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代文學37:李賀、劉禹錫、柳宗元

古代文學37:李賀、劉禹錫、柳宗元

繼孟郊、韓愈之後,元和詩壇出現了才子李賀,劉禹錫、柳宗元緊隨其後。李賀用清貧悲涼的歌曲表達了今生的不如意,劉和劉用不同的風格寫下了同樣的悲傷。

李賀是沒落的唐朝宗室的後裔。因為父親的名字和“進士”的音差不多,經常被人攻擊嘲笑,所以不能參加進士考試。之後做了九品小官,也因為身體虛弱回家了,不久就病死了。他只活了27歲,寫了大約250首詩。李賀比韓愈小22歲。當他年輕的時候,他因他的才華而出名。18歲時,他帶著自己的詩去拜訪韓愈。韓愈只看到壹首《雁門》就認識了他。但李賀常常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是宗室後裔,而現實卻是家道早已衰敗,理想破滅,生出失落感和屈辱感。此外,他身體不好,相貌醜陋,他在智力上增加了對詩歌中那種快感的尋找。很早,他就寫道:“君何不取吳鉤,集關山五十州,請暫去淩煙閣,若君是秀才萬戶侯!”這樣壹首詩。遠大的理想和現實的打擊讓他早熟,這是焦慮和幻滅帶來的。他說自己“長安有其人,心已爛”,“風華正茂懷恨在心,夢想使他老去”。這種生活經歷使他的身心異於常人。於是他開始思考人生、命運、生死等世界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並用詩和筆表達出來。

在他短暫的27年生涯中,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寫詩上,廢寢忘食,騎驢作詩。他母親見他如此癡迷寫詩,認為他的詩是用自己的心血做出來的。他的執著註定了他沈迷於自己理想的詩歌王國,卻無法理性地反思社會。另壹方面,他的詩歌融入了強烈的悲傷情緒和隱逸怪誕的個性。這就使李賀的詩歌脫離了韓愈的豪放,孟郊的冷峭孤獨轉向了虛幻意圖的創造,從而形成了自己憂郁神秘的詩風。

李賀深受屈原、李白和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他用樂府體來表達自己的苦悶心情。他對冷艷的悲情用心有著特殊的喜愛。他用了很多“哭”“啼”等充滿感情的詞語,他還把物體的色彩和情態渲染到了極致。他的詩常常融合了情感上的悲傷和絢麗多彩。為了加強詩歌意象的感染力,他還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精挑細選的動詞、形容詞來表達視覺、聽覺和味覺的交流,如把夏日的景色描寫成“舊景重,不足為奇飛”,表達將軍“只敢獨出秦門”的豪邁。通過這些不同感官的碰撞,把藝術散發出的微妙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也用了壹些尖銳、脆生生、猙獰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不尋常的思維方式,生硬挑釁的詞句,奇特的意象選擇,構成了李賀詩歌意象創造的基本特征。李賀詩歌中的奇異特征主要來自他異於常人的想象。他可以通過平凡的事物想象天堂的繁華,從音樂的美妙中想象自然的喜悅,讓自己的想象超越時空自由流淌。《李平詩話》壹詩就是其中的代表:“鳳凰哭昆山,荷花哭香蘭笑”,“老魚舞瘦團子...江娥哭竹愁”,他的詩裏還有很多奇思妙想。

李賀創造的虛意對晚唐李商隱影響很深,所以李商隱寫的詩壹般人研究得不透徹。李商隱很佩服李賀的天才創作,甚至為他寫了壹本李昌濟傳記,描述他的人生經歷和寫詩的過程。另壹位與之齊名的詩人杜牧在《李和集序》中稱他的詩是《離騷》的延續,並生動地概括了他的詩歌特點。與韓相比,李賀更註重內心世界的挖掘,更富幻想,更突出詩人氣質,對晚唐詩風產生了直接影響。但情緒過於低落,壹味追求陌生,使得詩歌向神秘晦澀的方向發展。

贊:

人生命運總是磨人,滄桑難繞。

唐朝後代自視甚高,騎驢卻無能為力。

久而久之,很難找到知音,也很難找到琴。

新奇冒險入門,27年隔空。

其後的詩人是劉禹錫和柳宗元,他們有著良好的友誼和相似的人生經歷,從而為他們詩歌思想的相似性奠定了基礎。劉禹錫是河南洛陽人,柳宗元是山西永濟人。貞元九年,兩人同中進士,十年後壹同進京。後加入王的維新派,維新運動失敗後分別被流放到湖南和永州。十年後,他們分別被流放到廣東和廣西。柳宗元因長期的貶謫生涯和沈重的政治壓迫,卒於柳州,時年47歲。劉禹錫因為心態好,活了很多年。後來,他和白居易合唱,被稱為“白柳”。

劉禹錫和柳宗元壹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偏僻貧窮的地方度過,所以他們寫了很多詩來表達內心的苦悶,表達內心深處的困境卻又不肯屈服。劉禹錫的性格剛毅豪邁。盡管在艱苦的歲月裏,他心情沈重,但他仍然能夠寫詩來攻擊他的政治對手。這樣的反抗使他的事業相當不如意,但他的詩歌卻顯示出巨大的魅力,大大增加了他詩歌的深度和強度。劉禹錫的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大多簡潔明快,文筆俊朗,哲理深邃,真情流露,很有意境,如《秋詩二首》:“自古秋悲寂寞,我說秋比春好。”全詩反對傳統的悲秋觀念,贊美秋天,賦予秋天壹種指引人生的力量,表達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劉禹錫更被人稱道的是壹些關於歷史的古詩詞。這些詩語言簡潔凝練,立意嚴謹新穎,在古今對接的時空裏,有壹種對歷史和人生的沈思感。如《西堡山懷古》:“王睿自益州下船,皇親鬼在南靖城憔悴。千尋的鐵鎖沈入河底,壹塊石頭從裏面掉了出來...”他的詩歌頌金的大事,充滿了壹種悲涼而不沒落、沈重而頑強的精神,而這種氣象使人對古往今來都深有感觸。劉禹錫被貶南方,也受到民間歌詞的影響,創作了許多民歌濃郁、雅俗之間的優秀作品,清新自然。比如《竹枝詞二首》《楊柳青的清涼程度,浪江上的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路上風和日麗卻陽光明媚。“這首詩用壹語雙關,表達了壹個女人對愛人的微妙感情,生活氣息濃厚,藝術品位很高。

贊:

流落千裏,每每憶夢筆。

性是堅強而豪邁的,需要千百遍才知道是什麽意思。

不寫悲秋詩,問古今多少事。

勾兌民間新鮮詞,會有陽光卻陽光。

與劉禹錫相比,柳宗元的詩更沈重、更內斂、更刻板、更質樸。柳宗元詩歌的這些特點來源於他自身的個性。他是壹個熱情甚至執著的詩人。他有深刻的思想和敏銳的洞察力,但他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困難。劉禹錫本人是比較豁達和開放的。柳宗元只能抒發對山川的感情,所以他的山水遊記堪稱壹絕。他無法打消自己的顧慮,所以在玩的時候也有壹種失落感。蘇軾評價他是“樂極生悲”。

劉詩歌還具有自覺的審美追求。在創作實踐中,他對殘月、深竹、冷松、寒光、山谷等具有冷意和尖銳感覺的意象情有獨鐘。,而且他還側重於綠色、清爽、藍色等冷色。當蕭瑟的冷色調與犀利硬朗的文字結合在壹起時,作品呈現出壹種冷冷的風格。這壹特點反映在著名的江雪“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中。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冰冷的河面上釣魚——雪”,這首詩被稱為唐代五言絕句中最好的作品。柳宗元的詩還是有淡然的壹面。前人多將其與陶淵明、魏相提並論,認為劉的詩介於兩者之間,風格古樸,貼近自然,不施粉黛,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如《漁父》和《我壹回頭,見天上浪動,崖上雲閑來,壹朵壹朵》。這是壹首句子平實,色彩淡雅,感情閑適,意境悠遠的好詩。陶詩淡泊、親近自然,最能體現人內心的平和與曠達;魏的詩淡泊近美,讀之令人心曠神怡;而劉的詩,則在冷漠中蘊含著憂患與委屈。雖然避免了,但還是體現出來了,表現出壹種冷冰冰的信息。

贊:

可以在山川水草間遊來遊去,無聊了就休閑壹天。

結論裏冷句多,錢山獨釣寒。

懸崖上的雲朵壹朵壹朵悠閑地飄來,漁夫總是在問問題。

今天貴州有驢嗎?哪天回來吃壹百條魚。

另壹位與柳宗元、劉禹錫交遊並在詩歌上有所建樹的貶謫詩人是陸問,其詩狂怒豪邁。另壹位詩人是李德裕,唐朝中期著名的宰相。他在政治和軍事上頗有建樹,但壹生陷入黨爭,多次被貶。他的詩詞歌賦比較平易近人,感情真實,平淡生活中有強烈的鄉愁,表現了老政治家、英雄們暮年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