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壹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累和凝聚的過程。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它們是中國悠久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發展而來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中增加了三個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1,春節時間:狹義的農歷正月初壹,廣義的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元日、元旦、、、元朔、年旦、歲歲、年朝、新鄭、首座、三元(“正”意為正月“正”)。俗稱“過年”。春節指的是漢字文化圈的傳統春節。傳統的名稱是新年、新年和新年,但它們也在口頭上被稱為新年、慶祝新年和新年。在古代,春節在節氣中是指春天的開始,也被視為壹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壹為新年,壹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才結束。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來自農業。在古代,人們把山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Hebe:“年熟了。”。很難知道春節(夏歷的新年)起源於什麽時候,但壹般認為它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臘祭)年底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年”這個名稱始於周朝。至於壹年開始的時間的確定(換句話說就是月份順序的安排),也與天文歷法有關(如上所述)。相傳夏在陰月(陰歷正月),商在醜月(陰歷十二月),周在子月(陰歷十壹月,即冬月),秦在亥月(陰歷十月),在西漢復辟。其實,古代的“春節”指的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相關傳說:中國古代有壹種叫“年”的怪物,長著長長的觸須,長著兇猛異常的腦袋。“年”在海底生活了許多年,每年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所以每到除夕,村寨裏的人都逃到深山裏躲避“年”獸的傷害。今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在山裏避難,這時村外來了壹個老乞丐。他拄著拐杖,胳膊上挎著包,留著優雅的銀須,眼睛盯著馬修。村民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囊,有的放牛趕羊,人們到處喊噓,壹片恐慌景象。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去照顧這個乞討的老人呢?只有村東的壹位老婆婆給了老人壹些食物,並建議他趕快上山,以避開“年”獸。老人笑著說:“如果婆婆讓我在家裏住壹夜,我壹定會把‘年’獸趕走。老婦人驚訝地仔細看,發現他英俊瀟灑,精力充沛,與眾不同。但她繼續勸說,求老人笑而不語。婆婆沒辦法,只好離家到山裏避難。半夜,年獸闖進了村子。”發現村裏的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的老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屋內燭光通明。2000年,“野獸全身顫抖,發出奇怪的叫聲。”年”瞪了婆婆家壹會兒,然後尖叫著沖過去。當我們接近門口時,院子裏突然傳來爆炸聲。年渾身發抖,不敢再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最怕火,最怕爆炸。”這時,婆婆家的門大開著,壹個穿著紅袍的老頭在院子裏笑。“慌了,慌了,倉皇而逃。第二天是正月初壹,避難回來的人看到村子安然無恙,都非常驚訝。這時,老婆婆恍然大悟,趕緊把向老人乞討的承諾告訴了村民。村民們壹起湧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的門上貼著紅紙,院子裏壹堆沒燒的竹子還在爆炸,屋裏幾根紅蠟燭還在發光...欣喜若狂的村民們紛紛換上衣服和帽子,慶祝吉祥的到來,走親訪友。這個故事很快就在周圍的村子裏傳開了,人們知道了趕走“年”獸的方法。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鞭炮。家家戶戶燭光璀璨,不如等過年。第壹天的淩晨,我要給親戚朋友打招呼。這壹習俗越來越廣泛地傳播開來,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適用地區: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滿族、蒙古族、瑤族、壯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達斡爾族、侗族、黎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節日的形式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有意義。習俗:過年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臘腸,吃臘肉看春晚(近幾年才有)。2.二月二,龍擡頭,龍擡頭(二月二,南方的“社日”,北方的“龍擡頭節”),又稱“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的民間傳統節日。龍擡頭是在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這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是為了表示對龍的尊敬,並祈求下雨,這樣上帝可以幫助確保豐收。喜慶習俗:祭祀華胥氏為“龍頭節”充滿了崇龍思想,認為龍可以控制水和雨,決定莊稼是否豐收,不得得罪。在過去,在這天早上,人們會祭拜滾筒。據說滾筒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蠍子朝上,表示“龍擡頭。"俗話說:"正月不剃頭,必死無疑。因此,大人和小孩經常在這壹天剃光頭和理發,這意味著剃“水龍頭”,以顯示尊嚴和好運。女性應避免縫紉,以免“蒙蔽龍眼”;不磨面粉,不磨大米,不磨大車,怕“弄斷龍的腰和尾”。其實“正月不剃頭,剃頭就死。“是謠言,裏面的‘死叔’其實是‘鄉愁’的變聲,這個說法的起因也和沈陽有關。清朝建立後,很多漢人在正月不理發,以示對明朝的懷念,但又不敢與清政府公開對抗,所以就有了“我叔正月死”的說法,壹直流傳下來。北方習俗——引龍、殺蟲、熏蟲、剃頭(剃發)、飲食習俗、娶妻迎春、禁忌(不縫補、不挑水、不洗衣服、不磨面)——南方習俗——祭祀社稷(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聚社稷飲祀、娛神。為什麽要吃“脹”?有人說,吃個“門棍”,扶著門,邪氣就進不來,壹年平安。有人說,春節過後,大家無聊迷茫,吃了壹頓“鼓鼓”的飯,就開始工作生活了。也有人在二月二吃餃子,說是為了貼龍的鱗片和指甲,讓龍神清氣爽,上天求雨。有幾首歌謠諷刺懶婆娘:“正月二十三過後,懶婆娘急得無處可鉆。我又想上天堂,沒有鞋子穿;我又想鉆地,卻沒有刀尖;我又要被吊死了,二月二離不開油。“當地也有在這壹天炒豆子的習俗。民謠說:“二月二,龍擡頭,豌豆爆每鍋,叫醒龍王早起,雲雨保豐收。“有人仍在附近的王耀廟燒香磕頭,祈求平安。當地習俗:二月二日在山東滕州聊城,男人要理發,龍在這壹天擡頭理發,希望壹年好運。在滕州青島吃棋子炒豆角象征著“金豆開花”。炒玉米:每年2月2日炒玉米的傳說傳統,是為了紀念壹龍為解除人類幹旱之苦,甚至不惜觸犯教條。傳說玉龍因不忍百姓受旱而幫其求雨,被玉帝囚禁,並立下規矩,只有金豆開花時才會放生。人們聚在壹起炒玉米,因為他們感激玉龍的義舉。因為它看起來像金豆盛開,所以負責的太白金星弄錯了,放了玉龍。每年二月初二炸玉米的傳統也被保留了下來。節日傳說:中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壹個童話。據說武則天當了皇帝,惹惱了玉帝,告訴四龍王,三年內禁止在人間下雨。很快,掌管天河的龍王聽到了民間百姓的哭喊聲,看到了百姓餓死的悲慘景象,擔心地球上的生命會被斷絕,於是違背了玉帝的旨意,為天下下雨。當玉皇大帝得知龍王被打下凡間,被壓在壹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雨違天理,應受永生之罰;如果妳想重新進入淩霄館,除非金豆開花。“為了救龍王,人們到處尋找盛開的金豆。到了農歷二月初二,人們在曬玉米種子的時候,覺得這玉米像金豆。金豆子炸了不就開花了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爆米花,在院子裏立案,為盛開的“金豆”焚香。(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的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玉米種子是哪裏來的?)龍王擡頭壹看,知道是百姓救了,就對玉帝喊:“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來!“玉帝壹見天下家家戶戶院子裏的金豆花都開了,就要傳話給龍王回天,繼續給天下雲雨。從那以後,人們形成了壹個習慣,在二月的第二天,吃爆米花。3.元宵節

這是中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也是元朝的開始。在春回的夜晚,人們慶祝它,慶祝春節的延續,所以它也被稱為“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在古籍中,這壹天稱為上元,其夜稱為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習俗:由於元宵節有展示和觀賞燈籠的習俗,所以在民間又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舞龍、賞燈、舞獅等習俗。進化:中國古代的歷法與月亮的圓缺密切相關。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自然被視為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就已經被作為祭神和祈福的日子。後來,古人稱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夏媛。最遲在南北朝初期,三元是舉行盛大儀式的日子。三要素中,上元是最被看重的。後來,中原和夏媛的慶祝活動逐漸被廢除,而上元卻經久不衰。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作為壹種食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元宵,或稱“湯圓”,裏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皮、核桃仁、堅果、棗泥等。,並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以素食,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陜西餃子不是包著吃,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4.寒食節寒食,即寒食節,又稱“禁煙節”、“寒食節”、“百日節”。至日入夏後壹百零五天,清明節前壹兩天。來源:春秋時期流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對隨他逃亡的臣子進行了嘉獎,介子推除外。介子推隨後隨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當晉文公得知此事後,他想提高獎金。他找到了綿山,卻找不到,於是想燒山逼他出來。但是介子推不肯做官,堅持不下去。結果母子倆都被燒死了。為了紀念介休,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休山”,設立神社供奉介休,並將燒山之日定為寒食節。全國禁放煙花,只吃冷食。後來就形成了這壹天吃冷食掃墓的習俗。活動:這壹天不準吸煙,只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在後世的發展中,祭掃、徒步、蕩秋千、蹴鞠、抱鉤、打蛋等習俗逐漸增多。寒食節延續了2000多年,壹度被稱為最大的民間節日。許多文人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5.清明節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後的第108天。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節日之壹。中國漢族的傳統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受漢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有清明節的習俗。清明起初只是壹個節氣的名稱,後來成為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第二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的大部分地區,清明節的前壹天是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清明節前兩天慶祝寒食節;垣曲縣也講究清明節的前壹天寒食節,前壹天清淡寒食。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壹年八大節日”之壹。壹般是公歷4月5日左右,節日很長。有兩種說法:10前8天和10前10天,這20天屬於清明節。清明節原意為掃墓日,民國政府於1935年春分後15天定為國定假日,也稱全國掃墓節。據說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皇帝和將軍的“掃墓”儀式,後來人們紛紛效仿,在這壹天祭祖掃墓成為中華民族的固定習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文化部公布的清明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登高、蕩秋千、蹴鞠、馬球、蕩秋千、插柳等壹系列習俗和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禁止吃冷食。為了防止冷食冷餐對人的傷害,大家都來參加壹些體育活動鍛煉身體。在清明節,人們避免打針和洗衣服,大多數地區的婦女避免步行。傍晚前,大門前要撒壹條灰線,據說是為了防止鬼進屋。所以,這個節日是壹個有特色的節日,既有悲傷又有酸酸的淚水去掃墓的新墳,還有踏青的歡笑。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結合,壹些地方仍然保持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涼糕,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涼高粱米。據說如果不這樣,就會下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他的眼睛很亮。晉中地區至今還保留著清明前壹天禁火的習慣。在很多地方,祭祀儀式完成後,會分祭祀食物。晉南人過清明節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饅頭,中間夾核桃、棗、豆,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綁壹個雞蛋,取名“子福”。需要蒸壹個大大的總“福”來象征壹家人的團圓和幸福。上墳時,壹般“子夫”是獻給先人的,掃墓後全家共享。按照上海的舊習俗,祭祀用的蒸糕要用柳條穿起來,曬幹存放。當他們在漫長的夏天到來時,他們會被油炸並給孩子們。據說夏天吃了不會生病。6.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本名是“端午”,意為端午節的開始。因為人們認為“五月”是壹個邪惡的月份,“初五”是壹個日子,所以避開“五月”,改為“端午節”。龍舟節早在西周早期就有記載。這不是壹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但端午節後的壹些習俗受到了屈原的影響。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它是流行於中國和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壹個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春秋以前,就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賽龍舟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來因為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成為中國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在壹些地區,伍子胥和曹娥也被紀念。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粽子:現在的粽子更加多樣,更加豐富多彩。現在各地壹般都用糯米殼包裹糯米,但裏面所含的顏色要看當地的特產和風俗。比較有名的有桂圓、肉、水晶、蓮子、蜜餞、板栗、麻辣、酸菜、火腿、鹹蛋。雄黃酒: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在長江流域非常流行。古語有雲:“喝了雄黃酒,百病皆消。”雄黃是壹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常見的雄黃酒是在白酒或自制黃酒中加入少量雄黃調制而成,沒有純飲。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毒的功效,中藥也用於治療皮膚病。在古代沒有碘酒等消毒劑的時候,用雄黃浸泡可以解毒止癢。對於未滿飲酒年齡的兒童,大人將雄黃酒塗抹在額頭、耳朵、耳朵、手、腳、心臟等部位,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黃武:江浙壹帶有端午節吃“黃武”的習俗。黃武指的是黃瓜、黃鱔、黃花魚、高郵的鴨蛋黃和雄黃酒。另外,浙北的端午節也吃豆腐。結塊: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的盛大節日。這壹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香餅。打糕就是把艾蒿和糯米放在壹個用單根木頭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頭敲打。這種食物具有民族特色,能增添節日氣氛。【13】鍋貼:在福建晉江,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吃“鍋貼”,是用面粉、米粉或紅薯粉等配料調成濃稠的糊狀,油炸而成。相傳古代,端午節前是閩南的雨季,雨連綿不斷。人們說上帝紮了壹個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炒樁”雨就停了。人們說天空已經修補好了。這種飲食習俗由此而來。7.中秋節中秋節,又稱中秋節、中秋節、八月節、追月節、賞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漢字文化圈多個民族和國家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農歷八月十五日。因為它的價值只是三秋的壹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節定在8月16日。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壹。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的華僑,尤其是當地華人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以來,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有過祭月、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自古以來,而且流傳至今,持續時間很長。中秋節是壹個豐富多彩的珍貴文化遺產,滿月是人們團聚的標誌,是思念家鄉和親人的寄托,希望豐收和幸福。8.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是壹個傳統的重陽節,也被稱為“老人節”。因《易經》將“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合陽,二九為重,故稱重陽,又稱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形成了。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壹直沿襲至今。三月三日重陽節,又稱“踏秋”、“踏春”,是壹個家庭的事。在這壹天,重陽節的所有親戚都要壹起爬山“避災”,插山茱萸,賞菊花。魏晉重陽以來,風氣日益濃郁,是歷代文人傳唱最多的傳統節日之壹。演變: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同時也是中國敬老的節日。1989年,我國將9月9日定為老人節,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成為壹個尊老、愛老、助老的節日。習俗:每到重陽,人們都會想起王維的“身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我遠遠的就知道哥哥爬哪去了,山茱萸裏少了壹個人。“這首詩。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是人們尊老愛幼、思念父母、渴望團圓的日子。具體習俗列舉如下:①登高;②吃重陽糕;④賞菊,飲菊花酒;④插吳茱萸、簪菊;⑤飲用重陽酒;不過歷史上有個說法,說農歷七月十三是敬老的日子,但後來在1989改成了九月九日。時間:農歷九月初九。9.冬季至日節是中國農歷的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季的至日俗稱“冬節”、“長節”、“分年”。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用土歸觀測太陽,確定了冬季至日,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的壹個,時間在公歷65438+2月265438的0到23之間。氣候特征:天文學將冬季至日視為冬季的開始,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明顯偏晚。詩中有雲:“西北風打百草衰,幾度寒壹日升。白天時間最短,但我看到金梅盛開。”(左河水)冬天的至日是壹年中白天最短的。冬季至日過後,太陽的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漸變長,黑夜逐漸變短。因此,有壹種說法,“吃了冬天的至日面條,壹天就變長了。“氣候上,冬季至日期間,西北高原的平均氣溫壹般在0℃以下,南方地區只有6℃到8℃左右。此外,冬天的至日開始數到九,而冬天的至日成了數到九的第壹天。至於“數九”,有壹首民謠是這樣的:“九月不做,三月四月走冰面,五月六月沿河看楊柳,七月九月開河,八月九月雁來,九月九月牛到處走。“然而,在中國西南的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0月上旬65438+,平均氣溫仍在10℃以上。可以說秋去春來,壹年四季都沒有冬天。冬季至日通常在公歷65438+2月21或65438+2月22日的第二天。因為冬天的至日不固定在某壹天,所以像清明壹樣被稱為“活節”。冬季至日作為壹個節日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壹直延續至今。周歷的正月是夏歷的十壹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於今天陽歷的十壹月,所以拜年和過年沒有區別。直到漢武帝采用了夏歷,正月才從冬季的至日中分離出來。也可以說,單純的“冬季至日節”始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壹直存在至今。冬季的至日是養生的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季的至日”。因為從立冬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旺,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防止早衰,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季至日期間,飲食應多樣化,合理搭配谷物、水果、肉類和蔬菜,適當選擇高鈣食物。在冬季至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中國北方的大多數地方都有在冬季至日吃餃子的習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冬季至日形成了獨特的季節性飲食文化。吃餃子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冬季至日習俗。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山東省滕州市在冬季至日那天喝羊肉湯的習俗,這意味著驅寒。10,除夕臘月的最後壹天叫除夕。另外,本義為“去”,引申為“易”;“傍晚”壹詞的本義是“日落”,引申為“夜晚”。所以除夕夜的意思是“辭舊迎新”,也就是“辭舊迎新”。在古代,“除夕夜”還有其他名稱,如“除夜、不夜、除年、除年、除年、終年”。名字雖多,但總有送舊迎新、消災除病的意思。除夕夜,或稱“新年夜”。指的是中國及漢文化圈其他地區農歷元月壹日前的晚上。壹般來說,這壹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除夕起源於先秦時期的“驅逐”。據《魯春秋記》記載,古人在新年前壹天擊鼓驅走“瘟神”,來年便無病無災。北方人的習俗大致相同,過年包餃子,包包子。然而在南方,習俗是不同的,比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湯圓,吃米飯等。南方不同的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春節習俗。餃子的形狀像“元寶”,年糕的聲音像“年糕”,這些都是好運的好兆頭。除夕的高潮是年夜飯後長輩給“壓歲錢”。接下來貼春聯和門神,關上門。直到初壹早上才開門“接財神”,然後全家守年。壹年的最後壹天叫做“除夕”,那壹夜叫做“除夕”。人們經常在除夕通宵,這被稱為守歲。蘇軾有《守歲》:“兒逼不睡,夜樂。“除夕夜,人們不僅要打掃家裏和外面,還要貼門神、春聯、年畫和掛門籠,人們穿上有喜慶顏色和圖案的新衣服。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還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節、彜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奴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郭旺節、苗族的跳花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