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是什麽文明?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是什麽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

兩河流域文明起源於今天的伊拉克南部,中國和埃及並稱為古代世界最早的三個文明。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這兩條河流養育了這壹地區的許多農業村莊。公元前3000年左右,從外界遷徙到伊拉克南部幹旱少雨地區的蘇美爾人開始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並在生產中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從而創造了壹批最早的城邦和燦爛的蘇美爾文明。在蘇美爾人的影響下,兩河流域說Sem語的當地阿卡德人加入了文明史的舞臺,先後建立了阿卡德人和烏爾第三王朝兩個帝國,與蘇美爾人並肩而立。隨後,蘇美爾人融入了朱塞姆。Sem語言的漢謨拉比王朝把位於兩河之間最窄處的巴比倫城變成了兩河流域南部的中心,發展成了巴比倫帝國;錢西和阿達德把底格裏斯河畔的阿舒爾城發展成為兩河流域北部的中心,開創了亞述帝國。因此兩河流域的文明以巴比倫-亞述楔形文字文明而聞名(現代人文學科亞述學因此得名)。

三。兩河流域文化

1,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的語言和文字

兩河流域的古文字是西亞和當今世界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之壹。已知最早的蘇美爾圖畫、文字、石碑和泥板發現於南部的烏魯克和中部的Temdietnasek,屬於公元前4000年底的文化時期。它是由兩河流域古代文明的最早創造者蘇美爾人創造的。蘇美爾地區位於兩河流域下遊的沖積平原,盛產蘆葦和粘土。因此,泥板和木制或蘆葦筆成為當地獨特的書寫工具。蘇美爾人用削尖的木桿在泥板上雕刻圖畫符號,創造出最早的文字,然後將寫有文字的泥板曬幹或烘幹,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泥板文獻”。就像中國和埃及的古代漢字壹樣,蘇美爾文字是從圖畫符號發展而來的。從早期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楔形符號的原型。經過300多年的發展,由圖畫文字發展而來的楔形文字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出現在舒魯帕克城:圖畫文字原來的圓形筆畫變成橫、豎、斜、轉筆畫,字體基本變成方形,類似於漢字的筆畫構成。因為木筆在書寫筆畫之前必須壓入泥板表面,所以壹個漢字的每壹筆開頭都有壹個三角形的頭,使每壹筆都像小啊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因為每壹筆都有壹個楔形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筆畫的開始和結束。最早的圖畫和文字的符號排列是多變無序的,文字用方格隔開。成熟的書寫很有規律,符號的筆畫是自上而下的,連續書寫是自上而下的字行為順序,每壹行都是從左往右寫。兩河流域發明文字後,整個古代西亞,無論是講語義學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南人,還是講印歐語的赫梯人和波斯人,以及語系尚不確定的朱利安人和烏拉圖人,都先後借用這種文字符號來記錄自己的民族語言。在兩河流域,從伊辛王朝(公元前20世紀)開始,Sem開始取代蘇美爾語成為通用語言,到巴比倫王朝(公元前18世紀建立),阿卡德楔形文字終於成為兩河流域的通用語言。蘇美爾語和文字逐漸成為只有學者才能掌握的古代語言,在宗教、儀式和文學中作為高級知識使用。在帕提亞時期(公元前65438年+公元026年-公元227年)之後,各種楔形文字都失傳了。

蘇美爾文字和漢字壹樣,基本上都是表意文字,但也使用音標。蘇美爾語基本上不是像漢字壹樣由表意文字組成,而是由表意文字和音標組成。動詞、名詞、形容詞基本都是用表意文字來表示的。與漢字不同的是,由於它並不無限增加符號的數量(現在已知的蘇美爾文字大約有1800個),它用壹個符號同時表示幾個意思相近但讀音不同的字,比如“口、鼻、字”都用壹個符號。為了區分同壹符號所表示的不同詞語,在語義符號上附加表示不同讀音的音標,或者在後綴、前綴上附加表示意義的“偏旁部首”,如“木、靈、地名、織物”等。蘇美爾語的語法特征被稱為粘著詞。它的詞根不變,語法功能是在詞根上加前、中、後塞音來表達的。和漢語壹樣,名詞和動詞都是同形異義詞。它的詞匯基本都是單音節的,壹個事物或者壹個概念都是用壹個符號(詞)來寫的。

楔形文字符號的形態演變與我們的漢字相似,也是從圖畫符號的圓筆發展到抽象的方筆,從圖畫符號的多筆字發展到抽象的少筆字。古代蘇美爾圖畫文字中有許多圓筆畫,大小不壹,錯落有致,筆畫眾多,相當於中國的甲骨文和金文。阿卡德王國重新統壹時,阿卡德文字還保留著壹些圓筆,但形制規範,造型典雅,如同繪畫和文字,從書法美學角度看是最精美的楔形文字。相當於中國秦帝國的規範化小篆。到了巴比倫時期,由於書法家對書寫效率的要求,圓筆畫已經全部消失,字形筆畫大大簡化,類似於中國從秦到漢的隸書革命。為了追求藝術效果,國王的石刻仍然使用古代阿卡德和烏爾第三王朝的優雅的古體文字。例如,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就是用傳統的古文字書寫的。在民間,新的簡化字被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書寫效率。楔形文字的簡化過程在後來的巴比倫和亞述時期繼續進行。尤其是北方的亞述,最終的簡化字不僅筆畫少了,而且把斜筆畫變成了橫筆畫或者豎筆畫,和古代字體越來越不壹樣。最後的波斯楔形文字,受拼音文字的影響,不僅把筆畫簡化到最低限度,而且放棄了大量的表意文字和同音字,成為壹種非常簡潔的新文字,有41個音節,表意文字非常少。

阿卡德文字是古代兩河流域使用最廣泛、最長的楔形文字,起源於第三個千年後半期,在第壹世紀左右被完全廢除。阿卡德語屬於閃米特語系的東閃米特分支,與阿拉伯語屬於同壹語系。公元前第三個千年,說Sem語的阿卡德人和有獨特語言的蘇美爾人共同生活在南部兩河流域,廣泛分布於周邊地區,但文化落後,從屬於蘇美爾人。目前最早的阿卡德銘文屬於蘇美爾王朝早期(約公元前2700-2400年)。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的語義學之王薩爾貢征服了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城邦,開始用蘇美爾楔形文字符號書寫語義學。這種早期的語義學被稱為阿卡德。此後,阿卡德語和蘇美爾語都是兩河流域的通用語言和文字。到了巴比倫第壹王朝,阿卡德語完全取代蘇美爾語成為兩河流域的共同語言,因為大量說Sem語的阿莫裏部落湧入兩河流域。在第二個千年的下半葉,阿卡德文字成為了近東國家間通信的通用外交語言。埃及法老和亞洲國王之間的通信是用阿卡德語寫的。阿卡德文字是借用蘇美爾符號書寫的Sem語言,即使用蘇美爾楔形文字符號來表示阿卡德語發音。由於語言特征不同,代表蘇美爾語語音的楔形文字音節無法完美表達Sem中的各種輔音,導致阿卡德文字無法準確表達Sem語言。有些符號同時代表幾個近似的輔音,非母語者需要分析判斷才能讀出正確的單詞。阿卡德語和文字分為兩種方言:南方的巴比倫方言和北方的亞述方言。多達600-700個常用的阿卡德語語音結和表意文字給漢語學習者帶來了困難。由於復雜的楔形文字無法準確高效地表達Sem語言,自亞述帝國(公元前9-7世紀)開始,西亞開始出現Sem語言的新字母文字。與此同時,兩河流域大量講薩米語的阿拉姆居民開始使用字母文字。阿卡德語開始被簡單明了的阿拉姆語字母所取代。阿拉姆語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之壹。到了第壹世紀,楔形文字完全滅絕了。

第二,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文學作品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學作品按其風格可分為四類:(1)君王銘文;(2)神話和史詩;(3)智慧文學:諺語、寓言;(4)宗教贊美詩和驅魔咒語。

(壹)法院碑文

皇家宮廷銘文是壹種官方文體,以固定的格式描述國王的活動。第壹種銘文是記錄國王進行的寺廟建築的基石銘文。這種碑文壹般埋在建築的地基裏,往往以贊美上帝開始,以壹句“興此建築者,毀之則亡”的咒語結束。然而,蘇美爾人關於古迪亞統治者拉羅什神廟建立的碑文卻風格獨特,不僅生動詳細地描述了神廟落成典禮的盛大節日,還包含了許多神學上的推測。第二類是描述國王戰爭的銘文。蘇美爾時期的代表作是拉哈士國王阿南頓的禿鷲碑。阿卡德國王的戰爭銘文都不長。亞述對外戰爭頻繁,列王的戰爭碑文多為長篇。尤其是薩爾貢王朝,國王的銘文精美生動,戰爭場面描寫生動,往往透露出國王的個人特點。迦勒底巴比倫王的阿卡德建築銘文,文字豐富自由,節奏感強,具有壹定的文學價值。

(2)神話和史詩

神話傳說和英雄史詩是兩河流域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神話和史詩的來源,大多是民間口頭流傳的故事,經過加工寫成,也有不知名的祭司的創造。史詩是壹個關於古代半神英雄的偉大故事。早期神話和英雄史詩主要討論世界的創造、人類的生死等重大問題。從目前的文獻來看,蘇美爾神話只是對“創造”這壹主題提出了壹些模糊的看法:世界之初,天地之始,人類像動物壹樣無知等等。蘇美爾人的主要英雄史詩都是基於烏魯克的早期國王,即埃米爾卡爾、盧main勒班達和吉爾·梅斯。埃米爾卡爾和他的兒子魯覺勒班達的史詩講述了烏魯克和傳說中的外星人阿拉塔之間的霸權之爭。有五部蘇美爾史詩是關於著名的英雄吉勒斯麥格斯:吉勒斯麥格斯和Aj,反映了烏魯克和基什之間的霸權;《吉勒斯網眼與生存之地》、《吉勒斯網眼與公牛》,講述主人公對永生和榮譽的追求;和,其中描述了黑社會。除了神話故事,巴比倫還從壹個新的角度闡述了蘇美爾史詩《吉爾·德·梅斯》。大約在公元前1100年,烏魯克的抄寫員阿卡德人將許多蘇美爾史詩中的英雄吉勒·德·梅斯匯編成壹部***12大泥板長詩。其獨特的風格和對死亡、對抗、友誼等人性永恒主題的探索,使其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史詩講述了基列麥什的戰爭和建設給烏魯克人民帶來了沈重的負擔。所以上帝派了廢土勒克恩奇去烏魯克對抗基列麥茲。英雄惜英雄。恩奇都和吉列·梅斯在摔跤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壹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打敗了黎巴嫩雪松林的守護惡魔胡瓦,殺死了女神伊斯塔的牛。恩奇都的罪過激怒了上帝。他的死讓吉列產生了對死亡的恐懼。他開始跋山涉水,尋找永生的秘密。幾經周折,吉爾斯·麥什終於找到了因拯救人類於洪水中而獲得永生的舒魯帕克國王烏特納比什提。烏特納比什提把洪水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去海底撈長生草。根據Utnapishti的指示,吉列網成功獲得了靈芝。在回家的路上,他因為洗澡,讓蛇偷走了仙草。卑微的蛇可以蛻皮,開始新的生活,但吉勒·米什這樣的偉人卻無法逃脫人類的命運,白白回到烏魯克。

14世紀以後,亞述和巴比倫出現了壹些帶有歷史事件的史詩。比如有壹部史詩,從巴比倫人的角度反映了加西特王朝後期,哀悼埃蘭人入侵造成的災難。公元前13世紀,亞述出現了900句詩,渲染了Tukletininurta對巴比倫的勝利。後期的史詩都帶有壹定的政治色彩,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事實。

塞姆語的巴比倫神話在蘇美爾創世觀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關於世界創造和人類出現的理論。巴比倫神話“智者阿特拉哈斯”(Atrahasis the Wise)講述了人類的出現和洪水的故事:在世界之初,只有神存在,大神們自得其樂,而小神們(Igigi)則承擔著灌溉、抽水等繁重的勞動任務。小神們不滿的罷工威脅著大神們的統治地位,叛亂迫在眉睫。所以人類被創造來代替小神。水神恩奇和母神用泥土和神的血混合創造了第壹個男人,人類從未停止過生活。1200年後,人的數量和欲望開始膨脹,向上帝祈求本不屬於他的智慧。憤怒的神派瘟疫和害蟲來減少人數,但問題沒有解決。神之王伊利爾決定用洪水滅絕人類。恩茲向舒魯帕克國王阿特拉·哈西斯透露了洪水的消息。於是阿特拉·哈西斯建造了壹艘方舟,將家人和各種動物運送到船上,躲過了洪水災難。洪水過後,眾神接受了阿特拉·哈西斯的獻祭。恩瑞爾也原諒了他,給了他永生。他的兩個孩子開始傳宗接代,成為新人類的祖先。從此,人類永遠不會滅絕,只有罪人會受到懲罰,新的世界秩序將會建立。另壹個著名的巴比倫神話是創世紀。這個由巴比倫祭司創造的神話,編撰了巴比倫之神馬杜克取代蘇美爾之神王伊利爾成為最高創造者的故事。這個神話在巴比倫壹年壹度的新年慶典上被人們傳唱。當《創世紀》的巴比倫神話傳到亞述時,亞述人取代了《創世紀》的主人公,用當地的阿舒爾神取代了馬爾杜克作為故事的主人公。《聖經·創世紀》中關於大洪水和諾亞方舟的故事顯然來自兩河流域的創世文學。

除了傳承蘇美爾文化,巴比倫也有自己的幽默童話。《艾塔娜》是這類童話的代表作。洪水之後,艾塔娜是壹個國王,不能生育,沒有孩子。鷹和蛇是好朋友,但是有壹天,鷹趁蛇不在的時候吃了蛇的後代。在太陽神查馬克的指示下,蛇在老鷹啄食腐肉的時候,撕開了老鷹的翅膀,把它扔下了懸崖。饑餓的鷹乞求查馬克。查馬克命令艾塔娜營救這只鷹並餵養它,直到它康復。艾塔娜向老鷹索要“生育之樹”作為回報。做不到這壹點,鷹決定攜帶艾塔娜到天堂永生。但是當鷹越飛越高時,艾塔娜感到頭暈目眩。從天上掉下來,摔成碎片。從此,人們對永生的希望破滅了。

(3)諺語和寓言

諺語寓言,又稱“智慧文學”,包括諺語、格言警句、寓言幽默、對話辯論、謎語等。這類文學作品篇幅短小,風格靈活,內涵豐富,為普通人所接受。蘇美爾人率先編撰了各種流行的格言警句,古巴比倫的學校學生多次將其作為中文作業抄寫。這些諺語涉及社會生活和宗教領域,但都比較晦澀。純阿卡德語的諺語不多,但流傳很廣。如果有句諺語:“蠍子咬人能得到什麽好處?”壹個告密者殺了別人能得到什麽?“對話和辯論是兩河流域文學的瑰寶。爭論的雙方各持己見,相持不下,爭論圍繞著壹個更重要的主題,比如創世,人類的起源。參與爭論的雙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事物,如牧羊人和農民、父子、夏冬、羊和大麥等。上帝或國王最終被邀請為雙方進行仲裁。後期的辯論作品有壹定的諷刺味道,比如著名的《主仆對話》:主人先告訴他要做這個或那個,仆人對壹切都說好;後來師傅改變了主意,說不想做這個也不想做那個。仆人列舉證據證明主人沒有錯。最後主人說要殺了仆人,仆人機智的回答:“我的主人最多比我多活三天。“寓言和幽默故事在智慧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這種風格活潑,不受框架限制。寓言大多是發生在動物之間的故事。狐貍和狼,鬣狗和獅子之間有壹個關於社會生活的諷刺性爭論。狗尾草和椰棗樹之間也有過爭吵。以學校生活為主題的幽默故事,由書商學校的學生或老師編寫。有個故事講的是壹個學生壹天的生活:在學校因為各種原因被打,無奈的父親把老師請到家裏,誇獎他,送他禮物,於是這個學生成了老師的好學生。壹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幽默故事,如《可憐的吉梅紐塔》,諷刺了官方的從眾和貪婪,以及皇室的腐敗。亞述人的幽默短篇小說與阿拉伯短篇小說有許多相似之處。舉世聞名的希臘伊索寓言,靈感壹定來自兩河流域的寓言。

(4)聖歌、贊美詩和祈禱文

目前已知最早的蘇美爾聖歌是公元前3千年中期的宗教聖歌,但聖歌是在第三個烏爾王朝之後大量出現的。這些贊美上帝的聖歌描述了上帝在人類世界的崇高地位。這種贊美詩氣勢磅礴,幹凈利落。比如壹首贊美尼普爾主神恩利勒的聖歌:沒有恩利勒這座巍峨的山峰,就不會有城市,也不會有人居住的房屋;沒有馬廄,沒有動物;沒有人能稱王,高級僧侶不會出現;河流停滯,鳥兒不築巢;浮雲不再下雨,原野不再有美景,田野裏的大麥不再開花...

除了宗教贊美詩,還有另壹種國王贊美詩。這類贊美詩的對象主要是被神化的蘇美爾國王。,壹般描述國王的家庭背景,權力的合法性,對上帝的虔誠,對寺廟的關註,對窮人和孤獨者的關心,有的還提到國王健美的體格,在競選中的成就等等。漢謨拉比之後,國王不再被神化,國王的贊美詩也消失了。在巴比倫時期,有歌頌神的事跡的聖歌,如“伊師塔之歌”、“太陽神查馬克之歌”。贊美詩的篇幅比較長,達到200多行。與宗教贊美詩不同的是,贊美詩並不全是對上帝的贊美,還包含了很多對上帝的人性化描述。比如《埃斯特爾之歌》就描述了埃斯特爾的任性和對上帝規則的不服從。從這個角度來說,贊美詩比聖歌更讓人享受。

祈禱文有各種形式,有的獨立書寫,有的附在其他文字上。壹般的建築碑文後面往往會有壹兩句禱文,希望建築長久,詛咒將來破壞它的人。寫信給上帝是另壹種形式的祈禱。在信中,卡爾告訴上帝他的願望。尕西特時期對上帝的祈禱被刻在輥印上,以認罪和請求寬恕為主要內容。很多人的名字本身就是壹種祈禱,感謝神靈賜予自己的孩子。祈禱不僅僅是祈禱和懺悔。有壹種祈禱叫“聖祭”,很有表現力。時而描寫作為祭品的動物所經歷的《園冶》中的生活,時而描寫寂靜沈重的夜晚;人們對贖罪的祈禱經常嵌入中國的儀式中。還有壹種祈禱叫“咒語祈禱”,用在壹些特定的祈禱儀式上。由咒術牧師背誦,與查馬克、馬杜克、埃亞(恩奇)等大神交流。禱告以贊美神開始,然後告訴我們希望得到神的愛,赦免罪惡,消除災難等。最後,贊美上帝。這些祈禱文的懺悔部分真摯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有壹種文體叫“挽歌”。挽歌的內容廣泛,悼念的對象包括城邦和神靈,如悼念阿卡德城和烏爾城被敵人摧毀的兩首挽歌,悼念墮入冥界的農神杜木茨的挽歌,等等。壹些挽歌流傳到波斯國王大流士。

世界古代史的主要知識——古代兩河流域

2008-01-24 10:03

古代兩河流域

壹、名詞解釋

1.楔形文字:蘇美爾文字是用尖呈三角形的蘆葦桿作為筆,刻在泥板上,書寫後自然成為楔形文字,產生於Gemditenase文化時期。

2.蘇美爾城邦:蘇美爾城邦是古代兩河流域南部的第壹個城邦。重要的城邦有烏爾、拉加什和烏魯克。其主要經濟形式是寺廟經濟。經過城邦之間的吞並戰爭,薩爾貢建立了統壹的王國——阿卡德王國,標誌著蘇美爾城邦時代的結束。

3.烏盧卡?基納的改革:蘇美爾城邦時期的拉加什城邦國王烏魯卡?中國進行了改革。他廢除了盧伽爾安達時期的弊政,目的是緩和城邦內部的矛盾,強化城邦政權對奴隸的專政職能。其次,禁止貴族低價購買平民的牲畜和房屋。第三,廢除對教士的重稅,加強了教士的權利,削弱了王權。改革對社會生產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促進作用。

4.西恩:蘇美爾城邦時期是每個城邦的最高統治者。他是烏爾第三王朝的地方官員。

5.薩爾貢:阿卡德王國的建立者,在周圍廣大地區作戰,建立中央集權統治,組建了壹支5400人的常備軍。

6.烏爾第三王朝:烏爾國王烏爾納姆打敗烏圖赫加爾,統壹了南方兩河,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烏爾納姆頒布了世界上第壹部法典《烏爾納姆法典》。

7.世界上第壹部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生動地反映了人們探索自然奧秘的願望。起源於蘇美爾城邦,忘了壹個是烏魯克城邦的國王。

8.空中花園:新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來自米提斯的王後建造的,位於底格裏斯河上。3B。c、空中花園被毀。

9.阿維盧:古巴比倫社會中擁有公民權的自由人。

10.Mushgennu:古巴比倫社會中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

11.伊薩庫:有兩種說法。壹種是佃農,他們在巴比倫社會中以納貢為條件從王室莊園中獲得壹份土地。第二個是亞述早期,國王叫伊沙庫。

12.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倫時期的國王。他的統治是新巴比倫王國最繁榮的時期。在586B。c,他圍攻耶路撒冷,掠奪當地民眾和財產至巴比倫尼亞,史稱“巴比倫之囚”。

二。問答討論

1.為什麽古代文明最早出現在大河流域?

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條件相對較好。

2.亞述為什麽能成為橫跨亞非的大帝國?

第壹,世界範圍內沒有強敵,埃及和赫梯不再作為強國存在。第二,大量使用國產鐵可以開墾更多的土地,促進其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同時提供更鋒利的武器,增強戰力。第三,頻繁的外族征服。第四,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的改革,包括軍事改革;恢復對外戰爭。

3.亞述帝國是如何改變統治政策的?

從在被征服地區進行殘酷屠殺的政策到將其居民從壹個地方遷移到另壹個地方,這緩解了與被統治地區的尖銳矛盾。政策的改變始於提格雷帕拉沙爾三世。

4.簡述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新巴比倫的社會經濟狀況。

(1)城市建設成績斐然。尼布甲尼撒二世大規模修建巴比倫城,使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2)經濟繁榮,商品貨幣發達,高利貸活動頻繁。(3)與過去相比,奴隸制有了很大發展,奴隸數量增加,奴隸主剝削奴隸的方式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