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
①象征主義:
象征意義:
象征主義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中最早、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分為兩個時期。早期象征主義在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很流行。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晚期象征主義產生,到了20世紀20年代,晚期象征主義達到了高潮。
2.象征主義有鮮明的特點:創造病態的“美”;表達內心的“最高真實”;使用象征性的暗示;在幻覺中構建圖像;用音樂性來增加冥想效果。它發展了早期象征主義的藝術特點,反對表面的抒情和直白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壹,通過象征暗示、形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來表現理想世界的美好和無限。
3.代表作家:法國的瓦列裏,德國的裏爾克,美國的龐德,愛爾蘭的葉芝,英國的T S .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英國T S .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國詩人瓦列裏:海邊的墓地(1926)思考生命的意義,歌頌無窮無盡的宇宙運動,表達超越死亡意識的喜悅。哲理冥想與新穎、象征的意象交融,音韻和諧優美,意境深遠。
3.愛爾蘭詩人和劇作家葉芝:在《駛向拜占庭》中,葉芝因“表達了整個民族精神”而獲得1923的諾貝爾文學獎。
4.梅特林克:象征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青鳥》(1908,Titil,Mitil,白)象征幸福,主題是歌頌人們對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布羅克:俄羅斯“極其真誠的詩人”,“十二”(長詩)
意象主義(象征主義的壹種變體):
1.意象派詩歌的特點是清晰、精確、集中、具體,不抒情,不講道理。強調表達詩人的直觀形象,但作者的直觀感受不是直接流露,而是通過形象來暗示。
2.代表:美國的龐德,地鐵站(典型的意象詩)
隱逸派(另壹個源於象征主義的詩歌流派);
1,創始人:翁·加雷蒂
2.代表作家(翁加雷特的兩個弟子):卡西莫多和蒙塔萊斯。
(2)表現主義:
1.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至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後30年代流行於歐美文學中的壹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起源於德國,先從繪畫開始,再蔓延到文學。
2.德國評論家沃爾登最早在《瘋狂飈》雜誌上發表繪畫評論,強調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現內心世界,用“表現”代替“表現”。
3.表現主義的特點:抽象;變形;口罩的使用;時間和空間的幻覺;註意聲光效果;象征主義和荒謬的技巧。其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現,不是再現”,主張文學不應再現客觀現實,而應表現人的主觀精神和內心激情,通過表象表現所把握的事物本質,準確描述事物的外在形式是沒有意義的。他的詩熱情奔放,口若懸河,蒼勁有力,抒情誇張,常用凝練詩。戲劇和小說經常使用抽象的象征手法來表達深刻的哲理和主題。
4.表現主義的開創者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他的《幽靈奏鳴曲》等劇作將幽靈搬上舞臺,讓死者、幽靈、死者和生者同時出現。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在詩歌中:
奧地利追蹤者和Warve(世界和彼此的朋友),德國海姆和貝恩。
2.在戲劇中:
《奧尼爾在美國:瓊斯皇》(1920),作者在其中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入自己的創作中,形成了奧尼爾表現主義戲劇的獨特模式。毛猿(1921)副標題為“古今人生八大喜劇”。英雄:詹克
瑞典斯特林堡:去大馬士革和幽靈奏鳴曲。
3、小說中:
奧地利的卡夫卡: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城堡(1915)和變形記(1915)。
(3)意識流小說:
1.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興起於西方的壹種小說,主要表現人的意識流動,表現恍惚、混亂的精神世界。認為文學應該表現人物的意識流,尤其是潛意識的活動,人的意識流遵循的是“心理時間”而不是物理時間。
2.它以象征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創作方法為特征,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英、美、法等國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3.意識流小說家使用的藝術手法不同,但藝術特征是相同的:“作家退出小說”;劇情被淡化;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時空交替與心理時間;象征暗示和對比聯想;語言使用的創新和變化。
4.代表作家有愛爾蘭的喬伊斯和英國的伍爾夫,法國的普魯斯特和美國的福克鈉。
詳細解釋:
1,內心獨白:意識流小說直接表現思想感情,表現心理的原生態,沒有條理和邏輯。作家退出小說,較少主觀幹預,註重人物意識活動本身的表現。
2.用自由聯想的方式在壹個物體上停留壹會兒。任何外界刺激都可以打斷之前的思考過程,開始新的思考。
3.主觀性和隨機性很強,往往會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很大的飛躍性。他們從心理結構上組織過程,而傳統小說大多在時空的流逝中展開情節。
4.在內容和題材上,傳統小說往往是全知的,而在意識流小說中,作家地位下降,讀者參與性加強,不刻畫典型人物,依靠人物的意識淡化情節。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1,愛爾蘭的喬伊斯:都柏林人,年輕藝術家的肖像。
2.英國的沃爾夫:墻上的斑點和去燈塔。
3.法國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4.美國的福克納:“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創造了獨特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喧嘩與騷動》( 1929)反映了南方顯赫家族康普生的沒落。小說開創了復合意識流方法,使運用意識流探索人物內心生活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重點分析了昆廷的變態心理和班吉精神錯亂的無意識活動。人物(長子昆廷、次子傑森、幼子班吉和女兒凱蒂)
(4)超現實主義:
1和20世紀20年代興起於法國,它是從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1919達達主義詩人:布萊頓(創始人)、阿拉貢(* * *制片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反法西斯)和發表第壹份超現實主義宣言的艾呂雅。
2.他們認為文學不是再現現實,而是表現“超現實主義”,即“由幻想和現實轉化而來的絕對現實”,是現實與非現實的統壹。為了在內容上描述超現實主義,他們反對邏輯推理的思維活動,贊美潛意識和夢,甚至把文學當成夢、潛意識甚至精神錯亂的產物。強調幻想,輕視理性,成為他美學的重要標誌。他們主張寫人的潛意識、夢境和巧合,提出“自動寫作法”作為表達上述內容的創作方法。
2.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布萊頓的《娜佳》、阿拉貢的《巴黎鄉下人》、艾呂雅的《和平頌》、溺水者、蘇波。
(5)存在主義文學:
1、存在主義20世紀30年代起源於法國,二戰後達到發展高峰。它是現代主義文學中最強大、最流行的文學思潮。
2.存在主義文學是在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它以文學的形式宣傳存在主義哲學。其特點是理性多於形象;核心是“存在先於本質”,“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可以自由選擇的”。只有通過自由選擇,才能找到生存之道。
3.“荒誕”和“痛苦”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基本主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壹方面描寫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荒謬,另壹方面表現了人的不幸和毀滅,以及孤獨、失望和恐懼。
4.就藝術而言,首先,存在主義文學在形象中蘊含著哲學。第二:表現手法的運用不拘壹格,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5.存在主義作家主要有法國的薩特、法國的加繆、波伏娃和梅勒。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加繆,法國:局外人(1942),瘟疫(1947,裏歐醫生)。
2.法國薩特:《惡心》(小說)、《自由之路》(小說)、《墻》(短篇小說集)、《死無葬身之地》(戲劇)、《蒼蠅》(戲劇)、《禁閉》(戲劇,表明“他人是地獄”)、《禮貌妓女》(戲劇)。
3.法國波伏娃:“女客人”與“第二性”
4.梅勒:“美國夢”
(6)荒誕派戲劇:
1,荒誕派戲劇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隨後迅速流行於其他歐美國家的反傳統戲劇流派。
2.荒誕派是以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斯林在1962年寫的《荒誕派戲劇》命名的。
3.荒誕派戲劇的特點:荒誕抽象的主題,荒誕的世界,無意義的人生;碎片化的舞臺形象;詭異怪異的道具功能,讓話劇直觀的藝術特性發揮到了極致。在內容上,表現了世界的不合理,人生的荒謬;在藝術手法上,它打破了傳統的戲劇結構,以毫無邏輯的情節、支離破碎的人物、機械重復的戲劇動作、前言不搭後語的枯燥語言,突出了世界作為壹個整體的荒謬這壹根本主題。沒有完整的劇情,沒有戲劇沖突,支離破碎的舞臺形象,顛倒的人物語言。它所代表的世界是荒誕的,生活是痛苦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無法溝通的。
4.法國·尤奈斯庫是荒誕派戲劇的創始人,他的獨幕劇《禿頭歌女》的上演標誌著荒誕派戲劇的誕生。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英國品特
2.美國阿爾比
3.法國貝克特:等待戈多
4.法國阿達莫夫
5.法國熱那亞
6.法國烏尼斯庫:禿頭歌手(1949,史密斯夫婦和馬丁先生),主席(1959)和犀牛(1958)。
(7)新小說派:
1,20世紀50年代形成於法國,二戰後成為法國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說流派之壹。也被稱為反虛構或拒絕。
2.他們認為世界是荒誕的、虛無的、不真實的,認為傳統小說愚弄和欺騙讀者,認為小說主要是用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來描述時代和過去。反對傳統小說的傾向,主張作家原封不動地照搬荒誕世界的存在,不賦予其任何意義和感情色彩。這部新小說拋棄了情節和人物,拼湊了零散的片段。以物代人,營造純粹的寫物風格。倡導讀者參與創作,重構小說的人物和情節。
3.代表是阿蘭·羅布·格裏耶、米歇爾·布托爾斯、娜塔莉·薩羅特、克洛德·西蒙和杜拉斯。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法國薩洛特:第壹個寫新小說的。
2.法國西蒙:《新小說派之父》《風》(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弗蘭德斯公路》。
3.法國Rob-Gerye:偷窺者:獲法國1995“評論家獎”,橡皮擦(1953,杜邦,格拉納達,瓦拉斯,寫政治謀殺)。
(8)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美國的現代主義小說體裁。以美國作家弗裏德曼編撰的壹本黑色幽默集命名。
2.“黑色幽默”是壹種以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指的是可怕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誌的人格對這種現實的嘲諷態度。當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壹種表現絕望的幽默。西方評論家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征:
它是壹種不能笑也不能哭的幽默,其中心內容是悲劇性內容和喜劇形式的混合體,表現了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迷茫,自我奮鬥的徒勞。面對這壹切,人們冷嘲熱諷,以幽默的人生態度與現實拉開距離,以維護被摧殘者的尊嚴,也就是所謂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人物:人物的精神世界往往趨於分裂,成為具有悲劇和喜劇雙重色彩的“反英雄”。他們荒謬的言行影射了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方法:通過暗示、對比、象征的形式表現撲朔迷離的情節。打破理性的時間順序,加快節奏跳躍,劇情缺乏邏輯聯系,經常把敘事的現實生活和幻想的回憶混在壹起,把嚴肅的哲學和插科打諢混在壹起。筆法充滿諷刺,語言往往打破壹般的語法規則和固有的搭配習慣。
這是道德的。
4.美國作家海勒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壹面旗幟。有馮內古特,品欽,巴斯,唐納德·巴塞爾姆,法國維安。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美國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
2.馮內古特:代表作《五號屠場》和《貓的搖籃》(1963,麥凱布博克農)
3.品欽:引力彩虹
(9)魔幻現實主義:
1.魔幻現實主義是指20世紀中期拉美小說創作中的壹個流派。起源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20世紀60年代後成為拉美小說創作的主流。它的崛起被稱為“拉美文學的大爆發”。代表人物有危地馬拉的阿斯圖裏亞斯、古巴的卡彭迪埃、墨西哥的魯爾費爾、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
2.魔幻現實主義是壹種通過“魔術”制造的幻覺來表現生活現實的創作方法。魔法是途徑,表達生活現實是目的。用神奇的東西隱藏現實,給讀者展現了壹個循環往復,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混雜,主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在藝術上,大量的超自然因素被引入到現實主義的描寫中。小說情節中出現奇跡、幻覺、夢境甚至鬼魂形象,時序關系往往被打亂。敘事充滿跳躍性,有時場景具有象征性,表現出鮮明的地獄和民族特色。是“移植”與“尋根”相結合的成功範例。既是對現實的深刻探索,也是對歷史的認真反思;既有對大陸傳統文化的尋根,又有對歐美現代主義的廣泛吸收。第壹個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術語的人是委內瑞拉作家佩特裏。
3.真正成熟的標誌是墨西哥作家魯爾福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帕拉莫》。
4.20世紀60年代,拉美小說創作中的魔幻現實主義成為壹股熱潮,其標誌是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魯爾福:佩德羅帕拉莫(1955)。
(10)未來主義:
1是現代西方的壹種文學思潮和流派,興起於20世紀初的意大利。其創始人意大利的馬裏內蒂1909在法國《費加羅報》上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次年又發表了《未來主義文學宣言》,進壹步公布了他的思想。認為20世紀的快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機器和技術、速度和競爭成為時代的主要特征。未來主義要有現代感,贊美進取的體育和機器文明,贊美速度的美好和力量。認為以前的文化腐朽,不能適應今天的時代,提出拋棄壹切文化遺產,對現有秩序不滿。
2.文藝主題論:調動壹切藝術手段,集中表現運動中的事物和人,通過動態贊美運動感、力量感和立體感。
3.藝術形式:未來主義者主張完全拋棄傳統技法。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褲子裏的雲。
2.法國阿波利奈爾:第壹種“階梯”詩歌形式。
(11)達達主義:
1,現代西方文學流派。1915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生在瑞士的壹個以來自羅馬尼亞的法國詩人斯登沖鋒槍·紮拉為首的小藝術團體,在蘇黎士的壹家咖啡館裏以“達達”二字命名,意思是純屬偶然,毫無意義,壹無是處。
2.對文化傳統、現實生活和藝術規律的極端逆反心理,反映了壹戰時期歐洲部分年輕人的壓抑心理和尋找出路的狀態。
2.代表作家:布雷頓、蘇波。
(12)“垮掉的壹代”:
是二戰後美國流行的文學流派。編劇多為青年男女,性格豪放。它以桀驁不馴著稱。他們用同性戀、爵士樂、毒品和酗酒來逃避現實,挑戰正派社會和美國傳統價值觀,提出了“放縱就是解放”、放縱就是合法的結論。他們以古怪的內向自我探索和所謂的向下沈淪的“精致”態度表達對體面社會的不滿,對社會進行病態的反抗。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傑克·凱魯亞克:小城鎮與大都市
2.金斯伯格:《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