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書”與“五經”
“四書”是指四部儒家經典,即《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
五經是五種儒家經典,即《詩經》、《詩經》、《禮記》(李周、李逸、李記)、《易經》和《春秋》。
2.詩經
《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約500年的作品。《詩經》通常被稱為《詩經》或《三百首詩》。直到漢代,儒家才把它當作經典,稱之為《詩經》,有305篇。分為風、雅、贊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160篇,大部分是地方民歌,是《詩經》的精華,如《割譚》《說書》。《雅》分為《雅》和《瀟雅》,105篇,大部分是西周皇室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歌,大部分是描寫周貴族的歷史,歌頌的。《頌》共40首,包括《周松》、《松露》、《商頌》等,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音樂和舞曲。《詩經》是中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中國文學特別是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多以互生句押韻,並廣泛運用“賦”、“比”、“興”等手法,具有章句連篇的特點。
3.《左傳》
《左傳》是中國第壹部敘述詳盡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左氏春秋傳》,相傳為魯國歷史學家左丘明所撰。這部編年史始於魯寅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敘述了春秋時期250多年的歷史。《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
4.“普通話”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民族史書,卷數***21。是左秋明寫的。根據不同的國家,該書記錄了從周穆王到周鎮定王500多年的歷史。《國語》和《左傳》的明顯區別是《國語》寫的是不同的國家,以記字見勝;《左傳》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比記東西還長。
5.南方之歌
《楚辭》是中國第壹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因為詩歌的形式是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且文中引用了大量楚地的土特產和方言詞匯,所以稱之為“楚辭”。《楚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代表作是《離騷》,所以後人也稱《楚辭》為“騷體”。西漢末年,劉向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著作,編成壹部文集。楚辭是中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
6.魯《春秋》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是戰國末期秦人編撰的先秦聖賢的代表作。全書***26卷,教材選用查金。
7.山海經
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傑作《山海經》。內容主要是古代民俗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醫藥、祭祀、巫醫等。,對研究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話都有參考價值。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話傳說,如“黃帝戰蚩尤”、“禹爭水”、“精衛奪海”、追日”等著名寓言,是後世文學家的珍貴資料。
8.戰國政策
《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撰的國家史書,編***33。從周鎮定十六年(公元前453年)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整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史實,重點是謀士的謀略和言論。《戰國策》在語言運用上非常成功,雄辯的論證、鋪張的敘事、犀利的諷刺和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它標誌著中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9.《魚臺新頌》
南朝陳主編的《魚臺新詩》總集,10卷,成書於梁,是繼《詩經》、《楚辭》之後又壹部頗有影響的古代詩歌總集。代表作品有《孔雀東南飛》(原標題:焦仲卿妻子古詩)。
10.樂府詩
郭頌毛潛主編的《樂府詩總集》。收集漢魏唐五代樂府曲,先秦至唐末歌謠。包括民歌和文人作品,也包括後人的原話和仿作。樂府最初是當時政府設立的音樂機關,專門制作音樂樂章,收集整理各地民間音樂的歌曲。這些樂章和歌曲後來被稱為“樂府詩”,成為繼《詩經》、《楚辭》之後的壹種新的詩風。
11.24歷史
指的是從《史記》到《明史》的24部史書。其中中學課本涉及:史記(韓?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後漢書(南宋?葉凡);《三國誌》,(金?陳壽);《新唐書》(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明史》(清?張等。).
12.四部歷史
指的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官員編撰的壹部大型綜合性古籍叢書。* * *收集了清代乾隆以前的重要古籍3461種、79309卷,重新包裝成36000余卷,按經(被儒家列為經典、註釋經的書籍)、史(記述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的書籍)分類,)、分冊(戰國以來的百家著作及工農兵醫等各種科技著作)和文集(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