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有哪些語言特色?
李清照的這首以筆為開頭的詩,正確而凝重,穿透人心,直指人脊梁。“生是人傑,死是鬼傑”不是文字的精妙組合,也不是幾句話的巧妙潤色;是凝練的精華,是氣魄的氣度,是無畏的人生態度。那種凜然的性格,凜然的正氣,充斥天地之間,讓鬼神徒然變色。“作為”的地方就是“作為”,女人!纖弱無骨的手,嬌弱的身體,柔美的演繹,纏繞著手指和心,悲涼動人,楚楚可憐無以復加。由於她壹貫的寫作風格,她被譽為文壇上的“優雅派”。當筆尖的力量突出,筆尖的力量顯現,這種力量和氣勢,世界上有幾個人能比得上?“我還是懷念項羽,不肯過江東。”女詞人記住了兇狠的楚霸王名為項羽,遵循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當朝權貴竊取太平的宋朝時政。都說退壹步海闊天空。壹江之隔,是生與死的分界線,但只有壹念,是生死之別。項羽為了對得起英雄的榮譽,無辜的做了七尺男兒,無辜的受了江東父老的委托,為自己的死付出了代價。“不”!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想”,不是“不去”。壹個“無”字筆來的魅力,勝於鬼斧神工,高於天地。壹種“殺而不辱”、“死而無懼而不辱”的英雄氣概,彌漫紙頁,滲透紙頁背面,不言而喻的驚艷!這首詩高屋建瓴,明確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要做人中英雄,為國立功;就算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魅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當時真的很振奮人心。南宋統治者不顧百姓死活,只關心自己的逃生;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於是,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至烏江,烏江館館長勸其速渡江,回江東集結。項羽覺得自己沒臉見江東父老,於是掉頭拼命,殺死數百敵軍,然後自殺。詩人猛烈抨擊南宋執政者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令人肅然起敬。全詩只有二十來個字,接連用了三個典故,但堆起來也無妨,因為都是詩人的心聲。這樣壹首由hit floor寫的慷慨激昂的詩,出自女性之手,真是讓人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