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在文學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基督教宗教精神是西方文學的核心概念,作家往往通過作品中基督的隱喻形象來闡釋自己的基督教宗教思想,用基督教精神來評判世俗社會。這極大地推動了基督教文化的傳播。霍桑通過細膩的心理刻畫,搭建了壹個從原罪到懺悔再到救贖的故事結構,將海絲特和德美斯蒂埃置於難以承受的境地,分析他們的靈魂。《紅字》的結構框架從男女主人公的道德墮落開始,通過艱辛的精神體驗,在宗教的洗禮中達到最終的解放、人性的升華、心靈的平靜。小說的主題是描述兩個犯了罪的人如何走向靈魂的重生。而霍桑則選擇了不同的視角來探討道德與善惡的問題。他將《聖經》中充滿上帝鼓舞精神的章節溶於整個故事,使之成為新的組成部分,將“原罪”這壹抽象的文化原型融入到對具體社會問題的揭示中。《悲慘世界》中在獄中度過19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偶然闖入主教比恩茹家中,受到熱情接待。在離開之前,他從主教那裏偷了壹套銀器,但主教沒有調查,而是給了他壹對銀燭臺。他對冉阿讓說:“我的兄弟,我救贖了妳的靈魂,我把它從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棄的精神中拯救出來。雨果真正體現了基督教文化中的愛和寬容是這裏最大的拯救力量這壹理念。
作家在寫作時,有意將《聖經》故事的寓意融入到作品的情節和人物性格中,往往以典故的形式表達和解讀,更加豐富地顯示了基督教文化對他們的重要影響。