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
我向空中射出壹支箭。
它掉到了地上。
我不知道它在哪裏
因為它飛得太快了。
眼睛跟不上它的飛行。
我在空中唱了壹首歌。
它掉到了地上。
我不知道它在哪裏
因為誰的眼力會這麽犀利,這麽強?
能跟得上唱功。
過了很長時間
我在壹棵橡樹上發現了這支箭。
沒壞
還有那首歌
自始至終
我也發現了藏在朋友心中的秘密。
原文:
箭與歌
我向空中射出壹支箭,
它落在地上,我不知道在哪裏;
因為,它飛得如此之快
無法跟隨它的飛行。
我對著空氣唱了壹首歌,
它落在地上,我不知道在哪裏;
因為誰有如此敏銳的視力,
它能跟隨歌聲飛翔嗎?
很久很久以後,在壹棵橡樹上
我找到了箭,仍然沒有折斷;
這首歌,從頭到尾,
我又在壹個朋友的心中找到了
朗費羅(1807 ~ 1882)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
美國詩人。1807 2月22日出生於緬因州壹個律師家庭,3月24日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去世。我在博多因學院和n .霍桑壹起學習。1825畢業後,前往歐洲學習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的語言和文學。65438-0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任教,致力於評價和介紹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成為新英格蘭文化思想中心的重要人物。他早期的詩歌有《夜》、《歌謠及其他》、《布魯赫的鐘樓及其他》、《海邊和爐邊》等。他的詩風樸實生動,樂觀向上,被海內外傳頌。他的主要作品是三部敘事長詩,或者說通俗史詩:《伊凡吉林》、《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迪什的求婚》。都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古風婉約。其中,《海沃德之歌》是美國文學史上第壹部精心改寫的印第安史詩,深受歡迎。1861年,妻子不幸去世。為了擺脫痛苦,他翻譯了但丁的《神曲》,寫了六首十四行詩。受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影響,1863年出版了《路邊客棧的故事》,講述了美國早期的民間傳說和革命故事。朗費羅晚年獲得牛津和劍橋的榮譽學位,被譽為中國偉大的民族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