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時,能歌善舞的皇後趙被寵幸入宮,在楊阿妃家載歌載舞。三國時期,魏王曹植在《雅禮》中也有“楊阿奏奇舞”壹句。陽答屬今晉城市管轄。
澤州人孔三川是第壹聲腔大師,他在戲曲和曲藝領域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郎、晉時期,晉城的傳統戲曲和歷史遺跡較多。選擇它的人是:
四個戲臺,兩個舞亭(院),壹個戲臺遺跡:高平市寺莊鎮王寶村二郎廟內殘存有金大鼎二十三年(1183)修建的戲臺。陽城縣屯城村東嶽廟的戲臺、平臺、四根小八角石柱,是壹代人的遺物。沁水縣郭楠村的崔府君廟戲臺,除了四柱是以明後年開光(天啟七年,廟從沁河西岸遷到茍偉)的東西為原型外,完全保留了宋金時期粗獷古樸的建築風格。澤州縣葉地村天齊廟戲臺,位於東北方石柱上部東南,依稀可辨“正口二”二字。柱子地基無疑是金元時期的遺跡。陽城縣孤山白龍寺,金章宗太和二年(1202)含明昌三年(1192)。這裏有壹個舞蹈亭。據陽城縣碑刻記載,該縣鬥村八年(1208)壹直在“重修舞庭碑刻”。沁水縣龍崗鎮姚家河村附近的海龍池王廟有壹座元代戲臺,現存石柱6根,刻字證明屬元順帝鄭智四年(1344)。
高平市河西鎮西李門村二仙廟始建於唐代,金海陵王鄭玲二年至金世宗大定三年重修(1157-165438)。正殿前的露臺東側,有壹幅《宋金隊戲圖》,露臺南側,有壹根用石頭鑲嵌的線形竹竿,顯然是當時演出的向導;第二個和第三個表演者,頭上戴著發夾花,壹個人舉起前臂,手藏在扭曲的袖子裏;後七人為伴奏者,有男有女,所用樂器為棒鼓、笛子、蘆笙、拍板等。後者有六個大字:右邊的壹個右手拿著碗在看;左二左壹是伴奏者;另外三個舞者的這兩個石雕,表現了當時晉城地區中國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並存的現實。
長治
1960年,長治分水嶺戰國古墓中發現10個編鐘。1972年,在同壹地點的戰國古墓中發現了壹個青銅鼎、壹個石編鐘和兩個青銅俑。此青銅小雕像高12 cm,形象為侏儒,短袖襯衫,緊身長方形領蓋腰膝,表演形式。1983年,在潞城縣劉溪鄉潞河村戰國墓中發現編鐘、編鐘、仆役鐘等樂器。這些都證明早在戰國時期,上黨地區就已經非常流行歌舞了。
1959年,秦縣南聶水村出土北魏至宋代佛教活動造像100余尊。其中,壹尊高82厘米、寬20-60厘米的六魏佛像被數百幅浮雕環繞。雖然風化已久,模糊不清,但12人還是能隱約分辨出來:壹組是爬桿的,壹組是爬桿的,壹組是倒掛的,壹組是倒掛的,姿勢各不相同;有壹組人雙臂倒立,用腳玩東西,後仰柔腰,練氣功。壹組是吹長笛和鑼;還有變戲法的,藝人表演長高蹺。平順縣大雲寺晚周佛塔樂舞詞浮雕七幅。樂器有笛子、拍子、蘆笛、琵琶、笙、箐等。這座寺廟的五代樂舞壁畫栩栩如生。這些都讓人看到了那個時期上黨地區上百種戲曲、舞蹈的表演。
興國九年(984)宋太平沁縣靈泉寺、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有11樂器。宋神宗熙寧六年至宋哲宗紹聖三年(1073-1096)高平市開化寺壁畫,表現為兩個舞蹈的分支,由12名女樂師伴奏。還有兩塊宋碑記載,上黨地區把汴京城的瓦寺勾欄作為民間藝人向大眾觀眾表演技藝的場所時,已經有了壹座磚木結構的舞樓。壹件是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魏聖君官廳侯新廟碑(當時秦縣叫魏聖君),原建在秦縣衙門口,現遷入秦縣文史館。碑上有“三館三廳壹舞樓”的記載。壹座是平順縣東河村的九天聖母像,是建中在靖(1101)年重修的。碑文上寫著“元豐年間(1100)命善工重修北寺,造舞樓”。這兩個舞蹈建築是為神靈表演的地方。其實當時和後來壹樣,既是娛神,也是娛人。那時候即使沒有形成完整的戲曲,也會有雛形或者只是載歌載舞,對以後的戲曲產生影響。上黨地區歷史悠久,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直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與上黨梆子的關系非常密切。
上黨地區的民樂組織很普遍。只要有十幾個村,酒會上就有八場音樂晚會;大村會有兩三個。不可能知道它的歷史有多長。不過,據說長子縣西南的程村制作青銅樂器已經有600多年了。每八場音樂會都有壹個名字,但人們習慣稱它為所在的村莊或街區。它的主要活動是參加與神靈的會面。成員身著長袍(夏秋長大衣),領口斜插壹面壹尺多長的紅色三角旗。有的旗子上繡著龍,有的則繡著“淩”字。插旗桿的布筒前有壹塊白布,上面寫著村名。邊走邊玩。如果妳去山上朝聖,走幾十英裏是很常見的。有些人甚至走了壹兩英裏。這其實是壹場民樂表演比賽。裁判當然是千千的壹名音樂愛好者。被人誇是很光榮的。他們總是希望年復壹年地保持這個榮譽。然而,不管被忽視的音樂音樂社是否會認輸,他們總是要努力為下壹次做準備。這場比賽永遠不會結束。
八音會用的樂器和上黨梆子用的壹模壹樣,很多曲牌和鑼鼓經典,比如《範二》、《打牡丹》、《壹串鈴》、《葡萄架》、《靠山紅》、《壹馬三箭》也是壹模壹樣。八樂節的另壹項活動是村裏有人結婚、分居、過生日,稱為“鬧房”、“暖房”、“鬧生日”。有的地方,死了的人還邀請音樂社“辦喪事”。在這些場合,我們要唱幾出“打鼓戲”——大家圍著老鼓打,把劇中人物的臺詞唱出來(有的高手可以自己扮演兩三個角色)。上黨梆子很多業余自樂班都是從八節唱《打鼓》開始的。還有壹些上黨梆子的職業班,就是由自助班發展而來的。從這個“八樂社-自樂班-專業班社”的發展中,可以窺見上黨梆子形成的壹些端倪。金城
晉城有許多驅趕瘟疫、迎福的民俗活動,如在晉城、陽城、沁水等地“趕瘟疫”,扮作鐘馗、小鬼、老虎,在鼓樂的引導下,到人家家裏放鞭炮“驅趕瘟疫”);羊城東鄉“送別”(在鼓樂的引導下,高夫婦給新婚夫婦送彩泥孩子)。靈川農村的“五鬼叉”(五個小鬼奉命提不孝之妻,連滾帶追,最後被綁。——可能是木蓮扣留劉青故事裏的鬼);
長治
長治民間有大量驅趕疫病、迎福的活動,如在長子身邊“鞭笞癆鬼”(廟會期間,鐘馗在街上追著人打扮的“癆鬼”,在臺上上吊);壺關地區的“猿人脫殼”(葬禮上,人們裝扮成猿人躺在紅地毯上篩糠面。猿跳後,地毯保持猴形,懸空);長子,屯留的《砍時》(大旱祈雨的壹種形式,在鑼鼓聲中,兩個武士扮成男人,用刀把秀裏上追到臺上,把秀裏上頭上的黃色南瓜砸成“秀裏上”、“腦漿迸裂”);這些活動都有人物活動,壹般情節簡單。
元宵節的時候,上黨有的地方還會播放情節簡單的《下壹個故事》,比如《盲母送女兒》(女兒臨產,母親送到婆家,結果在路上)。總之,這些民樂、曲藝、街頭表演,將哺育上黨梆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茁壯成長。最早的音樂家記錄可以在舒威刑罰記錄中找到。杜甫,明朝洪武年間任夏府官,壺關人。當他退休回到家鄉,皇帝給了他壹個幸福的家庭,名叫劉。馬巷村的劉章秋就是這位音樂家劉的後代。民國五年(1916)又辦班教授樂師演奏技藝。
上黨樂師在迎接神配會時,要獻上壹個演出團(又稱雜劇)、壹部鋼琴曲和壹部院抄。明代嘉靖本(沁水縣誌)記載“士大夫為上朝宗廟之神,四時祭,壹時祭墓,鼓吹或表演雜劇”。陽城宓尚村康熙五年碑中有“唯有雜劇是歲物”之說。
隊戲:元史中有“星河部掌枝女扮隊戲150人”的記載(新元史中也有記載)。明代陳繼儒的《太平花青》中記載:“錢塘是宋朝的都城...孝為太上皇祝壽,壹時間命令要多做女人...隊裏演的是李端娘……”。上黨隊戲起源於何時,是否與宮廷隊戲相同,不得而知。根據陸的數字(1912-1991)、朱群才(1915-1994)、平順嶽老(1994)。這些戲沒有弦樂伴奏,沒有唱腔,只有倒白和誦經(誦經押韻上下句,七句配223句和322句),臺詞大多古樸典雅。隊戲的鑼鼓叫“鑼鼓”,只唱壹兩句就敲幾下。服裝人物和上黨梆子穿的壹樣。武將人物身穿前短後長的“龍襖”,腰間為“葛塔帶”。
書院是元金時期用於表演的文字。元末明初,陶記載了700多所高校名稱,但均已失傳。人們只能在其他作品中偶爾看到收入的片段。上黨樂師迎神賽社的時候,老樂師們只知道三本書:吵五表、地堂(都有手稿)和失傳的三人齊。除了壹首民謠在《喧鬧的五只表》裏唱了五遍,這三本書都只是平淡,沒有唱腔。這個笑話讓人發笑。
音樂家們表演了秦腔,如《無名小馬駒》、《送腰帶》、《送別》、《濟公橫掃泰國》、《打牡丹》等。這是壹種由笙(或笛子)伴奏的上黨梆子小戲。
樂師遇神比武,要裝著拿著截成竹條的竹竿走路(念杭)。他進神燈的時候會背壹些贊美的話。臺灣省出版的《漢語大詞典》解釋說:“往前走,舞者列為先鋒。”的妻子王的企業比喻宋:“‘瞻前顧後,用鐵褲襠。看前面看後面,有鐵扣子。”(關於魏景鈺的妻子,見《南史·孝義》)王富運是在解放前開始演這個角色的。
樂師表演的劇目與上黨梆子、口頭流傳、文字記載沒有關聯;但實際上,給予和接受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和痕跡:
1)祭祖:上黨樂師祭祖是喉神,生日是臘月初八。除了自己家裏的泥塑外,靈川縣陳侗張溝村的喉廟、高平市的喉廟、郝莊的喉廟都是他們的禮拜場所。上黨梆子每年祭神兩次:壹次是4月24日,梨園始祖唐(俗稱爺),長治北街梨園會館,晉城周元倉五局堂(又稱會館),澤州縣王城頭村、開元宮,都有唐的塑像,現存各社也都有爺,按時祭祀;又到了臘月初八。高平的班社除了在班社祭祀之外,還到城裏的喉廟祭祀喉神,由名班表演。澤州縣的五舉堂、開元宮、府城寺、黃愚寺、神南寺,陽城縣的宓尚村西寺都有喉廟。除了音樂家和戲曲藝術家,普通人也來這裏拜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理解為上黨梆子接受了隊戲的習俗(因為樂師的表演活動肯定比上黨梆子要古老得多)。
(2)表演:根據樂師口述的290個隊戲記錄的雜劇、和,四十宮調中的迎神逐鹿禮,唐樂行圖等。大多取材於風神、楚漢、三國、唐五代、楊家將、嶽家軍等朝代的故事。上黨梆子的700多個劇目中,大部分是朝代劇目,但除了上述來源外,還有若幹元明劇目。天門陣,詹幽洲,長阪坡,八仙過生日,打磨子,壹刀會,二狼山,七俠生,走樊城,鎖五龍,私三關,孟良盜骨,二宮。特別有意思的是,音樂家表演的鋼琴曲裏有壹本書《不知名的小馬駒》。據記載,明朝楊繼繩被嚴嵩害後,他的女兒和老仆楊恩去福建調兵,在山寺過夜。寺廟裏的壹個和尚熊飛愛他珍貴的小馬,想殺死它。後來才知道是恩人的女兒。道歉之後,我被送上了路。在上黨梆子班社的聚奎老班墻上,七年來壹直在高平密山鎮武文洞的戲臺上,有無名小馬,道光十年聚奎老班墻上,還有無名小馬的別稱,殺廟(鹹豐元年,端渡村老戲臺墻上有玉順班 然而,在民國時期,上黨地區的舞臺墻上並沒有《無名小馬》或《殺廟》的劇目。 1963年,河北永商縣西調劇團來上黨地區進行“探親演出”時,曾展出並復制了油印本《黨飛雄殺廟》。據老藝人們說,這是光緒初年上黨梆子藝人在河北設戶口、收徒弟時留下的上黨梆子劇目。和老音樂家朱群才校對這本書,他說只有幾處不同。可以看出,這是上黨梆子和西秦表演的書,是藝人帶到河北保存下來的,但上黨地區丟失了,又被西遷送了回來。我走了80多年的大圈。
(3)風格:音樂人的戲都是講感情,講故事,跌宕起伏,少拐彎抹角,少跳舞。現存的劇本、角單、藝人口述,除了秦腔中的女角色,幾十部隊戲、院書,只有長阪坡的米夫人有二十多首歌詞,大概是後來加上去的。上黨梆子被稱為粗獷豪邁,火熱兇猛,淳樸奔放(貶低它的人說它原始野蠻,不是殺人就是打架)。作家趙樹理曾指出:《西廂記》是壹部名劇,全國各地都有多種劇種演出,但上黨梆子卻沒有這個劇種(上黨梆子的古稱中,《遊殿》、《跳墻》、《禮》為上黨昆曲)。上黨梆子的“三把”雖然比愛恨分明的“調壯士”更有藝術感,但也給人壹種死板的感覺。從《四十宮調》的角色名單來看,有的劇需要幾十個演員,最多的時候達到100多個。真的是浩如煙海,光彩奪目。而上黨梆子,則是皇帝上殿、太子出征時常見的,其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鮮艷瑰麗。在《八仙》的演出中,壹個幾十人的戲班,除了伴奏的,做飯的,趕戲的,煮茶的,都在臺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所以這部劇的表演叫《堆仙》。1916年1月17日至19日,北京《世界日報》連載文章《晉劇》,盛贊上黨梆子壺關樂毅班(十萬班)的演出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恐怕不僅僅是團隊工作者給予的影響。
特別值得關註的是秦腔的問題。雖然明代《迎神遊社禮四十鑼曲》手稿中沒有秦腔的記載,民國《迎神遊社禮》手稿中有“請戲”二字,非正文,墨跡不同,但八年抄自王雙雲兄的隊戲,劇本中有秦腔《拾柴》、《送寒衣》全文。老樂手的介紹,從來不是從上黨梆子學來的。此外,在《四十宮曲·迎神禮儀》所包含的宮戰團戲中,山伯訪友、周家辱戚、送飯、三元佳音、班超拋筆等戲中都有“戲”字。這是否意味著它是壹部“鋼琴劇”?看來這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根據上黨梆子已故戲劇導演1962的調查筆記,陽城縣關明峰村白老人說,上黨梆子是明峰村壹個人從西邊回來,在明峰村唱歌形成的。他說,這個琴腔是音樂家的音樂表演嗎?如果在壹定情況下,壹首曲子從國外傳來,樂師用笛子伴奏,民間藝人繼續用它的主要樂器為巨琴,逐漸形成上黨梆子,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個需要以後查。上黨梆子裏有老人說:“我們的戲是從宮裏來的。”(“戲”“是30年代以前當地觀眾使用的上黨梆子名稱,相對於秧歌等小劇種而言。)至於它是哪個皇帝的宮殿,眾說紛紜,包括唐、、、。唐在潞州(今長治)做了兩年司機。宋太祖確實在周代曾到澤州(今晉城市)討伐李俊,但嚴格來說,地方戲尚未成型,更何況唐朝皇帝在盧氏時大權在握,朝代不清。他必須首先考慮王朝中的重大事件;宋太祖到澤州時,即位人數不多,軍隊忙亂,不會有這閑情逸致。蕭太後指的是遼聖宗的母親,她以後再也不會去上黨了。這只能從明朝的王詵來考慮。
康熙二十五年,沁水詩人範的第五首詩第壹句是“益陽臺上唱夕陽”(見《沁水縣誌》嘉慶版、《澤州縣誌》雍正版)。這說明康熙時期上黨地區就有弋陽唱腔。上黨梆子把行當分為九種:大胡子學生、老學生、青年學生、鄭丹、老聃、肖丹、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也和益陽話壹樣。肯定是受了益陽方言的影響。上黨梆子更多的是受昆曲和皮簧的影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六安賦誌》卷八記載,長子縣某縣知縣王聚元曾禁止“喪演”,稱“老梨園用於富室喪事,今已禁止,用者漸減”。這說明上黨地區的戲劇演出在18世紀已經相當頻繁。
此外,乾隆年間,陜西澤州有洛溪戲劇團,黃河以北有戲劇團,開封府有邦洛戲和戲組成的三合班的活動記錄(見清代著鄧)。正是這種“三合壹班”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聲樂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