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在小學導入中國古詩

如何在小學導入中國古詩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幾種常見的導入方法:

第壹,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設備是語文教師常用的教學工具,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為教學效果錦上添花。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圖片或視頻為課堂創設情境。

需要註意的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導入時,應引導學生用適當的語言或問題進行思考。畢竟語文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的每壹個環節都離不開語言,否則就會喧賓奪主,使教學偏離應有的方向。教師可以用優美的引導語來講解多媒體內容,學生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或表達欣賞多媒體導入內容後的感受。

二、故事導入

很多古詩詞背後都有歷史典故,也就是美麗動人的故事。故事中的情感貼近生活,能激發人的情緒和興趣。小學生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不妨將白話故事引入古詩詞教學。

用故事導入,要註意時間不能太長,內容要貼近課文內容,最後引出新的教學內容。故事導入也可以留懸念或者提問,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講故事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比如《黃鶴樓揚州行別孟浩然》這首古詩,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入:“唐朝有兩位著名的詩人,壹個叫李白,壹個叫孟浩然。他們是非常好的朋友。陽春三月的壹天,孟浩然乘船離開黃鶴樓去揚州,李白到江邊為他送行。告別後,李白站在河邊,凝視著遠處的小船。李白的心情非常復雜。他羨慕孟浩然的繁華揚州之行,又難過朋友走了,不知何時再相見。痛苦的不能再和孟浩然壹起旅行,壹起吟詩。這送別的場面是分不開的,連岸邊的柳樹和河上的沙鷗都為之動容。李白的激情隨著浩蕩的長江水洶湧澎湃,終於生成了出來,留下了著名的詩句——“黃鶴樓送別孟浩然赴揚州”。

第三,審查進口

復習導入又稱“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相關知識或生活經驗,並將其導入新課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新舊知識的橋梁,既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舊知識,又能帶出新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貫穿所有學習時期,要求學生註重積累。也有很多詩歌在內容上是密切相關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積累的古詩詞,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拓展思維,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

比如,在講授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詞《鄉村四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詞,如《詠柳》、《初春》、《晨曦》,談談自己對春天的感受。這種介紹既聯系了生活,又復習了舊知識,為學生理解詩歌的意義奠定了情感基礎。

第四,朗讀和導入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教學永遠需要閱讀。”於永正老師說:“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作為語文教師,要註重“培養和訓練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小學對朗讀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應該重視朗讀. "讓學生充分閱讀,在閱讀中感受整體,在閱讀中感悟東西,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是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古詩詞這種音樂性很強的教學內容,在朗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在課堂導入中,教師可以對新課程的內容進行建模,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狀態。教師應註意恰當的教學語言,提醒學生註意語調、停頓、重音、語速等。詩歌,或者加入音樂來創造壹個大聲朗讀的環境。

比如在教劉禹錫的《遙望洞庭》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有壹首古詩,景物描寫生動優美,請先聽老師朗誦,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寧靜優美的意境。”這裏可以播放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