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自信豁達,與其說是天性,不如說是選擇。
01
唐貞元九年(793),劉禹錫考中狀元。
那壹年,他21歲。
中國科學院的學生們去智恩寺題詩並留下他們的名字。站在劉禹錫面前的年輕人身材瘦削,他題詩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柳宗元。
劉禹錫迎了上去:“我是中山王靜的皇後……”
沒錯,這就是劉禹錫的開場白,和幾百年前的劉備壹樣。
劉禹錫和柳宗元成了好朋友。
264年後,大宋嘉祐二年(1057),考官歐陽修拿了壹張卷子,交給閱卷官傳閱。大家都誇它是個正經書生。
歐陽修壹定要慎重考慮。他的學生曾鞏也參加了考試。如果這篇文章是他寫的,我作為考官會給他第壹名...
為了避嫌,歐陽修大筆壹揮拿下了第二名。
結果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來自四川的瓜娃子蘇軾。
那年他20歲。
蘇軾在文章中寫道:“臯陶是個書生,會殺人。說殺第三個,姚說殺第三個。”副考官歐陽修和梅感嘆文采,卻不知這些話從何而來。
蘇軾來謝時,歐、梅等紛紛發問。結果蘇軾回答說:“妳為什麽知道出處!”潛臺詞是:我臨時編的。
歐陽修非常欣賞蘇軾的豪氣。他預言:“這個兒子可以說是好讀書、善用書,他的文章將來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當時看來,劉禹錫和蘇軾都應該前途無量。
然而,在命運賜予的禮物背後,卻暗暗標上了價格,那些閃光的人物,必然歷經磨難。
所以《大學》說:
有句詩是這麽說的,有土匪也有君子,精辟如論,打磨如磨。如如妳之熱切,道學也;如果是打磨過的,那就是自學了。
02
唐貞元二十壹年(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李詠即位,史稱唐順宗。
順宗皇帝身體殘疾,意誌堅定。雖然他臥病在床,但他仍然重用他的老師王和王來。他們和劉禹錫、柳宗元壹起開創了壹項革新。
這種創新很像幾千年後的“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40多天。
順宗皇帝在推行變法時,因觸及藩鎮和宦官集團的利益而被迫退位給淳禮親王,推行革新的官員全部被貶謫。
王被貶為豫州司馬;王來被貶為開州司馬;劉禹錫被貶為郎州司馬;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
這壹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永貞革新”,也被稱為“二王八馬”事件。
大宋熙寧四年(1071),經歷過喪母喪父之痛的蘇軾寫信談王安石變法的弊端,讓王安石有點生氣,於是蘇軾請求離京,到杭州當判官。
元豐二年,蘇軾被調到湖州,到達後,蘇軾送給宋神宗壹封感謝信。生於誠實和坦率,他寫道:
“陛下自知其愚不可及,難以追求新的進步;看他年紀大了還鬧,要不就餵王。”
顯然,這句話裏帶著壹點不滿和牢騷。此時變法的主導者已經從王安石變成了宋神宗本人,於是蘇軾的這句話就變成了“嘲諷時政”,還有他之前寫的壹些詩,很快,蘇軾就陷入了禦史臺。
玉石臺長滿柏樹,常有烏鴉棲息,故又稱五臺。
這次蘇軾因詞獲罪,被稱為“烏臺詩案”。
最終,蘇軾在朝中大臣乃至皇太後的勸阻下,被貶黃州。
03
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妻子去世,朝中老友也不聯系了。他很沮喪,寫了壹首像江雪這樣悲傷的歌:
那些山中沒有鳥兒飛過,那些小路中也看不到人的蹤跡。河上的壹只小船,壹個漁夫穿著他的網蟲蛾;獨自垂釣,不怕冰雪襲擊。
冷,被迫面對的意思。
相比柳宗元的悲觀,劉禹錫豁達了很多。即使在悲秋時節,他也能寫出不同的秋詞:
自古以來,每個秋天都會感到悲傷和孤獨,我認為秋天比春天更多。
萬裏晴空無壹人,壹鶴淩雲飛,引起了我對藍天的沈思。
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壹掃文人“傷春哀秋”的習氣,充分激勵世人1200多年。
劉禹錫送這首詩給柳宗元,安慰柳宗元:朋友們,要快樂,這個世界不值得。
也許是在劉禹錫的鼓勵下,柳宗元放下了悲傷,開始抒發對山川的感情,於是寫出了流傳後世的《永州八記》。
類似劉禹錫的豁達從容,蘇軾去了黃州。因為他被貶職,職位“有名無實”,連工資都沒有。
黃州太守很欣賞蘇軾,就把黃州東郊的壹塊荒地送給他耕種。
從此,蘇軾有了另壹個名字:東坡。
黃州二年,友人來東郊訪蘇軾。大家都以為東郊土地薄瘠,不如去沙湖,那裏土壤肥沃。大家壹起去沙湖,結果路上下雨了。蘇軾在雨中寫下了《丁奉》:
不要去註意那在森林裏跳動的雨聲,梅壹邊唱著長口哨,壹邊悠閑地走著。竹竿和草鞋比騎馬還靈巧,有什麽可怕的?壹件雨衣的蓑衣,任憑風吹雨打,依然過著我的生活。
春風的涼爽,將我的酒喚醒,寒冷開始寒冷,太陽的山峰的太陽,但在時間滿足。回望遇見風雨的地方,回去,對我來說,沒有風雨,還是晴好天氣。
這是多麽豁達而平靜的生活啊。
蘇軾壹生多次被貶謫,但無論處境如何,他總是樂此不疲。
有人說他的豁達是天性,但這種豁達不是選擇。
反正人生,總會有起有落。苦大仇深是壹種生活,豁達坦然也是壹種生活。如何生活是壹種選擇。
04
唐朝元和九年(815),被流放的劉禹錫、柳宗元終於接到聖旨:回京。
回到長安的劉禹錫和柳宗元非常高興。他們壹起去了杜宣,那裏的桃花正盛開。劉禹錫高興的時候寫了壹首詩:
在城市的主幹道上,行人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說,他們剛剛看到花從玄都回來了。
玄廟裏有幾千棵桃樹,都是我被流放到京城後種的。
這種詩有些“膨脹”。所謂“劉郎後來去種了”,分明是影射什麽。有人看了詩,很不高興,就放了。然後劉禹錫和跟他壹起賞花的“先生們”收到了新的安排:
劉禹錫被貶亳州,柳宗元被貶柳州。
當時的亳州路很遠,柳宗元擔心侍候劉禹錫的80歲老母承受不了顛簸,於是提出用劉禹錫代替退化的土地。
後來在其他朋友的幫助下,劉禹錫被貶到了連州。
這件事是韓愈寫在柳宗元墓誌銘上的,是柳宗元“劉壹母豬”的往事。
劉禹錫和柳宗元壹起南下,在衡陽分手時,柳宗元寫了壹首詩:
20年來壹切都是壹樣的,現在道路從西向東分叉。
如果皇上答應還田,六歲就做鄰居。
我希望當我們老了,我們能住在壹起,做“鄰居”。
遺憾的是,願望越美好,越不會實現。這就是生活。
壹次告別衡陽,下壹次見面還是在衡陽,只是劉語熙的母親去世了。他扶靈到衡陽,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
柳宗元把自己所有的手稿和孩子都托付給了劉禹錫。
妳埋泥泉下銷骨,我送雪遍天下。
大宋朝的蘇軾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來到黃州的第三年,他的奶媽死了。正當他悲傷的時候,他發現窗外有壹只烏鴉叼著紙錢。
本來就清明悲涼的蘇軾,用眼淚和筆墨寫下了書法史上著名的寒食帖:
自從我來到黃州,我已經吃了三頓冷飯。珍惜春天,想要留住春天,把春天從自我管理到沒有人後悔。
這壹年還遭受連續陰雨,整整兩個月,氣候蕭瑟如秋。獨自躺在床上,聽著雨噠噠的,羞紅般的花瓣像雪花壹樣落入泥裏。
……
後來反對變法的司馬光上臺。大家都想到了漸行漸遠的蘇軾,就把他叫回了北京。結果蘇軾在討論政事時也說:諸侯變法其實也沒那麽糟糕。
這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因為這樣壹來,蘇軾不僅使改革派受到排擠,也不被保守派所接受。
繼續流亡。
妳看,豁達的人也會痛苦,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痛苦,才更堅定了繼續豁達下去的決心。
05
824年,唐朝長慶四年,時年52歲的劉禹錫到賀州任職。對於這樣壹個被降職的官員,在當地官員眼裏,壹直是“鳳毛麟角”。
於是,到了Rendi,本該給的轎車套房的配置變成了壹個僻靜的小木屋。
在這樣的環境下,劉禹錫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陋室銘》:
山不高,仙有名。水不深,龍為靈。
我是壹個卑微的房間,但我是賢惠的。上臺苔痕綠,幕布草色綠。
笑而有大學者,無丁白。
可以調琵琶,可以讀金典。沒有混亂,也沒有繁瑣的形式。
南陽諸葛廬與西蜀聽雲亭。孔子雲:怎麽了?
在艱難的環境中,我依然不忘樂觀的心。這樣的事情劉禹錫都能做到。
同樣,宋代的蘇軾被貶謫到嶺南的徽州,那裏煙霧彌漫,毒氣彌漫,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蘇軾也愉快地寫道:
羅浮山四點是春,橘楊梅是新。
壹天300顆荔枝,我毫不猶豫的長大做壹個嶺南人。
這首詩送回朝鮮,朝鮮的大臣們看了,都是這個樣子,還這麽滋潤。再降級壹次吧。
這壹次,62歲的蘇軾被貶到海南儋州。
據說在宋朝,流放海南是比砍頭還輕的刑罰。
然而到了海南,蘇軾卻樂了。他在當地建立了壹所學校,親自教導學生。在他的教育下,海南產生了第壹個秀才。
06
唐朝第二年(826年),54歲的劉禹錫接到聖旨,趕回洛陽。
回家的路上路過揚州,從蘇州趕回洛陽的白居易在這裏設宴等待劉禹錫。
詩人和詩人在揚州相遇。
同樣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兩人無盡感慨,白居易寫下了《醉贈劉二十八將》:
妳為我和我壹起喝過酒,喝過酒,我們壹起玩筷子,唱著歌。
雖然妳的詩歌是壹流的,可以稱得上是全國冠軍,但這註定妳拿不到頭也沒有辦法。
擡頭人的眼睛都榮體面,但妳長期呆孤獨,充分官員有自己滿意的位置,但妳是空的時間。
我也知道妳應該很累,但是這23年的失落太多了。
在國外生活23年有多辛苦。不容易。
於是,劉禹錫回了壹首《揚州第壹會賞樂天》:
群山蒼涼,群山沈寂了二十三年。
回來是人,我和柯藍人壹樣,只會吹笛子,空自惆悵。
在船的壹邊,千帆競賽;病樹之首,萬年沐逢春。
今天,聽妳唱壹首歌,喝壹杯酒,振作起來。
回過頭來看,不過是壹生的風風雨雨,也沒什麽好說的,只是暫時壹杯酒。
四年後,劉禹錫回到長安,他獨自去了杜宣寺。這壹次,柳宗元不在身邊,他又寫了壹首詩:
百畝庭院壹半長滿青苔,桃花盛開。
道家回歸的地方,今天劉郎又來了。
幾年過去了,我老劉又回來了。
大宋三年(1100),朝廷大赦,蘇軾復職為朝。他在回北方的途中,途經常州,享年65歲。
蘇軾去世前壹個月,寫了壹篇自題的《金山畫像》:
心如灰木,身如不拴舟。問妳職業,儋州,惠州,黃州。
妳這輩子有什麽成就?無非就是被降級。
但是,因為他的大膽,那些被貶謫的往事也變成了最美的回憶。在李白的壹生中,“俠”字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唐代是俠文化發展的高峰期。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中原文化在吸收了胡文化的精華之後,展現出了新的生命力,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在剛健精神和尚武觀念的影響下,俠客數量激增,俠風甚至成為唐代普遍的社會風氣。文人也熱情謳歌俠義精神,塑造英俊威武的俠客形象。與壹般文人不同,李白任俠精神的核心不是簡單地刻畫客觀的俠客形象,進而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相反,任俠的精神被提升到基於其內在人格的務實態度,並最終尋求壹種特殊的為官之道。
關鍵詞李白;任俠精神;世俗態度
隋唐時期,中原文化與胡文化相結合,剛健尚武的思想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俠文化在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俠詩創作逐漸成為壹種文學現象。唐代詠俠詩題材廣泛,精神非凡,深受文人墨客喜愛。魯、王維、李白、杜甫等詩人都創作過以俠義為主題的作品。其中,李白詩歌中表現的任俠精神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盛唐的社會風氣。李白任俠精神的核心有三個特點:壹是任俠是李白自足人格的真實寫照;其次,李白把任俠精神提升到務實的態度;第三,李白筆下的任俠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這三個方面相互交融,使任俠成為李白人生哲學的壹部分,也使李白成為俠義精神的實踐者。
壹,李白的自我人格——現實中的“俠”
李白被譽為“詩仙”,作品往往飄逸靈動。杜甫稱李白為“謫仙”,體現了李白豪放灑脫的個性。這種性格的根源在於現實生活中李白無處不在的俠義精神。不同於壹般文人,李白是真正的騎士[1]。唐代詩人劉曾為李白寫過《翰林學士的故事》,其中說:“任俠少,不掌實業,名聞京師。”這表明李白的任俠氣從他少年時代起就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的壹部分。在李白的成長過程中,努力學習,增長文化知識,從來不是他唯壹看重的。除了“體察百家”,更是李白深厚的武功造詣和豐富的實戰經驗。深受隴西文化影響的李白,成為“文武雙全”的全才。
在李白所有詩歌中,“劍”作為意象出現107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占李白詩歌總量的10%。李白如此熱衷於使用“劍”的形象,以至於在實際的歷史中,他的劍術也是相當有名的。“第十五,學劍術,做諸侯。”[2]據李白說,他十五歲開始學劍術,這是他成為俠客的基礎。他在詩中寫道:“少年學劍術,淩快白猿為雄。”白猿龔是先秦時期的劍術大師。後人壹般稱他為“白猿公”是壹個劍術高明的人,但李白自信自己的劍術已經超過了以前的劍術大師。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從側面看出李白在劍術上確實有些造詣,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這就使得李白筆下的俠客形象有了自成壹體的人格基礎,而不是僅靠虛無縹緲的想象來描述。李白是現實生活中的俠客,他的俠客形象多來自於自成壹體人格的高度升華,如“龍馬花雪發,金鞍五嶽。”秋霜剪玉劍,晚霞珠袍”(《白馬》)。李白詩歌中的少年俠客形象源於李白本人,其任俠精神無需外在的客觀形象就能表現出來。所以李白的俠義詩更開放豪邁,有恩恩怨怨之感。“俠”作為文學文本的審美範疇,與李白的自我人格融為壹體,彰顯了李白的本色,使其作品具有獨特而強烈的感染力。
第二,用世的態度——不卑不亢,交諸侯朋友。
李白的思想相當復雜。俠義作為李白的壹種內在人格,被李白提升為壹種實用主義的態度,用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為李白人生哲學的壹部分。李白的任俠風格充滿了責任感和同情心。註重忠誠,保持誠實;不卑不亢,與諸侯平起平坐,是他處世態度的具體體現[3]。
李白家境比較富裕,但這並沒有使他養成飛揚跋扈的習慣;相反,他在遊俠生涯中,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捐出了30多萬元來幫助那些窮困潦倒的人。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正是李白壹生所踐行的。“這些俠、義、勇,是對封建社會風氣的否定和補充。既是封建下層小生產者的願望和需要,也是以浪蕩為業的詩人李白的精神寄托和需要。”[4]在《任俠之風》中,李白壹直流露出他對平等的渴望,他不想因為自己卑微的出身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李白心目中,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超越社會階級的限制和束縛。俗話說“有實力的人幫助別人生病”,李白不僅有“不屈的人”的驕傲,更希望這種精神影響社會上的其他群體,讓大家在人格尊嚴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基於此,李白非常重視“忠”和“誠”的作用。孟子曰:“生為我所欲,義為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義者也。”李白的義利觀是對孟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即使他為了道德和忠信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他高度贊揚了《俠客行》中朱海、侯英的事跡:“即使死為俠客,也不恥於世。”稱贊他們二人舍命為辛救趙,不是為了名利,而是因為當時的承諾。俠客守信,義字當頭。李白不斷追求這樣高尚的人格境界,重義輕利成為李白的原則之壹[5]。當他的朋友去世時,他以對待親人的禮貌對待死去的密友。即使李白當時身無分文,他仍然用他乞討的錢埋葬了他的朋友。李白對與他關系密切的人有很高的自我犧牲精神,他願意為他人的事業付出壹切。李白忠義為先價值觀的精髓是以“義”為準繩,擺脫世間壹切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勾心鬥角,直擊人心深處,實現人與人靈魂之間最直白、最純粹的溝通。所以李白才能夠“孤陋寡聞,物盡其用”(《贈弟襄陽少府號》)。
三、做官之路——英雄情懷
李白是壹個解人之難,言而有信,行而有信的人。然而,李白的任俠精神並不局限於兄弟之間的友誼,還上升到了家國的層面。但李白的報國之誌,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官路,而是充滿了李白的個人英雄主義。他的遠大抱負和任俠思想的結合,使李白在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同時,也脫離了傳統的統治體制。
李白渴望建功立業,他在詩歌中不止壹次表達了對功名的渴望。比如:
“妳看看妳前面那些有錢的人,何必在妳後面出名呢?”(《男孩的旅行》)
“在渭川打獵,還能當皇帝。”(《把錢給鄭楊》)
“神官,顏之談,求帝之術,爭其智,願助。”(《戴壽山答孟少府調令》)
“大鵬壹日隨風起,沖天萬裏”(《上李詠》)
李白雖然熱切擁抱唐朝盛世,卻不屑於用普通儒生來博取政績。他對只會找章句的腐敗文人充滿了鄙視。李白對腐儒的鄙視和對俠客的推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既體現了李白的人格,也表明了他的人生價值取向。李白希望找到壹條捷徑,快速完成自己的宏願,這來自於李白對個人能力的極度自信。雖然他渴望見到壹位英明的國王,但他也相信即使他沒有財富,沒有官職,他也能為國家做出貢獻。李白的家國情懷已經超越了壹般意義上的儒家“三仙”,也超越了“不求自政”的官僚體制。李白對做官的態度上升為實現個人自我價值的突破口,不拘泥於固定的形式,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傾向。對於李白來說,高官厚祿固然重要,但沒有這些,他依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為國家做貢獻。他胸中有自己的山崗和山谷,富有人間,關心人間。
四。結論
李白想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這種個人英雄主義,拋開壹切身份和地位。在某種程度上,“俠”文化是終極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在當時形勢危急的情況下,“俠義”被世人賦予了壹種“超能力”。人們渴望成為扶貧濟困的英雄,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對“俠”的崇拜,大多來自於對現實中種種困境的無奈。現實的沈重打擊常常讓李白陷入抑郁和孤獨,但李白始終有壹顆童心,是他的精神唱出了盛唐最強音,讓我們為那個時代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