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姆等人將教育目標分為三個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運動技能領域。
(壹)認知領域目標的分類
(1)知道:指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材料的記憶,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理論的記憶。
(2)理解力:指對知識材料含義的把握能力。
(3)應用:將所學應用於新的情況。
(4)分析:指將壹個復雜的知識材料分解成其組成部分,並理解它們之間關系的能力。
(5)綜合:指將所學知識的各個部分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知識整體。
(6)評價:指對材料(論文、小說、詩歌、研究報告等)做出價值判斷的能力。).
(二)情感領域的目標分類
(1)接受度:學習者願意關註某個特定的現象或刺激,比如聽課、參加班級活動。
(2)反應:指學生積極參與,積極響應,興趣高。比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3)價值評價:指學習者以壹定的價值標準對某壹特定現象、行為或事物的判斷。
(4)組織:指學習者在遇到各種價值觀所呈現的復雜情境時,將價值觀組織成壹個系統,比較各種價值觀,確定其相互關系和相對重要性,接受自己認為重要的價值觀,形成個人的價值體系。
(5)價值或價值情結形成的人格,是指學習者通過組織價值觀體系逐漸形成個人性格。比如世界觀的形成。
布魯姆等人在編完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後,沒有繼續編情感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後來由辛普森等人提出。
擴展數據:
布魯姆倡導的掌握學習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只要提供最好的教學,給予足夠的時間(通過頻繁的反饋和個性化的矯正幫助),大多數學生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反饋是掌握學習變量的重要環節。壹般來說,在學習活動中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獲得學生的反饋:
(壹)學習目標反饋
學生學習活動的課堂反饋壹般分為個人目標反饋、知識理解反饋和教師評價反饋。目標反饋是指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收入與學習目標相比較而形成的反饋。理解反饋是指學生對教師所教知識點理解的反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壹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需要判斷知識是否被理解。
(二)學生的作業反饋
通過對作業結果的深入分析,可以反推學生對學習的掌握程度,即只看閱卷老師批改的作業題對錯是不夠的。壹定要仔細分析哪壹步,哪壹個知識點,為什麽錯題是錯的。只有這樣,反饋才能落到實處。
(三)考試成績反饋
對於學生來說,每次考試的結果就是告訴他們已經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讓他們看到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應該達到的學術標準之間的差距,也看到自己在全班的排名位置。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更關註考試結果,而較少關註老師對試卷的評價。
百度百科-布魯姆(當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