人引用佛教倡導清凈慈悲的教義,指出拜佛者金玉貧,建設興旺,生活殘疾,恰恰違背了佛教的本意。這裏“子之矛,攻之盾”,名正言順地否定了當事人為自己辯護的借口。武則天代帝立李,建立了武周政權。她上臺後,急於欺騙民眾,讓他們相信大周是屬於“天命”的。於是,奸夫小人借機升了他的意,偽造了符號_占蔔,大肆宣傳此女是西方彌勒佛轉世,迎合了武則天的迷信心理和政治需要。此後,修建佛寺之風愈演愈烈。陳子昂對此進行了反駁:來自西方的佛教是建立在純潔和慈悲的基礎上的,越純潔越有尊嚴;為什麽自稱拜佛的人反而違背佛道,大興土木,修建金玉佛像寺廟,作為對清凈愛佛的禮贊?這是全詩第二個反問。

這個反問比第壹個更有力度。如果說前面的反問句有說服的成分,那麽這個反問句就是徹底的聲討。這種譴責暴露了拜佛者的虛偽。“無奈”這個詞太厲害了,對方根本沒有辯解的余地。

“雲山盡,遙圖竹翠帆”以嚴謹的做工充分描述了新建佛寺的宏大規模和豪華布局。

為了建造高聳入雲的寺廟和寺院,砍伐開山采石,搜羅民間的珍珠珍寶,以求制作瑰麗的圖案,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這裏只寫建築的巨大成本,把人民的深重苦難留給讀者去想象和補充。接下來“幽靈工作尚不可能,但人力資源可以安全生存”這句話還是對偶的,只是從現實變成了虛無,從之前的描述轉入了討論。這些宏大精致的匠心工程,似乎連鬼神都難以建造。人們如何建造它們?言下之意是:這些消耗了多少人的血汗和生命。這是全詩浩大工程對統治者有悖常理的第三個反問。這個反問從第壹次勸說,第二次申斥上升到壹個憤怒的指責。詩的最後兩句:“誇愚增倦,誇智太昏”是對統治者向“愚人”誇耀宗教排場的警告,足以造成無窮後患;耍小聰明的結果就是白白浪費人和錢,讓政治更加撲朔迷離。這個結局是積極的,雄辯的,有說服力的。對糊塗的“道”進行批判,呼應了古代聖人在開篇所贊美的“道”,使篇章結構嚴密,說理透徹,批判說服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