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醫指南】養肝,常按這四個穴位。

【中醫指南】養肝,常按這四個穴位。

中醫指南

養肝常按這四個穴位。

蔔清平

如何養生?除了壹些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的習慣,還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養生。養生首先養肝。肝主泄氣,主氣達氣。當肝臟功能正常時,人體之氣通暢,陽氣易升。養肝可以在四個穴位做:揉穴、肝俞穴、太沖穴、太溪穴。

肝俞穴

取穴方法:雙手握拳,手臂屈曲,雙拳置於背部兩側。前臂水平時,手背位置為肝俞穴。

操作方法:用拳背在穴位上上下摩擦,以局部發紅發熱為度,按摩3-5分鐘。

功能:疏肝利膽,理氣明目。主治黃疸、脅痛、胃痛、吐血、頭暈、夜盲、目赤痛、青光眼、背痛、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

祁門穴

取穴方法:從乳頭數兩個肋間。

操作方法:按摩時,將手掌放在奇門穴處,沿肋間來回揉搓,以局部發紅發熱為度,按摩3-5分鐘。

功能:奇門穴是肝的募穴,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分別是胸背部肝氣灌註的重要穴位。兩者結合,可以起到疏肝理氣、養肝柔肝的作用。

太沖穴

取穴方法:立足或仰臥位坐直,足背第壹、二跖骨之間,跖骨關節前方凹陷處,取拇短伸肌腱外緣的穴位。

患者采取坐直或仰臥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即1跖骨間隙的後凹陷處(第壹、二趾跖骨關節處)。這是妳的手指沿著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按壓的點,直到妳能感覺到動脈反射妳的手。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摩2-3分鐘。

作用: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這裏灌註了肝臟的原始之氣,可以滋養肝臟的活力。

太溪穴

取穴方法:太溪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操作方法:按摩時坐好,用拇指按摩2-3分鐘。

作用: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可以培養補腎的元氣。中醫說肝腎同源,肝屬木,腎屬水,水可含木。按壓太沖穴、太溪穴,可滋水含木,補腎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