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表達了什麽想法和感受?

表達了什麽想法和感受?

這是李大釗同誌於1916年春天在日本寫的壹首詩。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壹個風雨飄搖的時代。1915,65438年2月,國賊袁世凱在日美帝國主義的慫恿和支持下,廢除* * *制度,稱帝。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立即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對。12年2月25日,雲南宣布獨立,總司令蔡鍔組織國防軍討伐袁世凱,點燃了衛國戰爭之火。正在日本學習的李大釗同誌聽到這個消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放棄了學業考試,立即回國,準備參加保家衛國的運動。但回到上海不久,袁世凱被迫取消天皇制,於是李大釗回到了日本。當他到達日本江戶時,正巧他的摯友幼恒正準備回國。在為遊亨送行時,大釗同誌口述了這首絕句,表達了他對中國黑暗腐敗的政治局面感到憤怒和不滿的愛國思想,表明了他為重建中國而奮鬥的堅定信念。

李大釗同誌的這首詩,立意深刻,感情強烈,氣勢磅礴。前兩句“永別人間無哀愁”中的“莊”字,表現了革命者的離去和英雄氣概。大釗同誌把他最好的朋友友恒送回國。不可避免的會離開對方,也不會討厭對方。但為了救國,為了創造“理想中國”,我覺得應該沒有後顧之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中的“做”字,表現了作者拋棄個人之憂而不恨的革命豪情和為實現革命理想而奮鬥到底的決心。最後兩句話集中表達了作者對革命勝利的渴望。“何以飲黃龍府”是借用民族英雄嶽飛抗擊金兵的典故。“黃龍府”是晉國的都城,嶽飛對部將說抗擊金兵:“直奔黃龍府,與諸君共飲。”這是用來比喻袁世凱這個國賊被消滅了,大家拼命喝酒慶祝勝利。“在中國建立風暴大廈”這句話中的“風暴大廈”是“理想中國”的代名詞。這裏用“風暴樓”的建造來指代“理想中國”的創建,是為了紀念革命的成功。這首憂世傷民的詩,表現了大釗同誌崇高的革命誌向,激勵著大家堅定為革命理想而奮鬥的堅強意誌,堅定了對革命前途的信心。

《壹個獨特的口》通過李大釗的日本之行和中國人之間的賞賜交換,表達了詩人推翻舊制度,建立新中國的願望。《何以飲黃龍府》詩人渴望摧毀舊制度,舉杯慶祝勝利,建高樓為“中國風雨樓”留念。這是壹個隱藏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