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簡介
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好像辦公地址在重慶,某區的民間組織。我看過它創辦的《世界詩人》,當然也是壹本民間詩歌雜誌。“好詩在民間”,這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我壹直忽視官方和民間,這種對立的劃分本身就是對詩歌的壹種傷害。我的意思是,從中國的法律上嚴格來說,這個“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被冠以“國際”是違法的。好在壹些紅書,比如“榮譽文學博士”、“國際最佳詩人”等,直接發行,滿足了中國詩人國際化的需要,也安慰了市場經濟下詩人疲憊空虛的心靈,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到現在已經被依法取締了,做點對詩歌發展有益的事情也不錯。偏偏諾貝爾和中國詩人開了壹個“國際玩笑”,再加上壹些新聞對“亮點”的追求,以及壹些記者的無知和刻意炒作,讓我們看到了現實主義的諷刺和黑色幽默,我們哭笑不得。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張治中說,“每年推薦世界各地的優秀詩人和作家角逐諾貝爾獎,已經成為中心的壹項義務。這個中心在過去的12年裏推薦了12位優秀的外國詩人和作家。”什麽是傑出的詩人和作家?標準是什麽?這12人是有國際影響力的“詩壇大腕”嗎?我想我沒聽說過。另外,義務和責任是對等的。既然敢承擔義務,就有責任推薦。看起來挺嚴重的,但是剃光頭是個燙手的擔子,諾貝爾委員會都涼了!張治中說:“按照中心的工作推薦程序,每年由中心國際執委會投票選出壹人作為推薦人,但推薦給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時,是由中心的三位詩人和翻譯家(其中兩位是語言學教授)共同推薦的。葉世斌是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主席、詩人張誌和我本人以及寧波大學教授楊博士推薦的。”他說,推薦完全符合諾貝爾文學獎只推薦個人的規定,不接受所謂的組織推薦。事實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合格提名者僅限於瑞典學院文學院院士、各國相當於文學院士的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校文學和語言學教授、各國作家協會主席。這個獎項根本不接受團體提名。先無記名投票,再以中心名義推薦,完全不符合評獎規則。“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敢為人先,為安徽省天長市國土資源局、房產管理局局長葉世斌戴上高帽。這位官方詩人幼稚可笑,就像皇帝的新裝,華麗到不用小孩子壹句話就能洞穿。如果評委會接受葉世斌的推薦,他離拿這個獎還有壹段距離。近幾年每年都會收到350多封文學獎提名信,大部分都會被直接淘汰。最多只有10人有資格參加“比賽”。當然這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