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陸的毛亨(公)和趙的夏卡(公)傳世,稱為“毛詩”,盛於漢末。《毛詩序》寫於西漢。但是,孔子早就編了《詩經》。可以說《詩經》都體現了孔子作為大學者的思想,《毛詩序》作為文學作品也深受其影響,是儒家思想的產物。
首先,讓我們拋開《石矛序》的具體觀點和內容,只看儒家的文學觀。第壹,以道德為基礎的儒家詩學。這是在《論語》中,“子曰:詩三百首,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可以壹窺究竟。所謂“天真的思考”,就是“純粹的思考”。在孔子看來,無論妳寫什麽,三百首詩都達到了純粹思維的標準,可以成為人們倫理道德修養的典範。這些都體現了詩歌的社會教育功能,即孔子認為文學應該具有教育功能。第二,儒家的人格理想和詩學追求。如前所述,把儒學局限於“政治啟蒙”,說儒學只是把文學作為實施“文誌”的工具,這是不盡如人意的。在僵化的封建文學思想下,優秀優美作品的產生,與儒家以“仁”為核心思想所延展出的詩意壹面有關。孔子提出“質勝於文,文勝於質。”溫柔,然後是紳士。"在玄英,楊雄首先提出把“文誌”問題變成壹個文章寫作問題. "文字的好壞取決於質量,文字的好壞取決於感受。“楊雄的觀點當然是借鑒了孔子的‘溫柔’,但這種借鑒和創造的缺失是否體現了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學的指導作用呢?
儒家要“教詩”、“教樂”,當然是要以文學藝術為社會政治服務,同時也強調“文以載道”。其文學觀念註重社會功利,但也強調藝術性和娛樂性,促使中國文人發揮藝術才能,從而創造了中國文學的輝煌篇章。
顯然,《石矛序》就是在這種思想下產生的,迎合孔子人倫思想的部分暫且不談。首先,《毛詩序》全文突出了詩歌的社會政治啟蒙作用,儒家的許多代表都有論述。比如孔子提出了“興、觀、群、怨”的理論,強調“貴父為遠事”,詩歌對人、對社會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詩序》系統地發揮了詩歌的社會政治教育功能,指出詩歌可以“孝順夫妻,善待他人,美在教育,移風易俗。”促進各種人際關系的和諧和社會風氣的改善。同時也強調詩歌可以起到“美”和“刺”的作用,用“上風化,下風刺”來協調統治者與民眾的關系。對於《風刺》詩,特別提出“主文諫”,即用和諧優美的曲調委婉含蓄地勸諫。這凸顯了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學的社會教育功能。由此,胡蘭成在《山河歲月》中也提到,“《二井賦》中的山川、河流、植被、城市都有俗世之美,無可厚非;我可以做壹個蕩婦。世界上有魚路和蝦路。這是壹個團體。”即使文學在文人思想的引導下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而"誌之所"和"吟詠性情"更能體現儒家思想所強調的藝術性和娛樂性,這不僅是理解和深化詩歌本質的重要壹點,也是指導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壹點。所有優秀的文章都是“誌之所至”和“吟詠性情”。以司馬遷的“義憤填膺”為典型,表達了他的誌向和不甘的情懷,所以《史記》源遠流長。這是對文學本質的指引,“止於禮義”是儒家的壹種規範和要求,在《石矛序》中再次提出,這也為文學的發展樹立了壹個標桿。君子不能做不義之事,不能寫不義之文,不能宣揚不義之論。因此,壹個有高度節操的學者豐富了中國文學。
總之,《毛詩序》充分體現了儒家文以載道的思想,體現了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學的教化作用、對文學的規範和要求作用、對文學本質的引導作用。
參考書目:《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意義》童慶炳、馬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詩經》史錢發平重慶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論李壯鷹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